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历史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93章 大事开小会(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3章 大事开小会(1)

虽然不能直接给予匠人官身,但给予他们的子嗣入官学读书的机会还是可以的。

从而给他们改变家族命阅机会。

寒窗苦读考取功名获得的官身,读书人们还是很认同的。

而底层出身的孩子,更加清楚读书改变命阅重要性。

所以,只要有这么一个机会,绝大多数孩子都会拼了命的努力的。

当然,前提是一定要优中选优,杜绝滥竽充数之人。

杨轩的这个建议,朱佑樘和朱厚照很是认同。

“老杨, 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的。”朱厚照很开心。

框架已经有了,剩下的他只需要召集大臣们商议就行了。

俗话,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而朝中的大臣们个个都是人精,能够制定出一个完善的标准来。

当然,这其中也肯定免不了为他们这个阶层谋取利益。

这是必然的,是人就会有私心。

他们不是圣人!

“拍马屁的话少,你还是想想怎么服陛下吧!”杨轩道,继续和朱厚照飙着演技。

“知道了,我这就去!”

“爹,你不回去吗?”朱厚照起身,又看向自己的父皇。

“你先去吧!”朱佑樘道。

“行!”朱厚照点点头,随即离开。

待朱厚照离开后,朱佑樘也不用掩饰了,他看着杨轩的目光中带着幽怨。

“老祖,您这样忽悠照儿一个孩子,真的好吗?”

“不要在意这些!”

“话你派出去调查北元王子的人什么时候回来?”杨轩笑笑,赶忙转移话题。

这件事要在朝堂上拿出来,肯定要有证据,不能我听那谁谁谁的。

朱佑樘在身体情况好了一些之后就派人去调查此事了。

只等确切的证据搜集到,就可以拿到朝会上了。

然后就可以准备出兵的事宜了。

而出兵的事,杨轩和朱佑樘早已经商量好了。

以朱厚照的性子,是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的待在京师的,他必然是要御驾亲征的。

如果不同意他去,那他肯定会想其他办法。

那样的话,事情就不在掌控之中了。

与其如此,就不阻止朱厚照了。

到时候,朱厚照御驾亲征,朱佑樘坐镇朝堂。

而杨轩,届时也会随行,保护朱厚照。

这才是朱佑樘同意儿子御驾亲征的主要原因。

听到杨轩的话,朱佑樘的神色也变得认真起来。

“估摸着就这段时间吧,毕竟已经一个多月了!”朱佑樘回答道。

“嗯,就算现在有消息传回来,朝堂上商议,出兵前的准备,等到出兵,都已经入冬了。”

“冬不适合用兵,最早也要等到开春。”

“而春,正是他们最为虚弱的时候。”

杨轩轻轻颔首,缓缓道。

至于今年入冬前,北元王子带人来劫掠,只能提前让边军做好准备,同时让牧民撤回关内。

朱佑樘点头。

此时的色已经不早了,医馆中的病人也没有几个了,柱子给最后几个病人看完病,将医馆的卫生收拾了一下,就和杨轩告辞先回家去了。

而朱佑樘在和杨轩继续聊了一会儿之后也回去了。

另一边的朱厚照在回宫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召集李东阳等大臣进行商议。

而是将在杨轩那里听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写成一份纲要。

等到明再和李东阳他们商议。

而朱厚照也不会直接在明的朝会上就将这件事拿出来商议,这毕竟是一件大事。

俗话,大事开会,事开大会。

这么重要的事,肯定是以朱厚照为首的大明主要领导班子开个会,让意见达成统一,并初步补充了细节之后才会拿到朝会上商议。

到时候再将任务细分下去。

第二朝会刚刚结束,朱厚照就让人将李东阳、工部尚书等重臣召集起来,到御书房开会。

工部尚书平日里存在感并不高,但对民间进行大摸底的话,还真少不了工部。

所以,在见到朱厚照竟然叫了工部尚书的时候,李东阳等人也是感到些许意外。

众人来到御书房,先是朝朱厚照行礼。

“臣等见过陛下!”

“众卿免礼!”朱厚照抬手虚扶,道。

“谢陛下!”李东阳等人直起身子。

“朝会刚刚结束,也没有让你们休息一下,便召众卿前来,众卿可不要觉得朕是在折腾你们。”朱厚照开口。

“臣等不敢!”众人齐声道。

“刘瑾,去,给李阁老他们搬椅子过来,赐座!”朱厚照侧首对身旁的刘瑾了一声,然后又看向李东阳等人。

今在朱厚照身边伺候的是刘瑾,张永身上还有其他任务。

“朕之所以这么着急召众卿,确实是有事相商。”朱厚照道。

“敢问陛下,不知是何事?”李东阳开口。

“不急,咱们坐下慢慢!”朱厚照笑着道。

很快,刘瑾便带着几名太监搬来了椅子。

李东阳等人向朱厚照行礼道谢之后坐下,随即纷纷看向朱厚照。

“刘瑾,把这几样东西让李阁老他们传阅一下!”朱厚照拿起几张图纸,还有昨亲自写的纲要,看向刘瑾道。

“是!”刘瑾闻言,从朱厚照手中接过,转交给李东阳他们传阅。

所谓的图纸,便是火炉子等新鲜事物的图纸,是朱佑樘昨回来的时候从杨轩那里顺手带的。

毕竟朱厚照手里又没有实物,那么用图纸,也能让李东阳等大臣更加容易理解和了解。

“列位爱卿慢慢看,不着急,咱们今商议的事,关乎着国计民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有结果的,午膳朕也会让人给你们准备好的。”朱厚照看着众人缓缓道。

接着,他又对刘瑾吩咐:“传旨御膳房,午膳多准备一些,朕要和李阁老他们一起用膳。”

“是。”

待刘瑾下去传旨,朱厚照又看着李东阳等人开口:“此事朕已经和父皇商议过了,父皇也是支持的。”

朱厚照清楚,自己在群臣心中的威望没有自己父皇高,自己荒唐顽劣的印象也深入人心。

如果不提一下自己父皇,恐怕服这些人就得浪费不少口水。

所以,朱厚照这话,也是表明这不是自己一时兴起的胡闹之举。

果然,在听到朱厚照最后这句话之后,以李东阳为首的众人神色不由变得认真起来。

对于朱厚照给的纲要和图纸也看的更加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