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弯下腰,张开胳膊,微笑着道,“曦宝,想娘亲没有?”
曦宝像个炮弹似的平娘亲怀里,奶音撒娇着,“娘亲,您回来了,曦宝想您。”
夏氏把曦宝抱了起来,指着马车旁的几个姑娘,声音温和,“曦宝看,娘亲把她们都带回来了。”
曦宝早就看见了恩善堂的几个姑娘,她悄悄数了数,一共来了六个姑娘,包括司凝雨和司寒英姐妹二人。
她记得恩善堂有七个姑娘,娘亲带回来六人,还有一个姑娘呢?
司凝雨年纪稍长,她领着几个姑娘上前给曦宝见礼,“奴婢拜见福宁县主。”
“不客气。”曦宝笑着朝她们摆了摆手,她很快弄明白大概怎么一回事。
她心里想着,原来爹爹和娘亲今去了恩善堂,娘亲是为了司凝雨她们才出去的呀?
娘亲怎么不早呢,其实她也想去恩善堂看看。
曦宝还是年前去了一趟恩善堂,年后还没有去看看呢。
不知道恩善堂现在有多少人,有没有新收留的乞丐。
半年过去了,也不知道他们在恩善堂学会了什么手艺?
今下午的时候,秦安良夫妇去了恩善堂,打算去看一下那几个姑娘。
到了恩善堂,他们夫妇见了管事之后,夏氏单独去见了那几个姑娘。
夏氏知道,那几个姑娘都是孤儿,身世很可怜,除了司凝雨和司寒英姐妹有正规的名字,另外几个姑娘连名字都没有,有的叫花妞,有的丑妞,还有一个叫臭丫,都没有一个正经名字。
夏氏是大将军府出身,从身边也是有几个丫鬟婆子的,还有一个贴身的丫鬟最是与她贴心。
夏氏想到二十多年前,她那时才十三岁,侥幸从大火中逃生,独自一人逃难到了风铃镇……
想到自己曾经的逃难,夏氏一直记挂着恩善堂的几个姑娘,能帮她们一把,她愿意伸手帮一帮她们。
曦宝是皇上亲封的县主,虽现在年纪还,再长大一些,身边少不得也要有两个丫鬟侍候的。
夏氏本来想着在牙行买两个机灵的丫头,转念又一想,恩善堂收留的几个姑娘也挺机灵的,若是好好教导一番,也可以到县主府做事。
见到几个姑娘之后,夏氏问了一下她们最近在恩善堂生活的如何。
年前她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制作灯笼。
糊好的灯笼都卖给疗笼铺子,从年前到现在,几个月的时间,每个人都挣了近百文钱。
住在恩善堂,有吃住的地方,还能挣一些银子,几个姑娘在恩善堂都很开心。
话间,夏氏问她们是否愿意到福宁县主的县主府做事。
愿意到县主府做事的,到县衙办了户籍,签了契约之后,就可以跟着她回县主府。
不愿意到县主府做事的,她也不勉强。
夏氏到恩善堂的时候,听管事,有一个叫七妮的姑娘,已经被县学的山长夫人领走。
山长有个六岁的女儿,身边缺一个丫鬟,山长夫冉恩善堂看了看,那个叫七妮的姑娘愿意跟着山长夫人回去。
七妮今年九岁,山长夫冉县衙给七妮办了户籍,把七妮领回家服侍女儿。
七妮年纪还,山长夫人为人心善,对七妮很好,回去的路上就给她置买了两套新衣衫。
听到夏氏的问话,司凝雨她们齐齐给夏氏跪下,她们愿意去福宁县主的县主府做事。
几个姑娘都见过福宁县主,知道福宁县主的心善,她们愿意跟着福宁县主做事。
若是没有福宁县主,她们也不会来到恩善堂,可能还在街头流浪。
夏氏承诺她们,到县主府做事之前,会领着她们到县衙办好各自的户籍,并且与她们每个人都签一份契约,按照契约每个月会给她工钱,还教她们学一些刺绣的手艺。
等她们及笄之后,若是碰到合适的人家,还会给她们置办一份得体的嫁妆。
这几个姑娘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各种原因流浪至云灵县,她们身上都没有户籍文书。
除了司凝雨和司寒英,她们连自己是哪里人都不清楚。
司凝雨和司寒英姐妹二人虽知道自己是哪里人,但是在流滥路上,她们的户籍文书早已经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父母都已经不在,家里无有亲人,回去了还不知道靠着什么能谋生,因此,司凝雨姐妹二人也不愿意再回去。
到福宁县主的县主府做事,先到县衙办理户籍文书,可以落户到云灵县。
也就是,她们并不是卖身到县主府,仍有自己的户籍。
几个姑娘听到夏氏如此,更是愿意到福宁县主的县主府做事。
何其有幸,能遇到福宁县主如此心善的主子,她们很感激。
于是,夏氏领着几个姑娘到县衙办理了户籍文书,签了契约之后,领着她们回到了县主府。
曦宝从娘亲的怀里滑溜下来,走到几个姑娘面前,奶声奶气的对她们道,“跟我来。”
“是,福宁县主。”几个姑娘初次到县主府,还是有拘谨,跟在曦宝身后进了县主府。
叶氏看到婆婆带着几个姑娘一起回来了,她没有去过恩善堂,还以为是婆婆从牙行买回来的几个丫头。
她心想,听大户人家的姐身边都有丫鬟服侍,妹妹现在是福宁县主,婆婆可能是给妹妹买来的服侍丫头。
大宝和宝看到姑姑后面跟了几个姑娘,他俩颠着短腿跑到姑姑身边,兴奋的喊着。
“姑姑,等等大宝。”
“姑姑,等等宝。”
火狐也跟着跑了过来,时不时眯着狭长的狐狸眼看看几个姑娘。
几个姑娘不远不近跟在曦宝身后,低着头往前走。
虽是晚上,县主府的每个院落都挂着灯笼,看上去仍是亮堂堂。
县主府的院落多,房间也多,有下去独住的房间,夏氏早已经安排好几个姑娘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