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历史 > 汉魏文魁 > 第十二章 防微杜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文和见了是勋第一句话就是:“宏辅别来无恙乎?”

是勋心我摔坏了腿的消息,估计已经传遍了整个许昌啦,你虽然白没过来瞧我,可是也派容帖问候了,如今问我“无恙乎”,你也太故意了吧。既然自己的心思已经被这满肚子密圈的家伙窥破,干脆咱们开门见山:“勋意公已知也,将何以答勋?”

贾诩双手一摊:“曹公太也多疑。”

贾诩你去找人打问打问,我被他把兵马全都分拆了,可有过一句怨言?我当执金吾几个月,除了赴衙办事外,还跟别人有过接触没有?我正经连四方城门都只巡视过一回而已。你们还怀疑我,我够多冤枉啊!

是勋心就因为你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才值得怀疑哪——可怜那段煨跟今还只能躺着,起不了身呢!你又不是原本历史上的贾文和,谁知道如今的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防微杜渐,不得不然尔。贾公既如此,勋亦不负使命,这便告辞。”

是勋站起来就要走,贾诩且慢,揪着他重新坐下来,凑近一些问:“宏辅且坦诚相告,倘见诩若有不轨时,曹公如何处置?”是勋不怕告诉你,左右不过调点儿宿卫过来控制城门,除非你真的做出什么事儿来了,否则还没打算把你怎么样。

贾诩:“既如此,诩便将执金吾印信交与宏辅,宏辅自去掌控城门吧。”是勋别介啊,曹公只是为防万一,不是真怀疑你,你这干脆撩挑子是怎么话儿的……

贾诩我还真不是撩挑子,我也是在为曹公考虑——“都内确有所疑,然非诩也。”

是勋听了这话就是微微一惊,忙问:“贾公何所闻而云然?”贾诩我没听到什么风声,只是根据情理来判断——“曹公秉权持国。荀公专断台省,子渐长而不得亲政,内外岂无异言?百官自西京随驾而来者,多因势所迫,不敢有所阐发尔。”朝中不全是你们曹家班啊,原本公卿百官在长安受李傕、郭汜的欺压,到了许昌虽然待遇好零儿。但基本上全被架空,他们真能乐意吗?

是勋捋着胡子沉思少顷,突然抬起头来朝贾诩深深一揖:“请贾公教我——倘贾公非执金吾,而欲反时,如何做?”要是你,你会怎么利用这个诸曹、夏侯都不在城里的机会?

贾诩微笑着点点头:“吾有亲信部曲及仆役百人。即趁夜突入宫中,挟持子,控扼台省,旋以子诏夺取城门守卫……”是勋连连摇头:“公无能为也。”宫、省的郎卫、兵卫再不济,也有好几百人,司空府里还有曹家宿卫,你就一百来人。能干什么?再了,就靠这一百多人,不但要牢牢控制住皇宫、尚书台,还要接收和控制住城门?你以为自己是吕布啊?你以为手下全都是张辽、高顺啊?

贾诩诡异地笑笑,注目是勋:“吾自不能——然都中厌曹者,岂一人耶?”我再多联络几家,那就有机会啦。

是勋还是摇头:“大军便在城外,不必一日即可开至。公即夺取都门,安可守乎?”贾诩我干嘛要守城啊?——“吾即挟子别走,卿等奈何?”

是勋匆匆地从贾诩府里出来,转道就奔了郭嘉府上。郭嘉和荀彧、荀攸、毛玠都正排排坐着等他呢,一见他到来,郭奉孝抢先就问:“如何?”

是勋端起几案上的水杯来,“咕咚咚”几口饮尽。然后就把跟贾诩的对话合盘托出。郭嘉问:“其人可信乎?”是勋他要是不可信,那估计这会儿就已经有人冲进皇宫,想要控制皇帝和尚书台啦,你们怎么不找人去探查一下。咱们也好准备跑路……

荀彧淡淡地一笑:“宏辅休作戏言——若贾文和不预乱谋,旁裙也不惧。只恐是杞人忧,若即召外兵入京,反速其乱……”

是勋在路上也想过这个问题了。要是真如贾诩所,有多名朝官联起手来谋叛,那么很可能聚集起数百上千人来——这会儿的朝官,有几个家里没点儿部曲、奴婢的?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上过战场的,战斗力就不可觑啊。反倒是在坐的这几位,家里就挑不出几个能打的来……啊呀,应该把鲁子敬也叫来商量啊,他比较能打。

不过鲁肃虽因是勋所荐,官居六百石,却还没能进入曹家班的核心圈子——这不,连董昭、钟繇、刘晔都没剑

那么,己方在城内可以动用的武力,也就只有司空宿卫了。虽然这是曹家精锐中的精锐,是一支相当可怕的力量,但不可能一千人多人全都居于司空府中,大部分还是留在城外军营,日常守宅的不过二百多人,并且,都尉典韦已近乎废人,行都尉许禇则贴身护卫曹操,也离开了许昌。

要靠这两百来人,既守护司空府、皇宫、尚书台,还得想办法控制四门,那简直是方夜谭啊。该怎么办呢?就听荀彧道:“吾明日赴省,即密将司空府中宿卫引入,宫、省不失时,即乱起亦无所忧。”是勋皱着眉头问,那司空府怎么办?荀攸笑道:“理他则甚。”

是勋一想也是,曹司空一大家子,连正妻、侧室带嫡子、庶子,连同闺女儿,跟曹嵩都不出五服,全都得去奔丧,如今的司空府中,就只有一些仆役和吏啦,就算让人连锅端了,那又有啥可担心的?只是——“公达独不惧乎?”你跟郭嘉也是要去上班的呀。

荀攸那我们偷个懒,就在自己家里办公不完了嘛,估计就这半个月,朝中也不会有什么重要公务分派下来,半个月过后,子孝、元让他们就该回来啦。

毛玠问城门怎么办?荀彧了:“但得宫、省不失,即可调外兵入都平乱——吾明日起即以尚书诏令,召于文则(于禁)、韩元嗣(韩浩)、史公刘(史涣)等逐日赴省内述职,但一日无诏时,则发军力夺城门。”

荀攸既然贾诩有托付城门之意,宏辅你再跑一趟,把他的执金吾印信取来。让孝先这些就守在城门附近防变好了。

是勋成,那就这么安排定了,一切稳妥,我明就出城去追赶主公。正待告辞离开,却见郭嘉紧皱着眉头,一个劲儿摆手,那意思。你先等等,容我再想想。

四人全都注目郭嘉,过了好一会儿,郭嘉才略微舒展眉心,先问荀彧:“公密将司空宿卫引入,真可避人否?”荀彧省里突然出现好多生面孔。那怎么可能蒙得了人呢——“无心之人,自然可避,有心探查,岂能不知?”

郭嘉那估计你只要一把宿卫引入,那就没事儿了,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见到咱们有了防备。估计很难快速劫持子,控制台省,也便只好暂且藏匿起爪牙,然而——这样真的好吗?“疮不敷而痈不割,久必糜烂。我等何不趁此时机,为主公敷疮而割痈者耶?”

是勋心就你多事儿,怪不得不受人待见——太太平平地熬过这段时间不好吗?还想玩引蛇出洞?把握能有多大?

他开口就想要否决郭嘉的建议,可是随即看到另三位都垂着脑袋在苦思冥想——算了。我不出头了,我也假装考虑你的提案吧。

才把脑袋低下来,就听荀彧突然开口:“卿等四人,各有部曲百余,欲突入宫门,控制宫、省,如何做?”

刚才贾诩提出“要作乱。先进宫”的创意,是勋就觉得这思路有点儿熟,仿佛是当年曹节、王甫等宦官对付窦武、陈蕃的故智——当然啦,宦官们本来就在宫里。那办起事儿来要方便多啦。要是只多进宫这一步,后面都照抄的话——

“吾将趁夜而行,速夺宫门,一部往劫子,一部控制台省。此时省内仅三五值守尚书并符玺郎尔,即可挟子并以刃相逼比,命比草诏、用章,变宫门守与城门守。待明时召百官觐见子,则大事可成也。”

是勋这话一出口,在场四人都不禁用奇怪的眼神望着他。是勋心你们干嘛?觉得我很有搞政变的潜质?不要啊!我一时嘴快,这话回头可千万别跟曹操提起!

好在没人怀疑是勋会造反,再了,他要真想造反,也不会把步骤预先讲出来啊。

郭嘉连连点头:“宏辅所言,唯一可行者也。比若不见此,则必丧败,若见此,则我等可如此,如此,预作安排……”

是勋一直搞到很晚才回家,曹淼还没有睡下,一直在等他呢,见了面就问,你还知道回来啊,明还出不出城啦?是勋出啥城?我得再多待两哪。

他原本是想明日便出城去追赶曹操的,但是郭嘉你这摔伤了腿才歇一就活蹦乱跳的,也太招人怀疑了,不如多留两日——估计主公不走远,就算有人起了异心,也还不敢发动,不用着急。

是勋倒是也不急,在家歇着总比跑谯县连着好多给曹嵩嚎丧要来得舒服。虽皇帝只给了两个月的假,但刨掉来回路程和三十六的守丧期,再加上挑选落葬的合适日子,曹老头最多得半个月后才能入土哪。

于是剩下的两,他就一直窝在家里,除招待招待上门探病的同僚外,闲来无事就校订《尚书》。正好赶在临走前校定完了,他征得了曹淼的同意,就派人去城外庄院送信,我今日黄昏出城去瞧管氏和儿子,住一宿,明一早就跟正妻在城外会合,一起往谯县去。

完了装模作样,一瘸一拐地上了马车,把校定好的《尚书》送到钟繇府上,请他帮忙呈进给子。离开钟府后,就奔城门而去,还走不多远,忽听身后一声呼唤:“夫君慢行!”

是勋心耶,老婆追过来做啥?她改主意了,不让我出城去见管巳?咱不是得好好的嘛。就车上直起身来,转过头去一望,却不禁大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