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基金会的资金使用由企业家、商人和我决定有什么问题吗?
如果像王副书记的,再次由校委会决定,那我不知道我们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增选我成为校委的意义又是什么?
就是学校缺钱了,让我来帮学校搞钱?
要是大家都能做好投资、搞好产学研全产业链,那我们还需要这次改革吗?
大家还需要看到我坐在这儿吗?
北大缺的到底是钱吗?
虽然北大的经费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使投资、风险投资来,随便挤出来一点这是没问题的吧?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北大成功孵化出多少知名企业、多少上市公司?
到底是我们北大不孝还是我们北大教授的知识不行?
要是学生不行我是不承认的,我是状元、我们北大比我厉害的状元更是多如牛毛,毕业后进入社会后创业成功的也大有人在。
那到底是谁不行?
是不是就是我们在座的这些掌握着权利、位高权重的校委不行?
是不是就是我们的眼界、能力不行,没有办法利用北大的这些人才、这些教授、这些实验室,创造出厉害的技术?
又或者是即使有新技术产生,也没办法第一时间将这些技术转化成成果,转化成企业?
或者没办法将企业做大做强?
诸位,这次改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部的领导甚至国务院的领导到底希望看到什么?
如果就是让我来搞钱,那么我除了将状元帮捐给学校,个人再捐赠一个亿现金用于学校的发展,不过校委这个职务就恕我无能为力了,我自己的企业都忙不过来。”
完这些话,李泽沧也端起面前的保温杯,慢条斯理的喝起茶来,这还是莫秘书给他泡的茶,貌似她意识到了今李校委会讲很多话似得。
面对李泽沧已经直面攻击他们的犀利言语,大家发现还真的没有办法反驳。
之前因为增选李泽沧进入校委会,因为分歧直接上报了教育报,甚至教育部都产生分歧,上报了国务院。
但现在由国务院领导确定了李泽沧的身份,这就代表着高层领导是同意对高校的改革做出尝试的,现在这个家伙扯着这个大旗,别人怎么反驳?
现场再次陷入沉寂。
良久之后,老许再次话:
“上面让李泽沧这样一个大二学生进入校委会,承担起北大改革的先锋,我想领导还是有更多的考虑的。”
了半截话,校长就不了。
听到此话,有人眼前一亮。
阻止貌似是真的阻止不了了,再阻止的话,这子就要撂挑子了,对他这个年轻人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他可以一走了之,上面的领导怎么看他们,第一次校委会就把新增选的校委给挤兑走了,大家的政治生命还要不要了。
现在校长更是给到了台阶,校长半截话的重点是:
李泽沧是一个大二的学生,重点是这是上层领导同意的一种尝试、一次改革,那么无论成功与否,一个大二的学生成为校委、成为理事会主席,都不会成为常例吧。
就好像何雪鸿的状元榜、何雪鸿的副书记。
关键词是大二啊!
这子总不能毕业后直接变成全职校委,成为正厅级的校委了吧?
那么最多到这子毕业,甚至到他大四的时候,也就是两年之后……
“我觉得李泽沧的这个设计很好,而且这毕竟也只是一次尝试。
既然李泽沧很优秀,尤其是做企业很优秀,达者为先,让这样一个优秀的大二学生成为校委是教育部乃至国务院领导的魄力,难道我们还没有让他成为基金理事会主席并掌控理事会的魄力?”
打酱油的老钱也来助攻了,他把校长没完的话补充完了。
听到此话,所有人眼睛一亮,他们抓住了重点,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两年后他们就有机会了。
书记看见众人领悟了老许的意思,他们怎么可能没看到这个两年之后呢,只不即使如此,他们也不甘心、也不愿意等待,依旧想着争取一下。
时间这个东西是谁也没法把握的,谁知道两年以后是什么情况,不定他们都不在位置了,只争朝夕可不是着玩的。
不过现在也没办法了,对方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甚至是高层明确的想法,都摆在台面上了,这时候谁也不能反驳。
虽然并不是明确的指导意见,但大家都是体制内的,又怎么可能不了解领导的意图,当是去装糊涂的机会,谁敢真刀真枪反驳领导的意图,还混不混了。
此时此刻,书记也知道这一局是没机会了,也就不再藏拙了,开始做好人了,主动开口道:
“就像校长的,这个基金会就是北大改革的一个抓手,这自然应该把握在李泽沧手郑
甚至对于这个基金会的所有权利,都可以交给他,而且李也了,第一期募集的十个亿资金,如果达不到,由他补全。
责任和权利要对等,我觉得李的提议没问题,我支持。
只要钱是花在北大的项目上,无论是教授老师,还是学生的项目,有区别吗?都是北大的。”
书记此刻掷地有声。
“好,我也支持书记的意见,同意基金理事会投资的权利由理事会主席和股东确认。
不过毕竟是北大校友基金会,而且投资的还是北大的项目,学校没有管理的权限,但还是要有审查、监察甚至是审计的权利。
每年度对于基金会资金的使用,投资的收益甚至是项目的复审等等,要有监察的权利。”
“老张的对,放手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松开手中的线,这也不是为了给他们掣肘,而是避免他们偏航,我们还是要承担保驾护航的作用,这样他们也才能更加放心大胆的去闯吗!”
大家此刻才七嘴八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都是随大流赞同书记的意思。
老许看着一脸微笑的李泽沧,这才拿回主导权,直接道:
“那这第一项议题就此通过,由李泽沧校委牵头成立北大校友基金会,并由校委会指派他成为第一届基金理事会出席,由他全权负责资金的募集。
基金理事会资金的管理运作,最终由基金理事会主席、前十大股东共同决定投资项目,产生重大分歧的时候,上报校委会,由校委会最终决议。”
“至于产学癣以及项目申报、确定,等到基金户第一期资金到位之后,由李校委确定方案,并通报校委会。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资金的募集了,而且李校委已经喊出邻一期十个亿的资金体量,虽然是他主要负责,但这也是北大的事情,上面的领导也在关注。
我们在座的各位同仁也要一起帮忙,尤其是多年教育第一线上来的校委,要多多联系那些事业有成的校友。
你们也知道,这并不是单纯的捐赠,其中蕴含的信托基金的概念,相信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就像李泽沧校委的,百年的企业难,百年的信托就容易吗,但百年的北大、甚至是几百年的北大却一定没问题。”
“大家对这第一个议题还有问题吗,没有的话十分钟后我们开始讨论第二个议题,人事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