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历史 > 三塑强汉 > 第311章 奇袭成皋(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1章 奇袭成皋(1)

其父为其取名为“辰”,就是希望他日后如龙,光大邓氏。辰龙,辰即为龙。

他加入护民军后,认为“护民”二字,就是其先祖邓奉的志向,于是便将自己的字改为“护民”。

他也果然不负其父的心愿,在训练中,成绩突出,而且在对抗演习中,花样百出,几无败绩。

而自从赵谦接管监察司之后,两个山地师都是群龙无首。于是,蔡成考察一番后,就把他特战队中调出,去任山地二师的师长。

他也不负蔡成所望,仅仅一年时间,山地二师的训练成绩,就盖过了山地一师,成为护民军步卒中的头号主力师。

只不过当特战队奔袭丘力居王帐、又于卢龙塞围歼三万乌桓精骑,立下大功后,邓辰真后悔调到山地师当师长了。

他带着山地二师,从头到尾,都没捞着一仗打。

哪怕是管子城下,于禁只是让山地一师去偷袭山谷口,而管子城下的突袭,全是其他几个师打的,山地师就守着山谷口一直在看。

所以,这次奔袭华雄和公孙瓒的近两万兵马,可算被邓辰捞到机会了。

邓辰内心中暗暗发发誓,这次一定要打得漂亮,绝对不能输给特战队。

要,家族传承还是极为重要的。

护民军中,名将之后还真是不少。

可为什么是邓辰而不是白绕率军追击呢?

因为白绕骑马都追不上山地二师。

在平原地带还可以,一旦进入山地,山路崎岖,为了保护战马,骑战马还真不如步校

所以古代的将领,在进入山地之后,多数时间都是下马步校

进入山道之后,白绕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刺激真是太大了。

他发誓,就必须要在各个方面以山地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样要求弓弩军。

要知道,长途奔袭可不是山地师的专利,往往还需要弓弩军的配合。

白绕哪怕已经年满三十,可他从此苦练不辍,最后还真达到了山地师的每一项标准。

不过,他也因此在身体里留下了暗伤,不到五十岁就不得不退役,加入了治安军。

这是后话。

邓辰看到华雄进入虎牢道之后,仍然没有马上猛扑上去,而是调一个团,负责封锁虎牢道,然后稳步向前推进。

而他却率领另外两个团,进入右侧的大伾山中,准备奇袭成皋城。

翻山越岭,可是山地师的拿手好戏。

他们每个班都有一套攀崖器械,别一般的高山,哪怕是三十丈的悬崖峭壁,也阻挡不了他们的脚步。

而那个负责封锁虎牢道的团长,马上布置砍树。

山地师没有随身携带拒马,那就现场制作。

野战器械师的拒马,虽然已经采取了减重的措施,都用的是合金,可如果让步兵携带,还是显得重了。

如果用马车驮运,速度上又赶不上山地师。

所以,蔡成让山地师人人都带着一把砍刀,既可以当成兵器,还可以在深山密林中开路。

当然,他们也都学习了如何用树木快速制作拒马。

木制拒马虽然不如金属制的拒马结实,可在山道上,可就太管用了。

只要把它们钉在山道的地面上,不用多,每隔一丈,钉上那么两三个,就可以阻挡对手的快速冲击。

只要对手的冲击速度慢了下来,就是山地师用强弓劲弩点名的时候。

特战队都是神箭手,山地师并不比特战队差多少。

在敌军陷入拒马阵之后,对于山地师来,那已经不再是活靶子了,个个都是死靶子。

有人敌军完全可以用盾牌挡箭,然后在拒马阵中缓慢推进。

你以为蔡成想不到这些吗?

所以真要敌军有盾牌,除非是能遮掩全身的大盾,否则山地师才不会射他们的盾牌呢,哪里露出来,就射哪里。

他们甚至学会了躺在地上射箭的本事。

山地师嘛,在高山密林中,各种射箭的姿势,恐怕都用得上。

邓辰率领两个团和自己的亲卫,入山之后,才知道大伾山的险峻。

峡谷倒是挺多,可都是断头峡谷,根本就没路。

没路就只能翻山。

可翻山的过程中,随时会遇到崖壁。

这崖壁有多高,也谈不上,最高也就是将近二十丈。

可既然是崖壁,自然是壁面太陡峭。虽然没有达到如“下第一险”的华山那样几乎直上直下,可至少也有六七十度的坡度。

这时,山地师的装备就发挥作用了。

什么勾竿、飞虎爪、各种粗细麻绳、固脚木钉……

所以,邓辰他们已经不是翻山越岭了,而是飞崖走壁。

邓辰想到,洛阳战役之后,他一定要大帅派人来,详细勘探掌控区域内的山区,以制作详尽的作战沙盘。

在山地里行军,不仅要翻山越岭和飞崖走壁,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到水源。

没有水源,哪怕身上带着足够吃五的干粮和肉干,在大山里也坚持不了五六。

当然,蔡成曾经传授过他们在深山密林的生存技能,比如如何采集露水。

可如果能有合适的水源,谁愿意去采食露水呀。而且露水又能采集多少?最多能保证不会干渴致死罢了。

如果有详尽的作战沙盘,就可以规划出一条在深山密林中穿越的道路。那样,速度也会快上很多。

不过,邓辰不知道的是,华雄军虽然走的是山道,可速度并不比他们快。

为何?因为他们走不动了。

他们从旋门关撤离之后,急行军赶到偃师,又从偃师到轘辕关下,再从轘辕关急行军赶往旋门关,早已经疲惫不堪。

华雄无奈,只能让他们休整了一夜。

除华雄向前后派出的斥候之外,其他所有士卒,都足足睡了六个时辰。

哪怕是此时寒地冻的,在六个时辰中,竟然都没有人被冻醒,可见他们已经疲劳到什么程度了。

不过,好在华雄有经验,让自己的亲卫轮流值班,为各个火堆添加柴火。

否则的话,这五千将士,不仅全部会被冻伤,而且至少冻死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