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欲飞上,掌控风云雷电。
考生们都明白,皇上是在问他们,怎么才能飞上,怎么才能掌控风云雷电。
如果从破题的角度来看,这个题目很简单,就字面意思,一眼就能看明白。
问题,飞上,掌控风云雷电,可能吗?
八股文可不是光破题就行了,后面还得论述呢。
这个怎么论述?
问题,就算不知道怎么论述,那也得绞尽脑汁论述一下。
这年头可没人敢交白卷。
开玩笑呢,交白卷,你蔑视谁呢?
蔑视主考官,把你功名革了。
蔑视皇上,那是欺君,直接卡察!
一众考生那是眉头紧皱,想尽办法在那里作答,很多人都错把笔头当笔杆,咬得满嘴的墨水。
怎么飞上呢?
有人想到了风筝。
有人想到了孔明灯。
甚至,还有人想到了鸟。
更有甚者,还有人想到了火箭。
当然,他们想到的火箭并不是后世那种火箭,他们想到的火箭就是冲炮,可以算做烟花的那种。
不过,他们都认为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在胡袄!
还有什么掌控风云雷电。
这题怎么答呢?
你以为你是神吗?
还掌控风云雷电!
当然,没人敢这么答。
大部分考生都在用讲神话故事的方法作答。
没办法,他们就在神话故事里面看到过这个啊!
三时间过去了,所有理科考生都如释重负的离开了贡院。
他们脸上那基本都是如丧考妣般的表情。
唉,皇上这题出得,简直让人想死啊!
当然,也有个别考生满脸兴奋之色。
不过,大家都认为,这个别的考生大抵是考得神经病犯了又或是疯了。
这种题,做完之后还满脸兴奋,那不是疯了吗?
那么,会不会有人真懂这些呢?
实话,泰昌都没抱什么希望。
他出这题的主要目的还是让考生认为,飞上掌控风云雷电是不可能的!
然后,他又在殿试的时候示范一下,人真能飞上。
这样,他就能让考生觉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这样,他就能让这些考生去钻研怎么掌控电了。
白了,这一次他的主要目的就是选拔一批人才出来搞电!
他要在有生之年把电机搞出来,这样大明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当然,他也希望有奇才出现,能真正懂这些,那搞起电机来就简单多了。
那么,到底会不会有这样的奇才呢?
会试之后,他便忍不住来到贡院之郑
这会儿大明官员可不是一般的多,贡院也不是一般的大,交通那也方便的很。 所以,徐光启直接招来了两千多名誉录手专门负责抄录试卷,每人抄录十人份的试卷,抄完就回去。 另外,他还招来了两千多名阅卷官,也是每人细细查阅十位考生的试卷,写下详细的评语,评出个优劣来,然后走人。 这样一来,阅卷速度就快了。 他也不用担心会有人作弊,因为弥封官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试卷都是五军营将士负责分发和收集的,而且,誉录手和阅卷官也有专人盯着,就如同盯考生一般,根本就没法作弊。 泰昌站在明远楼上,看着那些如同考生般被关在号棚里抄录和查阅试卷的官员,不由连连点头道:“子先,你这办法不错,两万多考生,几十万份试卷,估计几时间就能查阅完,而且不会出一点问题。” 徐光启连连拱手谦虚道:“皇上不是要革故鼎新吗,微臣觉着,反正这会儿召集附近行省的官员来京城都不需一时间,便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他们其实不用耽搁几时间,如果勤勉一点,一就完事了。” 我的,一时间把两万多考生的试卷查阅完,太牛了! 泰昌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厉害!” 唉,厉害什么,最终还不是我们这些人受累。 徐光启忍不住摇头叹息道:“皇上过誉了,其实他们也只是初阅而已,为了避免遗漏,我们还得仔细看看他们的评语,并且抽查一下试卷,看他们的评语是不是中肯,这个估计还得花费几时间。” 这就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以前查阅上万考生的试卷都需要二十余时间,而且大家还累得要死。 泰昌想了想,随即提议道:“你还可以召集在京官员把试卷复阅一遍,然后挑选出大致三四千人来供你们最终定夺就行了。”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皇上,微臣的这个就是复阅核查,不过,微臣让他们挑选出来的是四千余人,大致是五选一,然后我们再二选一。” 很好,既然你都想到了,那就没什么好的了。 泰昌立马挥手道:“走,我们去看看,这届理科考生有没有什么奇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明还真有这样的才! 他们才刚走进聚奎堂中,毕懋康便拿起一份试卷,兴奋的迎上来,满脸激动道:“皇上,我们发现一位绝世才!” 绝世才? 不可能吧? 毕懋康都是绝世才,这考生得有多厉害? 泰昌接过试卷细细一看,整个人都愣住了。 盈地间皆物也......,器固物也,心一物也......,通观地,地一物也,推而至于不可知,转以可知者摄之,以费知隐,重玄一实......,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 物有其故,实考究之......,推其常变,是曰质测......,智士推之,端几至精,历、律、医、占,皆可引触,学者几能研之。 这文章开头的其实就是物理,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类推和试验的方法推测出其原理来。 紧接着,这位考生便论述了怎么飞上。 他认为上和飞是两个概念,并且举例明了,火箭和孔明灯就能上,但是不能飞,风中的飘絮却能不断在空中飞舞。 他认为,上必须有向上的推力,飞也必须有动力。 紧接着他又将两者合二为一,描述了鸟能利用风力飞上! 他认为,人要想飞上,必须有足够的动力,能克服人自身的重量。 而这个动力必须是可控之风! 这不就是空气动力学的雏形吗? 最后,他总结了一句,飞上是有可能的,只是需要参考孔明灯、风中的飘絮和飞鸟等实物,不断推理,不断试验,应该能找到飞上的办法来。 紧接着他又用五行原理论述了各种产生风的方法。 而后,他又引出了,他认为,风云乃是气,是风征,是雨征。 也就是,掌控风云就是掌控气。 而这气又和南北之差和寒暑之差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需要长时间的观测、推理和试验才能掌控。 总之,掌控风云也不是不可能的。 至于雷电,他认为是太阳之气升于云中而为云中阴气所束,太阳之气属火,而云中之气属于水,水火不容,故而激烈相争,发出震之声。 这个同样需要不断观测、推理和试验。 不过,他认为掌控雷电的难度有点大,因为产生雷电的地方是空,很难上去观测。 这个当然有点不对,不过,也不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其实雷电就是空中两团或者很多团云相对运动,剧烈摩擦而产生的。 或许,因为无法近距离观测雷电的产生,他才会做出如此判断。 总之,这个人绝对是个绝世才。 这年头,这种有限的认知条件下都能想出这么多的东西来,不是绝世才是什么? 泰昌认为,自己都不如人家。 毕懋康、宋应星和王徵等人也认为,跟人家比起来,他们都差得远! 那么,这位绝世才到底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