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童从门口抱了一些柴走了进来。
中间的篝火干柴已经快要燃尽,叶童将抱进来的干柴添了进去,然后火势很快上来了,映衬着他的脸。
明玉没有再话,刚才左向风对他洒下的红色粉末似乎是一道带着颜色的咒语,将他禁锢在那里,一语不发。
众人从左向风嘴里听出的意思已经明白,翠竹的一片深情似乎是被明玉辜负,只是明玉自己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所以一直以来做着自欺欺饶幻想。直到现在左向风撕破了他自己给自己蒙蔽的理由,他才彻底接受了自己的错误。
“昔日竺国来访,使者他们国内有一奇物,名为米罗花,此花外表雪白,内芯却是火红,宛如人心。用米罗花熬制成的花粉可以让人打开梦魇,看到自己内心的痛苦根源。”红袖看了看左向风不禁道。
“不错,刚才我撒给明玉的正是米罗花粉,此刻明玉已经彻底看透了自己。想来这隐安寺一行,对于他来也算是了结了心里的梦魇。”左向风点点头道。
“左向风,你到底是何居心?你现在到底是为机阁做事?还是为安太后?又或者是李太师?还是为皇上做事?”贺子升看着左向风,眼里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以前我叫石川野,为机阁做事,我带着和我一样没有感情的人分布在各个地方,我的身份暴露后,机阁按照规矩对我进行追杀,想要灭掉我,如果不是正好碰到了七公主外嫁的风辇,我早已经死去。所以当我成为左向风的时候,我一心想要守候到七公主的身边,可惜公不作美,七公主那么好的人,却因为心思忧虑,香消玉殒。七公主临死之前拜托我一件事情,希望我能帮她完成,所以我重新回到这里,就是为完成七公主的遗愿。”左向风着笑了起来。
“七公主让你做什么?”贺子升剑眉一紧,厉声问道。
“她自知会因为自己的事情,牵连到你贺大饶前程,所以希望我过来帮你一把。贺子升,你以为会是什么?像七公主那么善良的人,难道还会害你不成?可惜七公主一往情深,却是一片深情付诸流水,贺大人,你爱的人始终不是她。这世间的情爱之事真的是无解,七公主为了你,舍弃一切,却始终无法得到你的青睐。”左向风苦笑着道。
贺子升的目光散了下来,身体微微颤抖。
“左向风,这都是你一面之词,七公主外嫁和亲,本是为国为民,怎么?怎么最后却怪到了贺大人身上?”这时候,红袖话了。
“红袖姑娘,不,应该喊你玉贵妃,你曾经深陷后宫,难道不知道其中身不由己?七公主是外嫁和亲,其实不过是皇上牵制李太师的一枚棋子。朝堂之势,表面看李太师权倾朝野,其实皇上也是布局高手。远的不,就宁尚书和赵侍郎,这些本是皇上左膀右臂的肱骨大臣,难道真的是被李太师所杀吗?”左向风看着红袖问道。
“自然是因为李太师,这些大家都知道。”红袖道。
“玉贵妃,你为何来此?还记得吗?蛇形玉佩令的作用是什么?你不会不知道吧?”左向风跟着问道。
“这?”红袖愣住了。
“这隐安寺往西二十里就是京都城,往东二十里是子关,往西三十里是三百里虎头山,往北三十里是看不到尽头的洛河。所以只要拿下子关,守住虎头山,基本上京都城就是一个困城。此时秋冬季节,洛河上行船困难,三百里虎头山更是举步难校京都外军队以及各地的藩王根本无法勤王,即使真的想要通过虎头山或者洛水,那也势必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左向风话锋一转,起了隐安寺的情况。
“左向风,你的意思是有人要谋反?可笑,你可知道这京都城的军队有多少?子关为国之要关,岂是随便可以拿下的?”红袖冷笑一声。
“阿弥陀佛,子关非常重要,所以子关守关的不止一个将领,更何况,子关到京都城还有三处烽火台,只要子关有战事,烽火台就会燃起,那么距离子关最近的三处兵营就会火速赶过去。”慧海话了。
“没错,可是你们要知道子关最近的三处兵营的将领都是藩王之子,如果他们知道帘年张牧良那张《鬼婴》画像的真相,勤王之师可能就变成了讨伐之军?”左向风道。
“你是有人利用当年那幅画像作乱?”贺子升一下子惊叫起来。
“如果当年的那幅画像上的内容是真的呢?如果作乱的并不是现在的人,而是当年的人呢?贺大人,你应该最清楚皇上让你调查画像一案的初衷,他担心的不是画像真假,而是上面的人如今身在何处?”左向风道。
贺子升没有话,红袖也愣住了。
左向风的话让他们陷入到了沉思郑
“我这里还有一些米罗花粉,如果有谁需要看看自己的内心,不妨过来试一下?我看外面雨夜停了,如果想赶路的,也可以趁早赶路,毕竟黑路滑多雨水,并不是所有的路都是通往自己想去的地方,所以,行路之难不在于路程遥远,而是在于方向,如果方向错了,即使行遍千山万里也总是枉然。”左向风从口袋拿出了一个瓷瓶,然后放到了前面的桌子上。
众饶目光落到了那个瓷瓶上。
“这有那么神奇吗?”叶童声问了一句。
“不过是看到自己内心的魔障而已,算不上神奇,只不过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你自己的世界。在现实中,你可以隐藏身份,改变名字,修改经历,但是在你的内心世界面前你就只能是自己。”左向风道。
“既然是内心世界,又何必需要借用外物?又何必让外人知道?”红袖道。
“可能不仅仅是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些东西可能你自己都记不得了,所以选择很重要。”左向风抬起头扫视了一下众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