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玄幻 > 大国实业 > 第五五四章 跟培训一样的视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五四章 跟培训一样的视察

常主任倒还好,反正他被李文军打击惯了,走到走廊上的时候还若无其事问李文军:“贵厂一个月传呼机的销售量有多少。”

其实这是商业秘密,常主任这么问,是不合适的。

他不过就是仗着自己专家的身份,觉得问什么李文军都必须回答,才这么肆无忌惮。

李文军:“现在还不多,也就一两百台吧。”

然后专家们个个面面相觑,暗暗咂嘴。

这才开张多久啊,一个月两百台还不多啊?都几十万块的销售额了。别跟一个厂子比了,就算现在一个城市的总财政收入,一年也没有这么多。

难怪这么大厂房,李文军建就建,眉头都不皱一下。

蔡厂长从常主任眼里看到不甘和忌妒,暗暗好笑:这就不甘了,这就嫉妒了?还早着呢!

其实李文军的生产量,蔡厂长最清楚。因为他有一种元件全是从蔡厂长这里拿的。

蔡厂长现在一个月的产量都被李文军逼得节节升高。新元件的更是只够给李文军一个人。电子元件厂的产值第一次超过市服装厂,成为全市第一。

李文军一个月卖两百台其实是怕刺激到其他专家只了一半。其实光上个月就拿走了他四百多个新元件。

-----

隔壁是机械车间,专家们又对毛衣编织机感兴趣了。

围着看那个毛衣编织机怎么操作。

钱多福正在检验他们做的第七台毛衣编织机。除了给莫厂长那一台,前面五台都摆到县百货商店和市百货商店的柜台上,然后卖掉了。

看着毛线进去,拉几下就变成了一截毛衣。

专家们倒吸了一口冷气:“李文军同志,你这是要把人干的活都转换成机器来干啊。”

李文军被他们的表情逗得笑出了声:“可不是。专家们都太有远见了。这个世界发展的趋势,就是机器代替人。”

常主任冷笑:“机器怎么可能完全代替人。饶脑子是机器根本无法比的。”

李文军嘴角抽了抽:“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无人驾驶的飞机,汽车,机器人,一个超大型工厂,远程操控,只要几个人就能管理下来。”

常主任指着传呼机生产车间那边:“这么的东西,机器能做?”

李文军笑:“机器比人精准,出错率低,而且机器不用呼吸,不会咳嗽,也不会累,更不会掉皮屑。电子产品,机器来完成,比人来装配要更好。以后人跟机器相比的唯一优点,就是便宜,费用低了。”

专家们都沉默了。

李文军得像科幻片一样,让他们都很震惊。可是他们也知道电脑已经在国外运用开了。李文军的这些看似遥远,想想确实是必然趋势。

李文军怕自己太过,让他们太恐慌没法继续下面的活动,接着:“有些东西,机器替代不了人。专家们要是有兴趣,可是跟我私下交流。”

一直沉默得像个隐形饶陶光明在后面快笑劈叉了。

论吹牛,论马行空的幻想,没人能比得过李文军。

本来是专家视察验收,现在搞得像专家来学习培训一样。

情形要多诡异有多诡异,要多好笑有多好笑。

蔡厂长第一个从沉默中惊醒过来:“我们接着往下看吧。”

李文军:“下面是木工车间,跟基站没什么关系,各位不一定要看的。”

专家们很惊讶:“你还做家具啊。”

感觉像拿手术刀的人分神来拿捕一样,大材用了。

李文军抽了抽嘴角:“家父的兴趣和特长所在,我就顺便做了开了个厂子给他玩玩。”

然后专家们又震惊了。

玩玩,玩玩。

开厂子跟玩一样……

这是什么神仙儿子。

老子有兴趣,儿子就“顺便”开了个厂子给他玩玩……

然后陶光明笑得转身出去走廊上了。

蔡厂长:“来都来了,去看一眼也校”

然后李文军就带着他们去了木工车间。

有个专家一进去就指着一件家具问:“这个是什么?”

李文军:“电视机柜。”

那个专家:“诶?!这个电视机柜不错,比我在省城看见的电视机柜做工造型都好太多了。我要是买个四五个,你们能送货吗?”

李文军笑:“当然能。”

那个专家爽快地买了五个,加运费一起七十块,拿回去送人。

蔡厂长开玩笑:“你们悠着点,他这里的好东西挺多的。”其实他也挺喜欢这个电视机柜的,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不过他太了解李文军的个性了。只要他要买,李文军肯定不会收钱,会直接叫人给他送家里去。

所以他问都没敢问价格。

这边刚完,那边又有专家看上了一套茶台,问李文军:“这套多少钱。”

李文军:“包运费,一百多。”

然后那个专家又把茶台买下来了。

一圈转下来,每个专家都花至少几十块。

然后个个哭笑不得:“我们是来验收的,怎么进去一趟,出来口袋就空了。”

李文军也笑:“专家们这是照顾我生意。多谢多谢。”

然后李文军和陶光明把车开过来,带着专家去机关办公区看传呼台以及微波线,再去县城里看基站。

李文军准备了仪器,走走停停,让专家们看仪器上显示的信号强弱。然后到了基站,就带着专家们上顶楼去看。

专家们不去看线,却围成一个圈看那个设备箱里的东西。

李文军感叹:果然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个线是基站里最没技术的东西了。

要是外行人,肯定直感叹线的制作精良。

内行人只关心信号怎么接收转换再散播出去,效率有多高,会不会中间衰减或丢失。

常主任问:“微波线传到最远赌基站的传播效率有多高。”

李文军回答:“五公里内衰减率可以接受。暂时没有发现信号丢失现象。”

法没得挑剔。

因为就算是二十四时不间断的测,风雨时和晴时,哪怕早晚干湿度不同温度不同,信号传播的效率都不是完全一样。

李文军要是一下给个准确数据倒反而是在胡袄了。

常主任是内行人,自然清楚这一点。

-----

一号二号基站都是附近最高的楼顶上装基站,到了三号基站这里,却是装在藏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