春雨如油,飘飘洒洒,万物复苏。
筑河镇,筑河旁新开垦的100亩田地上,沟垄之上,覆盖着一层腐臭的污泥。
其中的十亩地上,扦插上了红薯苗,其间,还播下了一些玉米种子。
刘琦并不敢把所有的玉米种子都播种下去。
如果碰到什么不可控的灾害,导致玉米绝收,那他找谁哭去。
寇封跟在刘琦旁边,不解的问道:“公子,这些是什么宝贝啊,这样子能活吗?”
寇封实在是无法想象,从一根藤蔓上剪下一根枝条,插在地里,就能活?
难道这东西和柳树差不多?
刘琦笑道:“就是粮食而已!你粮食宝贝吗?”
“宝贝!”寇封点点头。
在这片土地上,很少有人会认为粮食不重要。
刘琦带着人,又走到了一块田地边。
这块田地种的是土豆。
土豆的产量比红薯产量还要高。
可惜,刘琦只拥有一袋土豆,总共才十来个土豆。
就算是切开块来繁殖,也就是几百株。
要想土豆大规模种植,也要到一年后了。
刘琦检查了一番土豆的种植情况,又跑去了筑河旁的水田里,查看水稻的苗发育得怎么样了。
检查完水稻苗,他又跑到播种了黑麦草的田里观察黑麦草的发芽情况。
这100亩地,是刘琦眼中珍宝。
这些地,都经过深耕翻耙,都铺上了厚厚的淤泥。
不远处,还有新的田地开垦出来,有人在用新制的曲辕犁翻地。
刘琦走到旁边,翻地的人让牛停歇了下来,走了过来,向刘琦行礼。
刘琦问道:“怎么样,比以前那种直犁,有何区别?”
“公子,这犁比以前的犁要轻便,灵活,翻地翻得深,要好多了!”翻地人高心道。
他叫刘庚,刘家族人。
刘庚本就是一个种地能手,因为跟着刘家搬迁到了荆州,却加入了军队当了兵,如今算是干回老本行了。
刘琦笑了,他这弄的是曲辕犁,不过制作更加精巧一点。
刘琦和刘庚交代了一些事情,让他一定要注意附近农田的情况,如果发生了异样,一定要禀报给他。
刘庚满口答应,比起当士卒,他更喜欢当一个种地的农民。
刘琦又来到了筑河镇工业用的地方。
这里的上空,弥漫着白烟,炭窑,砖窑,瓦窑,水泥窑,琉璃窑,还有炼铁用的高炉,都在冒烟。
钛铁矿已经找到了,就在银孔山的那处断崖郑
这个高炉已经炼了几炉铁,得到的铁质量不是很好,还需要改进。
水泥窑也一样,质量非常不好!
刘琦觉得是矿石太粗了,如果能够磨成粉,效果将会好很多。
刘琦正在修一条人工渠,将筑河上游,大薤山脚下,修建拦河坝,制作水磨,用来磨粮食,也可以用来磨矿石。
……
筑阳城外,造船厂码头,汉水暴涨。
河水有些许浑浊,卷着树枝,还有动物的尸体,往下游而去。
对面的沼泽地,也水漫涛涛,只有一些高地,犹如孤岛般,在浩渺的河水中,接受风雨的洗礼。
刘琦有些无奈,他还想将这片沼泽地改造成一片肥沃的农田了,没有彻底变成了一片泽国。
刘琦有些明白,演义中的关羽为什么能在襄樊水淹七军了,按照这样的地形,暴雨来临,上游涨大水,不熟悉这种情况的,根本就不用谁淹,老爷就把他淹了。
刘琦知道,想要将这片沼泽地改造成良田,需要修建河堤才校
这南方,还没有人有修建河堤的想法,主要是这时候的人口少,有大把的地可以种植。
可惜世家大族将心思放在研究儒学和勾心斗角上了,如果向外开拓,根本就不会有人饿死。
码头上,一艘怪异的木船停靠在旁边。
这是造船厂新造的木船,也是第一艘木船。
船只长十米,宽三米。
这是一艘非常简单的船只,如果不是因为它的造型,它就是个大号的澡盆子。
但这艘船,却在军中造成了轰动。
只因这个澡盆子比荆州水中的船只造型要好看多了。
而且它还不漏水!
不过寇封却很担心,这艘船这时候不漏水,不定过不了几,在这水中泡泡,就裂开了,或者直接就散架了。
这也是刘琦并没有马上让人去试试这艘船的原因,他要让这艘船在这里泡着,让人们相信它的质量。
否则,这些兵卒提心吊胆的坐上去,都害怕船只散了,哪里还有什么战心,还有什么战力。
刘琦静静的望着江水,刘贺走了过来。
“弟,你还不出发去招募甘宁和魏延吗?”
刘贺看过三国演义,他知道甘宁和魏延都是难得一见的猛将。
他担心刘琦迟迟不去招徕这两人,这两人会投效了别人。
“等这阵雨停了再去!”刘琦其实也怕这两人投效了别人,但有些事情急不得。
他们没有船只,如果要渡河而过,只能坐竹排。
这样的实力,会让人瞧不起,也会提高招募的难度。
魏延和甘宁,可不是三流武将,刘琦可不觉得能轻易招揽过来。
这一雨一下,就是半个月。
汉水中,有一艘船只,上面坐了几十个桨手,正在练习划船。
船头的一个汉子,神情紧张,他是这艘船的舵手,他如果操作不好,这艘船就会在江水中乱窜。
他们已经出了很多笑话了,但幸阅是他们并没有翻船。
刘琦站在岸边,脸色不是很好。
这种简陋的船只,操控性太差了,太依靠舵手的能力了。
这别打水战了,能在江面上正常航行就不错了。
刘琦想道,看来需要马上去招募甘宁才行,甘宁年少时做过水寇,熟悉水战!
……
襄阳城,州牧府。
诸葛亮是第一次进荆州牧府衙。
他如今是荆州牧刘表手下书佐。
权力不大,但是州牧的亲信。
诸葛亮不是很喜欢这个职位,他喜欢有权力的职位。
作为书佐,诸葛亮需要为刘表书写各种公文,第一次上班就见到了刘表。
他大着胆子向刘表建言道:“州牧大人,大公子请命为南阳郡太守,带兵一万夺取南阳诸城,如今已经快两月,但却还没有拿下一城。
我想大公子一定是遇到了困难了,希望大人能助他一臂之力!”
诸葛亮此举,明为刘琦请援,实际是为刘琦添堵。
他知道,没有蔡氏和蒯氏的支持,刘表根本就不可能再给刘琦任何的援助。
诸葛亮更希望刘表见刘琦毫无建树,将刘琦撤回来,并重重责罚。
刘表颇有深意的看了诸葛亮一眼。
刘表知道刘琦并没有夺下南阳郡一城,一直就在筑阳城待着。
他其实对刘琦的表现,有些失望。
但刘表知道,这时候并不是出兵征伐的好时节。
刘表相信自己的儿子,等到合适的季节,一定会有作为。
刘表知道诸葛亮是蔡家推荐进来的,而且诸葛亮不过是寒门之子,他冷冷的道:“干好你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是你如今的职位能插手的!”
“是!”诸葛亮恭敬的低着头,他的眼睛中,有怨恨之色显现。
他心中恨恨的道,凭什么我就不能插手,刘琦不就是因为是你的儿子吗,你和你的儿子一样都是蠢货,一样的无能,干不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