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等王强出声,薛进跃先来了,“你们在干什么?”

刘雨晴吓了一跳,“进跃哥哥,我没……”

“能干啥,我找人唠唠嗑不行啊!”刘北不以为然。

薛进跃一脸醋意,“晴晴,你和他在一起做什么?”

看到薛进跃吃醋,刘雨晴反倒不慌了,“进跃哥哥,你别误会,我就是和刘北话。你饿了吗,我已经做好饭了。”

之前住在刘家,两人都能磨磨洋工。

现在搬出来,就不能那么舒适了。

至少刘雨晴不能在家养胎闲玩了,也得操持起家务来了。

薛进跃更得去上工了,今就是一直干到现在。

“他来找你什么啊?”

刘雨晴不想和薛进跃她被威胁了,刘北拿着他俩婚前苟合怀孕的事要她钱。

她怕薛进跃知道了,也会被刘北威胁上!

这种痛苦,她一个人承受就够了。

“他就是过来问问我秋收分粮食的事,我爹不是村长吗?他想看看他家今年能分多少粮食。”

“那他不去问村长,问你干啥,你又不管这些。”

薛进跃到现在也没习惯喊刘父刘母爹娘。

这边王强是突然跳出来揽上刘北,“你和村长闺女啥呢?”

刘北吓了一跳,“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刚刚过来,就听到你要把事情告诉村里人,啥事啊?跟兄弟我,我这人嘴特严实!”

刘北还是很有操守的,他还等着从刘雨晴手里拿钱呢,哪会把这事告诉王强啊!

他俩关系也没玩到那步。

王强暗骂了句气,后面却一直盯着他俩。

刘北和刘雨晴就是话给钱,王强也不敢靠得太近,弄到秋收结束也没搞清楚到底的啥事。

秋收完就是分粮食了,谢默一早就赶回来了。

就他一个人回来的,先前和王强好的,给他留了个位置。

“默哥,咋你一个人,不把嫂子和平平安安带回来看看啊?”

“车子坐不下,到时候还得搬粮食。”

这些是虚的,沈棠要是想回来看看,怎么也得一起回来。

原本一个工分一分五厘钱,下半年涨到一分八厘了。

干下来一个人能比之前多拿七八块钱。

要是劳动力多,这钱也是歘歘往上涨的。

就拿村长家来,他们家不算刘雨晴和薛进跃,一共有七个劳动力。

吴向红就算怀孕,也是个能干的。

这算下来可以多拿五六十块钱了。

这个账前两就算明白了,没问题的就可以一个个排队分粮食了。

分了粮食还有肉,村里一共养了四头猪,两头养的好的上交上去,一点的就杀了分村里人。

粮食分的也算快,没过一会就到谢默了。

别人是分粮食分钱,他是掏钱买粮食。

没法子,他的工分不够抵四个饶人头粮的。

这多余的就得拿钱来抵了。

他要的粗粮是番薯,大豆和苞谷,土豆家里吃的不多,也没多要。

粗粮便宜,一斤番薯才两分钱,五斤番薯折成一斤粗粮,贵的是大豆一毛五一斤,苞谷九分钱。

工分只够抵三分之一的,剩下的都得掏钱来买。

便宜是真便宜,算下来不到二十块钱。

就这不算完的,他没有工分,只分到了一斤半的白面,等分结束了,谢默还得买细粮。

他有屯粮食的习惯,以前也是饿怕了。

白面要一毛六一斤,在外面买是一毛八,村里要便宜些。

秋收剩的多,谢默直接要了一百斤,也才十六块钱。

众人吃惊,乖乖,这是在县城混出头了?

要了一百斤的白面,粗粮就吃不了那么多了。

谢默现场就把两百斤的番薯卖给王强了。

谢默家真正能吃的人就谢默一个,平平安安还。

王强家就不一样了,全是劳动力,能吃的很。

花点钱多买点,平时也能吃饱些。

分完粮食就是分肉,要不要分给谢默,村里人也是各持意见的。

谢默不稀罕这个,就是分了,照他的工分,也就是拿几两肉,还是不好的。

谢父谢母是想留谢默吃顿饭的,一个月才看见这老三一次,嘴上不,心里也是记挂的。

谢默没肯,他还得把粮食运回去呢!

谢母没法子,割了一半肉让谢默带回去给平平安安吃。

“娘,你们自个留着吃吧,我那边自己买就行了。”

谢母当谢默吹牛呢,“我这不是给你吃的,你带回去给我两个大孙子吃,他们肯定馋了!”

“我媳妇照鼓好好的,我俩嘴封起来都供着他俩呢!你放心好了,缺了谁都没缺平平安安的。”

“真不要?”谢母看一个月都能三块钱的奶粉,也晓得谢默沈棠是舍得对孩子的。

“不要,你和爹自己留着吃吧!”

“你下次回来,别老一个人,把平平安安也带回来,好久没见着了,我这当嬷嬷的想孩子啊!”

“等有空的吧!这自行车也不好载两个,坐都坐不稳。”

几百斤的粮食,谢默把自行车堆得满满当当的。

骑上去都看不到人。

“默哥,要不用我家板车给推过去吧!你这半路倒了,扶都扶不起来。”

谢默想想是这个理,不过没用王强家的板车,这玩意推过去也累死个人。

直接去找了驾驴车的赵老头,不是白干的,给了五毛钱,把粮食拉到县城去。

谢默骑自行车在前面给他带路,先前也去过一趟,不过隔了这么多日子下来,早忘记了。

这一车粮食拉到家也是引人注目的。

隔壁余大嫂,王大嫂,还有对门那家听到动静都出来看了。

余大嫂相比她们跟沈棠要熟一些,上去搭了一把手,“哪来的粮食啊?还不少嘞!”

县城看着是比村里滋润,但每个月分的粮食都是固定的,也是缺粮的。

“村里分的,还有一些是买的,今年的工分不够,只能拿钱补了。”

看到那么多白面,沈棠就晓得是买村里的了。

“搬过来还能领村里的啊?”余大嫂惊讶。

“今年去上工聊,还能领。明就领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