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森一声令下,乌番兵立即对郑芝豹麾下开枪射击。
郑芝豹已经被打死,他麾下那些人哪里还有心恋战。
想投降,郑森又不接受,他们只能在枪林弹雨中抱头鼠窜。
里面基本上都是郑森和郑芝龙的人,一些没有地方躲藏的乱兵走路无路,他们竟然开始往郑芝龙麾下后面。
郑芝龙不舍得杀郑芝豹,因为郑芝豹是他亲弟弟。
现在弟弟都被儿子打死了,他把火都发泄到郑芝豹麾下乱兵身上。
看到有乱兵主动跑到他们身边,郑芝龙猛的一挥手道:
“杀光乱兵!一个不留!”
郑芝龙一声令下,几千士兵立即抽刀砍杀乱兵。
郑森见父亲麾下开始大开杀戒,担心子弹误伤自己人,。
他急忙命令乌番兵停止射击,迅速换冷兵器搏杀。
一千多乱兵哪里够他们杀的,半柱香时间全灭乱兵,一个活口都未留下。
杀光乱兵后,郑芝龙走到郑芝豹身边,看到郑芝豹死不瞑目,他轻轻蹲下帮郑芝豹合上眼睛。
片刻后,郑芝龙缓缓站起身,他看看郑森道:
“他自己知错,抓住软禁即可,你为何还要杀他,他可是你亲叔叔啊!”
郑森冷哼一声:
“父亲,都是成年人,做错事情就要负责,他率兵围攻府邸要杀孩儿时,为何没有想到我是他亲侄子?
若不是铁人军及时救援,我已经成为一具尸体,而你能不能活命都未知。
孩儿身为大明海军都督,又是大明侯爵,这次前来泉州乃是代表神武皇帝。
一旦孩儿在泉州被郑芝豹杀害,意味着神武皇帝威严被严重挑衅,到时整个郑家九族都要被灭。
所以,郑芝豹不能活,和他狼狈为奸的郑彩也不能活,他们两个的死是值得的,可以换他们家饶活命……”
郑芝龙知道儿子的有道理,可是郑芝豹和郑彩毕竟都是他亲人,把他们逐出郑家即可。
“报,郑彩乘船逃走被抓获,杨将军问如何处置?”
就在郑芝龙组织语言时,一个传令兵进来报告,杨朔在海上抓住了郑彩。
郑森对他一挥手道:
“犯上做乱,全部捆绑手脚,扔海里喂鱼!”
“喏!”
传令兵刚要离开,郑芝龙急忙叫道:
“且慢,直接斩杀郑彩,找个地方安葬!”
郑森看看父亲,他这次并未反对。
作为郑芝豹大哥和郑彩的大伯,父亲还是不忍二人死无葬身之地。
还杀的都杀了,还有一些人也要处置,郑森又传下一道命令:
“来人,传我命令,所有涉及此次事件相关人员,全部驱逐出郑家水师,他们的家人流动东番!”
“喏!”
传令以后,郑森问道:
“父亲,现在没有人敢反对了,你打算怎么做?”
郑芝龙沉思片刻道:
“一切都按神武皇帝的圣旨办,过几日父亲去南京见神武皇帝。
若能为大明培养一批优秀的海军将领,对郑家来绝不吃亏,水师之事你来处理!”
见父亲同意合并水师和商队,并上任皇家海军学院副院长,郑森大喜,急忙道
“父亲,你暂时不能离开,神武皇帝要你组建近海水师,父亲不能辜负他的希望,之后再去南京!
孩儿带走年轻力壮的将士,剩下的都留给你组建近海水师,一定不要让圣上失望……”
郑芝龙闻言点点头:
“好,一切都听吾儿的,至于皇家集团分红股份,到时你自己看着办,绝对不能饿到我郑家水师士兵和他们的家人。”
“放心父亲,神武尊非常讲信誉,绝不会亏待郑家之人!”
就这样,父子二人经历一旦风波后,忠于达成协议,
历史上为大明牢牢镇守海域,没有让殖民者登上华夏大陆土地的郑家水师,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从此世界上最早海岸警卫队诞生了,郑芝龙成邻一任司令!
由于三万多经验丰富的郑家水师年轻儿郎加入大明水师,大明水师即将快速崛起!
…………
而此时身在南京的神武皇帝也没有闲着,他又率领五百亲卫乔装进入扬州府。
南方反抗新政的士绅地主富商等,几乎被朱慈烺一锅遏。
现在是彻底解决越收越少的盐税问题,了解盐商问题,只有到扬州才知道!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的制盐业已相当发达,两千多年以来,东南沿海一直是产盐中心之一。
大明最大的盐场,当属南直隶的两淮盐场,产区包括淮南、淮北各盐场。
其中以淮南盐场开发历史最古老,淮北盐场生产规模最大。
大明延续元朝制度,在扬州府城设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辖分司三、批验所二,盐场、盐课司各三十;
洪武时,岁办灶课三十五万二千余引,弘治后,改办引盐,引额倍之。
盐是人体维持生存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和粮食的价值类似。
在商品经济落后的社会是个硬通货,可以充当流通交换的物资。
朱慈烺早就把目光盯上了盐业,当初由于其中利害关系牵扯太大,他没敢动手。
如今南北二京的勋贵,江南的士绅官员、地主商人,被他杀了一轮又一轮。
那些大盐商们的靠山,现在已经被他清理的差不多了。
自古以来,盐税就是各朝各代重要的收税之一,尤其是税率低的大明,盐税有时甚至占据了一半的税收。
弘治五年,朝廷改革盐税,用开中折色法替代开中法,招商纳粮改为纳银解部。
然后直接到盐场支盐,就是交纳一定银两,就可以领到盐引。
“引”是产盐单位,一引拆合三百斤,按规矩是每一引折合米一石,先把盐折合成米,再按米价折合成银子。
万历四十五年,历经一百多年的折色法积引甚多,朝廷采用盐法道袁世振所奏,推行刚盐法,实行盐业专卖。
刚盐法是将将各商所领盐引编成纲册,分为十纲,每年以一纲行积引,九纲行现引。
每年照册上额数派行新引,凡纲册有名者,据为窝本,纲上无名者不得加入。
从此官不收盐,商人和盐户直接交易。
商人和盐户直接交易,对盐丁们来有一定的好处。
盐业生产不再受官府的监督控制,只要按时缴纳了盐课,其他时间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们既可以发展副业,也可以多产盐。
盐从来不愁销路,多出盐之后,自然会有商人上门要来购买,收购价格往往要比原本的官府折色还要高一点。
如果赶上了好行情,盐丁们的日子过得应该很滋润,赚足了钱也可以经商或者买地当个地主。
现在南直隶地区的一石米都在二两白银以上。
按理来,一个盐丁一年下来以挣到二十多两白银。
这个收入在当时的乡下来,绝对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
为何盐越卖越贵,税却越交越少,如果和清朝相比,应该有一千多万两银子盐税,最后只能收到百万两银子……
……
“商人河下最奢华,窗子都糊细广纱。急限饷银三十万,西商犹自少离家。”
是明清以来流传甚广的《扬州竹枝词》中的一首。
描写聚居于扬州最繁盛的下关一带的盐商们。
此处靠近京杭大运河沿岸官方盐运司和税关,他们亦以贩盐致富,雄霸一方。
朱慈烺一行人假扮成外地来的盐商,根据情报特意来到扬州盐商聚集地,下关一带。
本以为南京秦淮河畔最奢靡和繁华,来到扬州下关一带后,朱慈烺的眼睛都看花了,这里才是富商大把撒钱的地方。
刚在一家酒楼坐下,马上有人介绍此处的特色。
叽哩哇啦一大堆,朱慈烺根本没有记住几个,朱慈烺只记住一个扬州瘦马,因为他对这个有些印象。
扬州,是盐商最大的聚集地。
卖盐,不论古今中外都是暴利行业,所以扬州的盐商们一个个都富得流油。
这些富商们生活极度奢侈,甚至可以和皇室的生活质量相比了,当然不能和崇祯那个穷鬼皇帝相比。
既然有钱了,那就要消费,为了迎合这些富商们的消费需求。
于是衍生出了很多行业,扬州瘦马就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被叫做瘦马呢?
这是因为,专门从事培养瘦马这一行业的人,都是用非常低的价格,古代的人贩子那里买回来的幼女。
这些幼女都是家里贫困,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被父母卖掉的可怜女孩儿。
由于这种行业和卖马一样,商韧价收购瘦弱的马匹,养肥之后再以高价卖出去是一样的。
因为这些穷苦人家的女儿吃不饱穿不好,被卖掉的时候都非常地瘦弱,因此被称作“瘦马”。
那么这一行业究竟有多么暴利呢?
从牙婆手里买一个幼女只需要花上十几贯钱。
但是等到培养好了之后卖掉,则可以卖到几百两到数钱千两之多,可谓是一本万利了。
这般暴利,令人眼红,因此很多人便纷纷投身到这一行业郑
又因为扬州是两淮富商的聚集之处,所以这种风气在扬州格外盛校
也因此扬州瘦马就成了这一类女孩的的称呼。
其本质上,就是被买来,调教好,卖给富缺宠妾的商品罢了。
所以,瘦马这个称呼,是带有着极大的侮辱性的。
它象征着人可以如同货物一般被随意买卖。
由此也可以看出了古代社会女性地位究竟有多么卑微。
穷人家的女儿,没有地位,没有尊严,运气不好的随时被买卖。
运气好的,嫁与他人,虽然地位依然低下,但是至少不会为了维持生计而被随意卖掉。
不过,也不是什么样的女孩儿都能被买来当瘦马。
经过多年的培养经验,已经培养出了一套非常成熟完备的标准。
除了身材瘦弱,样貌自是不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脚!
古人喜欢脚,对于脚的热爱简直达到燎峰造极的地步。
而其中又以“三寸金莲”作为上乘。
但是想要拥影三寸金莲”就必须缠足。
缠足对于古代女性来讲,其实是一种非常残忍的酷刑。
在女子长到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缠足。
缠足的整个过程都非常痛苦,并且缠足之后的脚在生活中非常不方便。
由于脚部一直是畸形发育的,因此在行动方面非常不方便。
从而达到禁锢她们的自由,将她们变为男性的附属品,满足男性畸形的审美的目的。
扬州瘦马也被分为三六九等。
资质最好的姑娘,会教她们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
除此之外,还会训练她们的形体,教她们如何化妆。
买这些女孩儿的时候价格是很低的。
贵就贵在培养这方面,因为要请专门的老师来教习她们。
不过即使是花了大价钱来培养她们,这一行业仍然是暴利。
一等资质的瘦马,最高能卖到上千两银子。
和挣的钱相比,培养她们花的钱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而之所以这么煞费苦心,费时费钱地培养她们,就是希望将来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
旧时候穷人家的女孩儿,从被父母当作货物卖掉。
每都要接受大量的训练,都只为了能够在将来,把她们变成更有价值,变成更贵重的货物,再一次卖掉。
并不是所有的瘦马都能够成功的被富人买走。
在挑选的时候,当然是一等,二等,三等资质的瘦马优先被挑走。
对于这些富人们来,他们并不在乎买瘦马的时候花的这些钱。
只要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花再多的钱都可以。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她们的命运就从此改变。
运气好的,在人老色衰之前生下孩子,安稳度过后半生。
运气不好的,被买家转赠或是被主母打死比比皆是。
而那些被挑剩的,没有被卖掉的瘦马,她们的命运则会更加的悲惨。
她们已经是被父母卖掉的无家可归之人。
为了不亏本儿,她们便会被卖给风月场所。
朱慈烺找的这家酒楼比较豪华,一顿饭时间,他亲眼看到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被盐商管家买走……
经过打听,单单这一项,盐商们每年都能花百万两银子,足够训练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