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从江陵返回江东之后,便去了大乔那里。
后来乔发现孙权偶尔会去跟大乔私会,便知道了他们俩之间不为人知的秘密。
孙权一看乔在大乔这,心中也立刻有了想法。
一方面,世人都,河北甄宓俏,江南有二乔。
不但大乔温婉贤淑、珠圆玉润,乔的确也是如花似玉、万种风情。
孙权觉得甄宓是不可能惦记了,已经嫁给了曹丕。
但自己如果能拥有大乔的话,便明显胜过曹丕一筹。
另一方面,乔发现了孙权和大乔的秘密,如果想要让她守口如瓶的话,那就必须得拉她入伙。
乔一介柔弱女子,又哪里敢违拗江东之主的意愿,于是便向孙权妥协了。
大乔和乔都是皖城人,孙权从曹操手里抢来皖城之后,便把她们姐妹俩送回了皖城的老家。
但孙权并没有雨露均沾、一视同仁,来到皖城之后,他总是跟乔待在一起,却从来没去找大乔。
乔觉得心下实在过意不去,似乎是自己从大乔手里把孙权抢了过来。
于是她便建议孙权也多去陪陪大乔,以免伤了她们的姐妹和气。
但孙权心中却是另一种想法。
当年他曾经答应过孙策,要娶大乔为妻子,认孙绍为儿子。
但后来孙策死了之后,吴夫人并不同意这件事。
孙权不敢违拗吴夫饶意思,便只好作罢。
只是把大乔安排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的隐秘之处,与她暗通款曲。
当年孙权也的确十分喜欢大乔,总觉得自己家里的几个妻妾根本无法与大乔相媲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乔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孙权的兴趣也越来越淡,孙权便与大乔变得日益疏远起来。
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在孙策临死之前,孙权曾当着大乔的面儿发过誓,等以后孙绍长大了,会把位置交给他。
毕竟江东是当年孙策打下来的,也是因为在夺取城池的过程中得罪了仇家,最后才导致孙策遇害。
所谓儿继家业、子承父业,孙绍也完全有理由日后接管江东。
如今孙绍的年纪越来越大,已经快到了弱冠之年,这也就离孙权让出位置的时间越来越近。
但孙权自从当了江东之主,便再也不想让位给别人。
每被人前呼后拥、远接高迎的,那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江东的任何人,都对孙权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如果不当主公了,又哪里会有这些待遇?
有道是:利器入手,不可假人。
孙权觉得自己已经当了十几年的江东之主,就算孙绍真的长大成人了,也绝不能把位置拱手相让。
那么与孙绍疏远的话,也就变得势在必校
孙绍能感觉到孙权疏远他,就会不再好意思让孙权交权。
就算孙绍哪主动来找孙权理论,孙权也有无数个理由推诿、搪塞。
爱屋及乌,恶其余胥。
既然孙权不能跟孙绍走得太近,自然也就不能跟他的母亲大乔走得太近。
所以有了乔之后,孙权便对大乔置之不理、束之高阁。
虽然乔让孙权多去找找大乔,孙权也只是口头上答应她,心里却根本不愿意那么做。
孙妹在窗外差点儿惊叫出声来,她终于想起那女子是谁了。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周瑜的遗孀乔。
乔的声音孙妹听过,但次数却并不多,所以她一时之间也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但乔只有一个姐姐,那就是大乔,大乔跟孙策生了个儿子,名叫孙绍。
乔跟周瑜生了个女儿,名叫周妃,年纪比孙绍不少。
所以通过乔和孙权的对话,孙妹完全能判断出那女人就是乔。
孙妹的第一反应就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这个臭不要脸的淫娃荡妇,当年就跟自己抢周瑜。
后来她把周瑜给克死了,又去勾搭刘备。
勾搭刘备被自己给撞见了,刘备才跑到了益州。
如果没有乔的话,自己就不会失去周瑜,也不会失去刘备。
如今她又来勾搭自己的二哥,真是伤风败俗、厚颜无耻!
孙妹很想直接破门而入,冲进去来个捉奸在床,再对乔破口大骂一顿、拳脚相加一番。
但她转念之间便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是孙妹以前的脾气,做事从来随心所欲、不计后果,的确会那么做。
可这些年来经历了那么多事,也让孙妹的脾气有所改变。
当年如果不是冲进去打刘备,刘备就可能不会跑到益州。
事实证明冲动行事、意气用事的效果并不好,只是当时能发泄自己的情绪,事后却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悔恨。
而且如果直接冲进去的话,孙权也会无地自容、颜面尽失。
求于人者畏于人,冉无求品自高。
孙妹此番是过来求孙权办事,如果得罪了他的话,还怎么求人家办事?
孙妹终于克制住了自己的脾气,在窗外继续偷听起来。
一阵巫山云雨过后,孙权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事。
“二姐,我觉得咱们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我身为江东之主,没事老来皖城,这实在有点儿不过去。时间长了,难免会遭到人们的非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对于周围饶看法,我不得不考虑啊!”孙权心事重重地道。
乔一听这话,不由心头一凛。
“权弟,你是想跟我一刀两断吗?”
乔语气之中明显带着几分凄凉与失落。
孙权抚摸着乔的秀发,看着她一双迷饶杏眼,笑着道:“二姐,别胡思乱想,你如此倾国倾城,我又怎么舍得离开你呢?”
乔心中一块大石稍稍放下,却依然是满腹狐疑,又问道:“那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我们得想个办法,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才能心安理得地尽享鱼水之欢。”孙权意味深长地道。
乔依然是一头雾水,又问道:“那你想用什么办法堵住悠悠之口啊?”
“我膝下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孙登,一个是孙虑。孙虑如今年纪还,但孙登却与你家闺女年纪相仿。我想让他们一堂缔约、两姓联姻。我们成了亲家,这以后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来往了嘛!”
孙权道出了自己的心中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