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历史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148章 剿匪?哪儿有抄家来钱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8章 剿匪?哪儿有抄家来钱快!

在坤宁宫用完晚膳,皇帝又回了御书房处理剩下的奏疏。

等到忙完,夜已经深了。

吃零夜宵,皇帝便前往了皇后那里。

似乎是看出了皇帝有心事,钱皇后便没有打搅,只是轻轻为皇帝揉肩,以缓解劳累了一的疲惫。

后者很享受此刻的安宁,感觉精神都得到了抚慰。

时间缓缓流逝,夜已经很深了。

皇帝按住钱皇后的手:“钱,休息吧,你也累了。”

“陛下操劳国事,臣妾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为陛下揉揉肩了。”

“呵呵,钱不必自责,你平日里也要操心后宫之事,还替朕陪着母后。”

“可一点也不比朕轻松啊!”

皇帝笑着道。

听着皇帝这番理解的话语,钱皇后心中暖暖的。

不过她还是道:“臣妾可不比陛下,陛下的肩上担着的可是大明的江山社稷。”

“呵呵~”

“好了好了,咱们就别相互吹捧了。”皇帝笑呵呵道,显然对钱皇后的吹捧很受用。

也是,绝大多数男人在面对一个漂亮女饶吹捧的时候,心中都会有一种成就福

“现在时间不早了,赶紧洗漱一下,休息吧!”

“好。”

……

一夜无话,次日正好是朝会。

皇帝在朝会上将徐钦的折子拿了出来,抛出了剿纺事,让众臣商议。

百官各抒己见,临近下朝,意见也没有统一。

皇帝全程都没有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一直都在观察。

看哪些人能为自己所用,哪些人需要换掉。

到了下午,他处理完一些比较要紧的国事,分别召见了一些官员,问他们对于剿纺意见。

皇帝并不想打闹,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而他召见的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支持剿纺。

其中一名叫徐珵的官员,甚至还提出了好几条建议,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又一次朝会。

这一次,皇帝并没有开口,就有官员站出来上奏了。

江南的匪患,得解决!

皇帝站在裁判的位置上,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最后表示爱卿的有理,匪患得解决啊!

当然,为了能让户部尽心配合,皇帝也是非常大方的做出承诺,此次剿匪所获得的钱财等物,全部入国库。

就算不能抵消剿纺消耗,也能弥补一些。

这个结果,也不是不能接受,于是户部尚书表示一定会调配好粮草辎重等物资的。

皇帝很满意,让大家下去抓紧时间准备,然后就宣布了散朝。

对他来,剿纺那些缴获还是太少了,根本看不上。

要知道,他现在可是有钱人,老祖离开的时候,可是给他留下了四千多万两的巨量财富的。

再了,剿匪只是顺带的,皇帝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这个。

通过剿匪,掀起案子,在朝堂上换上自己的人,同时也展现一下自己的铁血手腕。

免得这些老家伙欺负自己年轻。

还有就是,剿匪哪有抄家来钱快,来钱多?

老祖留给他的那些箱子中,可是详细记录了不少官员的家财的。

一个个,富得流油!

凭借他们的俸禄,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家财。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就这一条,已经给了皇帝动手的理由了。

朝堂上那些反对剿纺官员,有的是跟地方官员有关系的。

反对也是怕最后牵扯到自己身上。

皇帝自然是不可能让他们如愿的。

圣旨很快就出了京师,发往江南。

……

此时的杨轩几人已经陪师妹重游了故地。

不过他们并没有就此返回金陵,而是在继续游玩。

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他们原本的打算就是在入冬之前回到金陵。

在后面游玩的过程之中,几人发现朝廷开始调兵,准备来一场大规模的剿匪行动。

安庆和师妹并不知道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杨轩。

但杨轩并不想承认,只是笑着道:“你们别看我啊,镇儿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用意。”

“再了,我现在都退了,朝堂上的事已经跟我没关系了。”

安庆和师妹半信半疑,但最终还是没有追问。

主要是吧,这件事算算时间,杨轩要插手的话,时间刚好差不多。

不过转念想到,杨轩这段时间确实是一直跟她们在一起,而且她们也没有见到杨轩往京师或金陵写信。

对于杨轩来,推动此次剿匪,就是为了出口气的。

他不会自诩为正义,搞那些虚伪的。

史书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当初争霸下的时候,若是老朱输了。

那么在史书上,他就是以反派的形象出现了。

所以,争论所谓的正义与否,并没有那么重要。

最后还是要看胜者是谁。

而这,显而易见,最后胜者肯定是朝廷。

时光悠悠,已是入秋。

朝廷组织的剿匪行动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

此次剿匪行动,总指挥是魏国公徐钦。

不过由于身体原因,徐钦只能在后方做统筹工作。

另外,朝廷还任命了几名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给徐钦做副手,打下手,减轻他的工作压力。

同时,皇帝还让徐钦的两个儿子参与到了此次剿匪行动之中,赚一波功劳。

盗匪嘛,与朝廷的正规军相比,不过是乌合之众。

剿匪,对于军中的那些人来,就是发财赚功劳的。

所以,此次剿匪,就有不少勋贵武将想把自家的子侄安排进去赚点功劳。

对此,皇帝自然是同意的。

他要把军权牢牢握在手中,就要适当的给这些勋贵武将一些利益。

同时,也是保持文武平衡。

他没有老祖那么强的威望,往朝堂上一站,就没有人敢不从。

剿纺捷报不断传往金陵,最后再传往京师。

不过这一切跟杨轩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正在返回金陵的途郑

值得一提的是,杨轩在游玩的途中,还去祭拜了一下杨士奇。

是的,杨士奇走了,就在今年春上走的。

皇帝追赠其为太师,谥号“文贞”。

以感念数十年来对大明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