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军官闻言自然是大喜!他们知道这道命令看起来并不起眼儿,但是对于提高军饶地位可是有着极大的作用!要知道大明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如今有了刘昊嘉这道不是圣旨的圣旨,日后大明军人走到哪里都能够扬眉吐气!
众人谢过刘昊嘉之后起身,就开始嘻嘻哈哈的模仿的大臣们站位。结果出现了极其可笑的一幕,那就是站在左面的文官数量少得可怜,右面却挤得满满登登的!而且所有人都想抢个前排的位置,结果你推我挡的半都没站出队形来!
看到这种情况,刘昊嘉也是哭笑不得!他这才明白为什么朱元璋登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强调礼节!当年跟着他厮杀出来的那些人在礼法立法上不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也差不多了!所以朝廷里面经常是乱糟糟的,这才让他格外的严厉要求官员们遵守规矩。
想到这里刘昊嘉拍拍手,示意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然后道:“行了,你们别在这里耍宝了!现在还不到排座次的时候,先处理正事。”
其实军官们早就能够分出来前后顺序。只要按照军衔大,职位高低和年龄就很容易排出来。他们打闹只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发泄一下喜悦的心情而已!现在刘昊嘉发话之后,他们立刻站好了位置。
等军官们安静下来,刘昊嘉道:“罗老将军在不在外面?”
一名侍卫立刻跑了出去。不多时,他领着老将军快步走了进来。一进门罗阳勇就要大礼参拜,却被侍卫一把拉住。然后在他耳边低声了两句,将刘昊嘉的决定告诉了他!
听到刘昊嘉的安排,罗阳勇心里是百感交集!这么多年来,终于出了一个把军缺做人看的皇帝了!所以他模仿新军的军礼向刘昊嘉行礼,但是他身上穿着的却是大明的铠甲,结果加上现代的军礼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样子,引得军官群中发出一阵轻笑。
刘昊嘉摆摆手拦住军官们的笑声,然后道:“罗老将军,现在本王问你一件事情,边墙那里现在是不是已经彻底空虚了?”
罗阳勇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回王爷,边墙确实是空虚的!这次为了和王爷作战,几乎将边军的精华抽掉一空!现在若是鞑子聚集起大股人马来攻打,虽然不能是很容易就破了边墙,但绝对不难!”
刘昊嘉听到这话严肃的道:“我等军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戍守边疆,给边墙内的百姓以安定美满的生活!所以现在大明边墙空虚的事实必须要改变!现在本王命令你立刻清点你麾下的所有兵马,将能战之师组织起来立刻奔赴九边,将篱笆扎牢!同时本王还拨给你三万火铳兵,怎么使用想来你应该知道!”
罗阳勇听到刘昊嘉的命令心中十分的感慨!他现在是一名降官,刘昊嘉就敢任用他去守卫边墙,可见此人心胸宽广,能够容人。但同时又派了三万火铳兵给他,一方面可以加强边墙的防御,另一方面大概就是监视现有的边军。而这体现出了他的心思缜密之处,可见是一位真正的雄主啊!
所以他立刻躬身答应下来,道:“王爷放心,罪臣现在就去清点兵马!只是粮草补给方面需要王爷想办法!另外,臣还需要王爷提供一些能写会算的人手帮忙!”
刘昊嘉笑笑道:“本王既然信任你,自然就不会派人监视你!而且本王要告诉你一件事,本王麾下的军官个个都能写会算,就连普通士兵都可以进行简单的读写和计算!所以想要什么人才自己去那三万人里面自己去挑!”
罗阳勇听到这话惊讶得瞪大了眼睛!要知道在明军当中不少把总以下的军官都是大字不识的,甚至有不少游击将军连读写军令都磕磕绊绊的。可是如今刘昊嘉却告诉他,他手下那些火铳兵个个能写会算,这简直是惊掉了他的下巴!
就在他惊讶的时候,刘昊嘉严肃的看着他道:“罗老将军,边墙的安稳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所以本王问你,能否给本王一个完整而坚固的边墙?”
还在惊讶当中的罗阳勇一机灵,立刻停止胡思乱想道:“王爷放心,罪臣在边墙待得久了,在各处都有熟人,不少地方只要罪臣的一封信就能顺利接手。所以罪臣一定能给王爷拿下一个完整的边墙。”
刘昊嘉听完以后先是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认真的道:“既然如此,你也不要再自称罪臣了!本王现在给你一个总制的名头,所有边境事宜由你一言而决!”
完这话刘昊嘉一挥手,立刻上来一个侍卫帮他写旨意,反正这里些旨意的东西都是现成的。而且泰昌帝刚刚奉上的玉玺就在这里。虽然此时些圣旨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但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
在侍卫写旨意的时候,刘昊嘉又叫过几个参谋军官来商议一下派哪几支队伍出去?缺损兵力如何补充?补给如何运输?等旨意写完了,一整套的流程方案也在几个参谋军官的讨论当中形成了。
更让罗阳勇吃惊的是,他们连自己能整编出多少人马来都有了大致的估算。而且还是一个相当精确的数字。他虽然有估算的数字,但真的只是凭经验估算而已,和参谋军官的数字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的。
这时刘昊嘉走下御阶,接过侍卫送过来的旨意双手递给罗阳勇,同时道:“罗老将军,你应该知道此时大明境内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本王去接手,所以大明边境的安危至关重要!所以本王希望你在本王处理完国内的事情之前保持边境的安全,明白吧?”
罗阳勇双手接过旨意并拜倒在地,然后大声道:“臣必定为王爷将边境守住,不放一个鞑子越过边墙!同时臣希望王爷能够即刻登基,以安下臣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