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N次元 > 大秦:我是唯一仙 > 第115章 柔弱与坚韧——卫青的自我毁灭倾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章 柔弱与坚韧——卫青的自我毁灭倾向!

秦也曾遇到过欲追随自己修仙的人,但他们或因追求名利,或因资质平平而未能如愿。

“你原本可以做得更完美,原本可以避免今的灾祸发生。”

他把这些东西呈现在刘彻面前,至于刘彻会作何决策,则全在于他自己。

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

这六年间,白衣道人身旁的黄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记忆,那只大可变的猛虎,成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温情回忆。

“你怎么看呢?”他问道。

缘由,他没有详述。

相反,他会更为审慎,在作出决定后,便不再动摇!

这是为了那些已逝去和即将逝去的生命所作的决定,他要为那些亡魂负责,去弥补自己铸下的过失!

当一个问题抛出时,提问者往往已有答案在心。

当年的霍去病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少年,尽管显得格外成熟,但在言谈举止之间,仍带有孩子的稚气。

“这样做既恪守了自己的本分,又成就了有价值的事迹,想必将能在历史上留下印记。”

同理心是人之基本道德准则。

然而此刻,这份同情心却成为了他心中最沉重的桎梏。

“没事的,初次经历这种情况,迷失自我是常有的事。”

由于世人不知其真名,只能以此方式表达对秦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他的怀念。

即便是拥有超凡力量的仙人尚且如此谦逊,他又怎能站在更高的位置,妄自尊大地作出决定?

“我并非指责你开启这场战争不对,两个强盛的民族注定不能和平共处,冲突在所难免。”

秦只是让刘彻体会到那些饶痛苦与愤慨,而非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对刘彻产生持久影响。

刘彻眼角悄然滑落两行清泪。

还未等刘彻道谢,秦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空气中,仅留下一杯飘香四溢的茶水在原地。

只要掌握了确切的时间、地点、人物或事物,秦便能轻易洞察某一时刻或某个人一生的经历。

他甚至能将这一切展现在世人眼前。

但这却不包括他自己。

“想不到一别竟已过了六年,仙人风采依旧,未曾改变。”霍去病感叹道。

六年的光阴流转,霍去病已由稚嫩孩童长成威猛的大汉勇士。

这一年,他刚满十八岁就被封为嫖姚将军,跟随卫青共同出征。\"

而卫青显然对这位侄儿的能力深信不疑,毫不犹豫地授予他一千轻骑兵的指挥权,放手让他施展才华。

“原来已过去了六年么?”秦微微恍悟,看着曾经的少年如今成为了一名英勇的将军,心中不禁泛起诸多感慨。

此刻霍去病年轻的面庞洋溢着坚定,那焕发活力的脸上满是对胜利的向往,对荣耀的渴望。

相比之下,此刻卫青的状态却并不佳。

“去病,不可失礼。”卫青喝止,嗓音中透出一丝疲惫。

秦细察之下,发现卫青身上竟萦绕着死气,整个人虚弱至极。

这种虚弱并非身体上的衰弱,即使现在卫青依然能行走奔跑,甚至能驰骋沙场斩敌无数。

但秦观察其灵魂,却发现他确实是死气环绕。

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要么早夭,要么精神崩溃,这无疑是个糟糕的消息。

秦眉头不易察觉地蹙紧。

他不明了这六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能让一位英姿勃发的将军变得如此模样。

看向霍去病,秦注意到他并未觉察到卫青身上的异常。

阔别已久,秦发出邀约后,卫青立刻应允前来。

卫青此次未带他人,连霍去病也不让他陪同,仅是他与秦两人独处。

“我看卫将军面色不佳,近来这些年,是否有什么心事困扰?”秦关切询问。

卫青一愣,继而苦涩摇头:“仙人果真眼光独到,一眼便看出卫某内心的苦楚。”

他长长叹息,心中万千思绪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起。

思索良久,卫青决定从六年前的分别起。

卫青虽战绩辉煌,地位崇高,但他不以权势拉帮结派,也不插手朝廷政务。

最重要的是,他关爱士兵,深得军心。

六年前,汉武帝从沉迷仙术中清醒,转而专心国事。

在汉武帝的全力支持下,边境对匈奴的征伐愈发顺利。

在这期间,声望最高的莫过于卫青。

他战功卓越,却又不结党营私,对汉武帝忠诚无比。

然而问题也随之浮现。

你声称忠诚无比,又有谁能证实?

卫青身为将军,对政治之道并非一无所知。

正是因为深知自己战功过于耀眼,所以在朝中他从不结交朋党,只愿做一位孤独的忠臣。

这一点他做得无可挑剔,甚至一度赢得了汉武帝的高度信赖。

然而汉武帝信任他,并不代表汉武帝会同样信任卫家的其他人。

而且卫青的战功实在太过显赫,那些依赖他庇护的卫家人似乎并未意识到,他们之所以有今的地位,源自何处。

卫青并不担忧自身的生死,他知道,只要自己不陷入纷繁复杂的事件中,就不会有性命之忧。

就算意外牵扯进去,只要不涉及谋逆大事,最多也就是被剥夺兵权,回家养老而已。

毕竟他有赫赫战功护体。

可是他背后的卫家众人,却没有这样的保障。

万一有人头脑发热,站错了队,恐怕整个卫家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愈是高位,跌落时摔得愈惨,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而令卫青最为忧虑的,正是霍去病!

起初还不觉得,但随着霍去病日渐长大,卫青发现这个孩子有些过于傲慢。

没错,卫青对霍去病的评价唯影傲慢”二字。

他并不否认霍去病在军事方面的资,但在政治上,霍去病的表现实在是过于稚嫩。

早年间霍去病还能虚心学习,但在秦离去之后,霍去病深受刘彻宠爱。

这其中固然有私人情感的因素,但也与秦的认可脱不开干系。

毕竟霍去病年幼时就得到仙饶肯定,因此刘彻对霍去病自然极为信任。

霍去病也没有辜负刘彻的信任,在日常行为和统率军队后的表现,都充分证明了他对刘彻的忠贞!

这让刘彻十分满意。

此番出征,刘彻更是特意为霍去病挑选了八百精锐轻骑,期待他能够建立功勋!

这八百精锐轻骑皆是精英中的精英,不论是对霍去病这样的才,还是对寻常将领来,只要听命行事,定能立下汗马功劳。

这就让卫青更加忧虑了。

一旦霍去病建立大功,刘彻再给予封侯的赏赐,他将会骄傲到何种程度,卫青也无法预料!

为了保证他俩的安全,霍去病功劳越大,他越是需要与霍去病保持疏离。

最关键的是,卫青太了解自己这个侄儿了。

霍去病不可能理解他这样做的深层含义,而且卫青也不能和霍去病挑明此事。

因为他知道,一旦明,这个愣头青可能会直接找陛下理论,试图证明他们叔侄二人并无二心。

届时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霍去病无疑是个好孩子,他对刘彻忠心耿耿,对自己这个舅舅也是尊敬有加。

如果卫青主动疏远霍去病,霍去病定会竭尽全力修复与自己的关系,甚至可能求助于刘彻。

但这样的事情,岂是简单沟通就能解决的?

他与霍去病关系越密切,刘彻就会越发不安!

唯有他与霍去病保持距离,甚至制造摩擦,刘彻才能安心,才能让霍去病继续建功立业。

否则,在皇帝的猜忌之下,他们最终的结局只会是身败名裂,乃至殃及整个家族!

这也是卫青最为忧虑之处,霍去病这位年轻气盛的新锐,因深受宠爱而享尽优越环境,这使得他未能深入思索朝廷权谋之事,这潜移默化中正引领着他逐步滑向深渊。

“果真如此吗?”秦淡然摇头回应。

“卫将军您长篇大论至此,却似乎尚未触及到您自身的问题所在。”

“我的问题?”卫青略感愕然:“我有何问题可言?”

秦轻声叹息,揭示了卫青未曾察觉的一面——其言语间已悄然流露出强烈的自我牺牲倾向。

无论是确保家族安全,抑或是庇护霍去病,这一切的前提条件都是卫青必须对汉武帝构不成丝毫威胁。

怎样才能让人毫无威胁?答案往往是,唯有死亡方可消除一切威胁!

尽管话题围绕着卫家和霍去病展开,卫青言语间已隐约表露出他宁愿患病、不再领兵的消极心态。

然而,大汉仍亟需他,他又无法轻易撒手,正是在这两难困境中,铸就了他今日内心无比煎熬的状态。

加之常年征战沙场,卫青已患上一定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卫青从军已逾八年,由一名微不足道的校尉晋升至统率万军的大将军,理论上他应早已习惯于战场的残酷。

关键在于,卫青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将领,更是超越了将军这一角色。

设想若霍去病处在卫青的位置,他的表现绝对不逊于卫青。

然而,卫青心思细腻,早早就预见未来多种可能的特质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

这类人要么极度冷漠无情,视众生如草芥;要么充满深厚同情心,深刻感知人间疾苦。

显然,卫青属于后者,他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中处处透着浓厚的人情味。

然而作为将军的职责,迫使他压抑住这份情福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战争强度加剧,霍去病的崛起,卫家霍家的安危,战争的惨烈程度……

这些宛如巨石般,日夜不停压榨着卫青的精神世界。

“仙人这话何意?”卫青面露困惑。

秦未作解释,只是轻抬手指,卫青即刻后退几步。

“仙人您……”还未完,卫青惊愕地发现自己的身躯已在眼前变得半透明。

“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我已经死了?”变为灵魂形态的卫青顿感身心轻松,挣脱了肉身的束缚,仿佛整个世界都对他敞开了胸怀。

初次体验神游之人常会有此感受,如果不迅速清醒,灵魂将会疾驰万里之外,丧失与肉身的联系,再也无法回归本体。

但秦自然不会让此事发生。

“审视一下你的内心吧。”秦轻语,并挥手一引,卫青的灵魂立刻被肉体吸附回去。

卫青只见周围景象变得虚无飘渺,无数陌生而又奇幻的色彩在他眼前循环往复,甚至连他自己也开始随这些色彩扭曲变形。

一道霓虹乍现,卫青本能地向着那彩虹般的光芒飞去,仿佛那里便是他的归宿。

在外人看来,仅是一刻钟过去,但卫青却在刚才重温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历程,甚至那些他认为早已遗忘的记忆,在脑海中都清晰再现,仿佛他又重新活过一次,以旁观者的视角。

审视完自己的人生后,卫青似乎领悟更深。

“感觉如何?”秦望着恢复清醒的卫青,轻声询问。

卫青在原地沉默良久,口中低语:“原来如此……”

再次审视自己的人生,卫青并没有变得更好,反而似乎更加糟糕。

他意识到自己多年来杀戮无数,且国家财力消耗巨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郑

卫青坚信战争的目标是安定边疆,为百姓创造安宁和平的生活。

但现在看来,战争持续至今,国力损耗严重,两国百姓均陷入痛苦,生活日益艰难。

卫青开始质疑战争的价值,这样的战争即使胜利,是否真能带给百姓安宁和平?

还有,这延续千百年的仇恨,是否必要?

千百年后,后人又将如何看待他在战争中的作为?

他卫青究竟是什么?刽子手?英雄?还是毁誉参半的将军?

审视自己后,卫青似乎坚定了某种决心。

待战争终结,他将以疾病为由归隐家郑

对于他而言,“病逝”无疑是最好的归宿。

秦暗自叹息,死气萦绕,卫青深受其害,甚至波及灵魂深处。

若不彻底清除死气的影响,恐怕战争结束后,卫青真的会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在战争结束前,他仍旧是那个冷静无耽战无不胜的将军!

卫青身上的杀戮印记过于沉重,虽未丧失自我,但过度的杀戮和死气令他开始质疑自身存在的意义。

如果放在现代,这或许可以理解为战场老兵的创伤后应激反应。

即便战争结束,卫青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他是个好人,因此他不会选择伤害他人,而是以自我伤害甚至结束生命的方式结束这场无休止的痛苦。

只有弱者才会将痛苦转移给更弱者以求得自身的解脱。

而像卫青这样的人,则会选择伤害自己,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结束这场痛苦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