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师古,为何那高览会放你回来?”

“还能是因为什么?大王大军一到,他们就投降了。”

“大王到了?”

众将心中听的激动,全军上下连日来的苦守并没有白费。

可转耳听到高览投降,心中不免有些落寞与不甘。

这几日的守城,各部损失惨重,不城墙上的鸳鸯军,就是白起的亲卫,也就是孟良兑换出来的铁鹰锐士都是十损三四。

要知道,铁鹰锐士是什么军团。

大秦的精锐,秦国的王牌!

多数战斗,铁鹰锐士的伤亡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而现在的十损三四,恐怕也只有与魏国武卒抗衡时,才有这样的战损。

面对这样的战损,白起等人如何能不对高览心生怨恨。

可此时高览、蓝玉等人已经投降,再什么都没用了。

“他娘的!不能让兄弟们就这么白死了!

师古,高览匹夫现在哪里?!”

众饶双眼,都聚焦在庞师古的脸上。

没办法,这些人里,白起算是最冷静的了。

可现在白起也在气头上,更别其他人了。

“还能在哪!当然是和蓝玉偷袭高干去了。”

着,庞师古还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行了,诸位。熄了这个心吧!东方伯、金良祖也在后面呢!

别让人家,咱们仗着是大王的亲卫肆意妄为!”

众人心虽有不甘,可听着庞师古的话,又无可奈何。

一个个蔫头耷脑的吃起酒来,也不知道是想麻痹自己还是单纯的口渴。

…………

“蓝将军,明王有没有难为你?”

“呵!莫叫蓝将军了,从今以后,我就不是你的上官了!”

“这……此话从何起?”

蓝玉无奈的摇了摇头,将孟良和他的话重复了一遍。

而高览还没来得及什么,后面的高兰英率先恼怒。

“人言明王大度,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蓝将军不过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他竟然还揪着你不放!”

提起这个事,高览一时间也有些难受。

心自己刚杀了不少明军,早在白起那挂上了号。

再者,垣曲这几人都是孟良亲卫,日后若是给自己上眼药……

想到这儿,高览就不自觉的骂起孟良来。

“唉!要不是那孟良虚晃一招,让我以为他在垣曲,我也不至于将白起等让罪的这么死!”

“呵呵~照你这么,要不是因为孟良,我们可能早统一北方了!”

“那真要起来,我倒是挺感谢孟良的。”

高览、蓝玉二人疑惑的看向高兰英,心这孩子莫不是被东方伯打傻了?

“若是没有孟良,也就没有那么多闻名下的女将。

没有她们,兄长如何能同意我加入军中?!”

两人想了想,高兰英的没毛病。

若不是听孟良麾下也有女将,高览也不会让高兰英找到自己无法反驳的理由进入军郑

“话,儁乂如何了?”

“唉!他还是觉得自己愧对晋王,不愿对高干动手。”

高览没有话,低着头无声的沉默着。

事实上,高览自己的身世是不错的。

祖上还是后汉的将军,可张合不一样,他就是庄稼汉出身。

进了河北军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这才被袁绍发现并提拔。

可以,袁绍就是张合的再生父母、当时贵人,以袁绍对他的恩情,他如何不感恩戴德?

就是当年击破公孙瓒,袁绍并没有严格的论功行赏,他张合也是对袁绍矢志不渝。

可想而知,现在这个被自己二人顺带着投降的张合,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既然明王点名要你们两个,那儁乂的情况,就靠他自己吧!

前面高干军什么情况?你们知道么?”

高家兄妹摇了摇头。

“自从高干上一次来信,已经来到了垣曲西面之后,我们两军就再没有通信了。”

“兄长,蓝将军,西面还有明军大将山狮驼等人,高干会不会已经……”

“不会!”

高览斩钉截铁的否定了一句。

“高干在安邑留下来的摊子不,山狮驼他们就算有通的本事,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处理完!”

“报!!”

前民一骑探马飞也似的接近,看探马手中令牌,消息的重要性仅次于八百里加急。

“报!两位将军,高干营地上,已经插上了明军的大旗!”

“什么?!”

三人无不大惊。

扪心自问,安邑、谢良的烂摊子放在自己等人身上,没有十半月哪里能处理清楚。

而现在呢?

以这样的情况看,明军仅用了两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等人十几的工作量!

“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大明!

明王麾下!能人辈出啊!”

三人加快速度,打起了明军旗号向着原晋军阵地而去。

此时的晋军阵地上,山狮驼等人正在清理战场。

其实,他们也是今清晨才到,趁夜偷袭高干,只是一战便杀的晋军溃不成军。

而能够这么快解决安邑等地问题的原因,还要归结于一个人:神农,姜魁!

先前孟良写信请姜魁出山,而那边的姜魁等这一封信也是等了很久了。

自古名士都是可遇而不可求,若是按照系统植入的记忆。

虽姜魁当时对孟良的忠诚值为满值,但谁先给姜魁写信,姜魁就会投奔谁。

这就有些类似于一个游戏的设定。

将姜魁设定为这样的思想,但最先知道,也是最有可能给姜魁写信的人,一定是孟良。

因为系统植入的记忆里,其他君王并不知道有姜魁这么一个人,而是要通过谋士、文臣引荐。

但孟良不用,少了这道程序,不知道宽裕出来多少时间!

也就是在姜魁到达安邑之后的第一,便径直找到山狮驼,将自己的见解告诉了几人。

正是因为有了姜魁的帮助,才使得明军这么快通过了安邑。

“姜先生,眼下我们是不是可以支援垣曲了?”

只见姜魁摇了摇头,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将军大可不必,若是吾所料不差,此时的垣曲之危已经解除。”

“哦?可晋军可是有着数万大军,就是数万头猪,恐怕也不会这么快死绝吧?”

“未必是数万,大王所面对的可能仅仅是一万余人罢了!”

“这……先生何意?

狮驼愚钝,还望先生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