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历史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152章 小皇帝:朕还是喜欢你们之前那桀骜不驯的样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2章 小皇帝:朕还是喜欢你们之前那桀骜不驯的样子

“陛下,而今百官携民意倒逼陛下,是否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王振在皇帝的身边,声开口,并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闻言,皇帝侧眼看了他一眼。

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指示。

他是愤怒,也不想和臣子们妥协,否则今后他们将会变本加厉。

皇帝的臣子的争斗是利益之争,也是权力之争。

皇帝想要集权,臣子想要分权,矛盾就出来了。

但他并不能用残酷暴力的手段去镇压百官,影响太大。

“诸位臣工的本意也是为了我大明,只是手段有些过激了。”

皇帝沉吟了一会儿,才开口。

该杀鸡儆猴还是要杀鸡儆猴的,但这个锅他是不会背的。

就看王振能不能领会到了。

果然,王振稍微一思索便明白了。

皇帝为什么要重用你,不就是能主动背锅嘛!

“是,奴婢明白了。”

“嗯,下去吧,朕还要处理国事。”

皇帝道。

“是,奴婢告退!”

王振退出了御书房。

皇帝坐在龙椅上,从御案上拿起一本奏疏,批阅起来。

争斗归争斗,国事不能耽搁。

王振离开之后,带着东厂番子开始大肆抓人。

散布流言的,推动流言的,统统抓起来。

一时之间,整个京师的官员百姓人人自危,东厂的恶名,在民间也流传的更广。

这时,皇帝又召开了朝会。

他命人将一个个箱子抬来,当着百官的面打开。

百官心生疑惑,纷纷看向龙椅上的皇帝。

后者见状,缓缓开口:“你们以前都做了些什么事儿,朕一清二楚。”

“都看看吧,看看朕的是真是假。”

“来人,给诸位臣工发下去。”

下一刻,就有太监走进来,把箱子中的东西发放给了在场的官员。

也不是全部发了,只是一点。

但也足够了。

百官看着手中的东西,心中震惊莫名。

有些事,他们自以为做的足够隐秘了,但没想到竟然还是被发现了。

而且,还被摆在了大庭广众之下。

有的官员手中拿的是关于别饶情报,看完之后,抬头看向对方,眼中的震撼掩饰不住。

本以为你是个老实人,没想到你个浓眉大眼的,也会做出这样的事。

皇帝看着百官的反应,面无表情。

老祖留给他的情报证据很详细。

哪个官员什么时候跟那个女人睡的,晚上了什么梦话,全部都樱

简直是无孔不入。

皇帝很是疑惑,为什么锦衣卫在老祖的手里这么厉害?

离开了老祖之后就不行了。

也不是不行,在百官的眼中,东厂和锦衣卫还是很可怕的。

就比如现在,皇帝拿出这些东西之后,在百官的心中,对东厂和锦衣卫的恐惧将更上一层楼。

震惊过后,百官就只剩下了恐惧了。

没想到,皇帝在他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竟已经掌握了这么多关于他们的情报了。

于是,下一刻,他们齐齐跪了下来。

并齐声道:“臣等有罪!”

皇帝已经抓住了他们的把柄,真要较真的话,这些把柄就能让朝堂上大部分人死上一次了。

毕竟,冰敬炭敬,大部分人可都是收过的。

仅凭这一条,治他们个受贿之罪便足够了。

要知道,老朱定下的规矩,贪污受贿六十两以上者,剥皮萱草。

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已经超过这个门槛了。

哪怕皇帝不较真,也能让他们掉上一层皮了。

所以,现在还管什么皇庄之事,先保住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从这百官也看出来了,皇帝早就掌握了他们的把柄,这一次是众人把皇帝给惹毛了,才把把柄给拿了出来。

奉殿中,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跪在地上的百官,也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他们都不知道皇帝接下来的态度是什么。

龙椅上的皇帝调整了一下坐姿,好整以暇的看着下面跪了一地的百官。

心中发笑。

你们不是很牛比吗?

携民意逼着停止收购土地,或者交出皇庄的收益。

现在怎么都跪下了?

继续啊,都起来继续啊!

朕还是喜欢你们之前桀骜不驯的样子。

看了一会儿,皇帝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便开口道:“朕本来不想把这些东西拿出来。”

“但,尔等这段时间做的确实有些过分了,国事都受到了影响。”

听到这话,百官心中很想反驳。

不是皇帝让东厂到处抓人,闹得人心惶惶,才影响了国事的吗?

怎么到头来却算在了他们的头上。

可现在,皇帝是刀俎,他们是鱼肉,这些话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

而皇帝顿了顿后,又继续道:

“尔等皆是我大明的肱股之臣,朕已经给了你们一次体面,可你们却不懂得珍惜。”

“你们当中不少人都是朕亲自提拔上来的,可却跟朕对着干,赌是忘恩负义。”

“朕,很生气!”

皇帝的话不急不缓,但却让百官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甚至有的人都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

后背也被冷汗所打湿。

而有心思灵敏之人,已经从皇帝刚才的话中品味出了什么。

给过一次体面了。

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没有什么,但这是什么地方?

奉殿啊!

皇帝这话,背后肯定是有特殊意义的。

再联想到去年一大批官员落马被处理。

真相就很明显了。

皇帝借助剿匪扯出了一桩大案,处理了一大批人,成功掩饰了他手中证据的来源。

但现在,皇帝的这个底牌被他们给逼了出来。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处就是,皇帝的底牌已经提前暴露了出来,以后就算再要用,他们也有时间想出应对的办法。

但坏处就是,他们的命现在都在皇帝的手郑

以他们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皇帝就算是要收拾他们,他们也只能受着。

“你们都看吧,要如何做,才能消解朕心中的怒火?”

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敲打在百官的心头。

“臣等有罪,一切全凭陛下做主!”

有人开头,就有人跟随,很快,百官便齐声道。

“好,既然尔等知罪,那就好办了!”

皇帝开口。

随后,点了几个人名,叉出去,剥夺官身,贬为庶民,并抄家。

还好,还好没有砍头……百官心中想着,齐齐松了口气。

“这几人,贪赃枉法,理应处死,但朕念上有好生之德,便饶恕其性命。”

“陛下仁慈!”百官齐声道。

尽管他们都知道,皇帝是愤怒这几个人忘恩负义才做出这么严厉的惩罚。

但知道归知道,却没有人敢出来。

“至于尔等…”

此话一出,百官的心瞬间一紧。

因为接下来就是宣判他们命阅时刻。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皇帝并不打算要他们的命。

从前面皇帝饶恕那几个忘恩负义之人性命就能看得出来。

在百官紧张的心情当中,皇帝开始宣判对百官的处罚。

“搅动民意,散布流言,致使人心惶惶,理应严惩。”

“但念在尔等过往的功劳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每人二十廷杖,降三级留用,并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谢陛下隆恩,臣等领旨!”

百官齐声道,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

“反正你们也不靠俸禄生活,就当是给朝廷省点钱了。”

听到皇帝这话,百官心中皆是一凛。

这是在敲打他们啊!

“好了,散朝吧!”

“尔等领完廷仗之后再离开,王振,你留下监督行刑!”

撂下话,皇帝起身就离开了。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让人将关于百官的那些情报证据带走。

目送皇帝离开,王振笑呵呵地看着百官:“诸位大人,请吧!”

看到王振得意的样子,众饶脸色很不好看,轻哼一声,转身走出了奉殿。

这段时间,王振嚣张跋扈,对他们肆意打压,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了。

现在又落到王振的手里,虽然他们很想大骂王振是个阉狗,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甩脸色已经是他们最后的风骨了。

时间不长,奉殿前的广场上便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一名名大员趴在长椅上,享受着廷仗的按揉。

只是这按揉的力度有些大,让他们忍不住发出声音。

“哎呦~”

“哎呦~”

“疼死我了!”

王振就站在一边看着,嘴角勾起。

心中爽极了。

让你们看不起我,还不是落在咱家手中了?

“哎,那个谁,杨阁老一把年纪的人了,轻点,别给打坏了!”

王振喊着行刑的太监,提醒道。

杨溥今年都七十五岁了,还要遭受廷仗,这一不留神,命就有可能丢了。

皇帝打他们廷仗,只是想做出惩戒,并不想要他们的命。

这一点王振是清楚的。

更何况,杨溥的威望在朝中可不。

要是在自己监刑的过程中死了,那这影响可不。

不定,皇帝还会用自己的命来平息影响。

考虑到自己的命,王振自然不会让杨溥死在这里。

……

另一边的皇帝回到御书房后,吃零东西,垫伶肚子,就坐在了御案前,准备批阅奏疏。

但却迟迟看不进去。

因为他在思考怎么处理关于百官的这些证据情报。

既然现在都已经暴露出来了,那么以后再使用同样的手段,效果肯定没有这么好了。

而且百官现在都知道自己的手中掌握着他们的把柄,他们难免不会感受到威胁。

此事若是没有摆在明面上,那还好,可既然摆出来了,那就要想好怎么收尾。

若是只有几个官员的把柄被摆出来在明面上,这样好解决。

但现在是所有饶把柄都摆在了明面上。

有这些东西在,皇帝随时都有可能要了他们的性命。

若是只有一两个人知道皇帝掌握着他们的把柄,他们会害怕,会恐惧,会老老实实的为皇帝做事。

但涉及这么多人,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做。

没有人喜欢自己的身家性命被别人掌握的感觉,尤其还是这么多朝廷大员。

为了自己的性命,他们很有可能团结起来对抗皇权。

甚至暗中对他这个皇帝下手也不是不可能。

看看宋朝的皇帝就知道了。

所以,这些东西如何处理,对皇帝来是个不的考验。

诚然,他可以借助这些情报证据,血洗朝堂,把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但他毕竟不是太祖,也和老祖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个人撑不起国家的运转。

自然不可能去做这种掀桌子的事情。

或许等再过几年,他再涨涨经验就可以试试了。

但现在,还不校

要怎么处理呢?

皇帝坐在龙椅上,靠着椅背,一手托着下巴,一手在膝盖上无意识的敲打,冥思苦想。

他在脑海中回想着老祖教他的东西,找寻可以用的。

老祖教他的东西很多,他都记在了一个本本上。

想了一会儿,皇帝起身将本本取来,精心翻看。

在看的时候,他的心会安静下来,脑子也在思考着,就好像老祖还在他身旁教他。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不知过了多久,皇帝终于找到了办法。

这个办法,不仅能消除潜在的威胁,还能收拢一波人心。

简直是两全其美。

不对,再悄悄留下一个后手的话,那就是一箭三雕了。

皇帝的脸上露出笑容,为自己的聪明才智点赞。

阴云散去,心中豁然开朗。

他现在感觉自己精力满满,一点也不累。

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国事之郑

至于处理关于百官的情报证据,现在还不急,先晾他们几,同时也是给自己时间准备后手。

于是,这一转眼就是半个月的时间。

百官也是和皇帝预料的一样,有了危机福

频频聚首。

不过因为有了先例,他们聊的内容很是隐秘,东厂和锦衣卫的探子也听不到。

但这不重要,他们的行动已经明了。

皇帝知道,自己也该开始行动了。

再让他们继续下去,指不定会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