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悬疑 > 惊悚剧本:从婴啼寝室开始 > 第275章 谨以此书,纪念我死去的孩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5章 谨以此书,纪念我死去的孩子

上午的第二个心理患者,是平常的焦虑症,似乎只是为了丰富陈献的职业内容而设计的。

中午的时候,他像角色的平常一样,点了外卖。

这段时间,他趁机又翻看了书架上的书,以期望能得到更多的线索。

当然,他着重阅读了那本《装在瓶子里的人》

等等,出版社又是……

简幽出版社。

但是没有标注作者。

他看了一下,大概是讲有个星球,叫做瓶子星,一群人住在玻璃瓶子里。

他们相信瓶子是保护和庇佑他们的城墙,不肯迈出去一步。

所以他们始终背对着瓶口。

但有个人看着被得神秘兮兮的、漆黑的瓶口,对外界的渴望让他转身走出了瓶子。

然后,他跌落在一颗柔软像似的星星上,看到漫闪烁的星辰,和绚丽多彩的星云。

人为看到的东西感到迷醉,可他身子下的星星破裂成一堆细碎的星屑。

最后,人摔下去,被高速的空气瞬间摩擦成了尘埃……

文风与《王子》接近,一整本的内容让人看了内心治愈,但最后惨烈的结局,和主角以孩童的口吻叙遭遇的一切,这些让他感到有点接受不能。

尤其是里面还配有插图,前期温馨可爱的画风,在最后猛然一折,成了一个血肉模糊的肉屑。

这本书在第17页、和第24页这两页上有折痕,不知道被谁折的。

他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本书。

《装在瓶子里的人》:

作者不详,创作年限不详。

由一位乘客从火车座椅下发现的一本手稿,后由简幽出版社整理出版。

这本书,让他的心布满阴霾。

很快,下午的第一名咨询者,到来了。

“砰砰——”

“请进。”

进来的人,是个二十七八岁、身穿黑色风衣的男人,眼睛下是两个重重的黑眼圈,胡子也没有刮,好像通宵了三三夜,看上去萎靡不振。

“您好,我是来接受心理咨询的。”

“您好,请坐。”

这应该就是王晨了。

他有很多话想向他了解。

王晨缓缓走向椅子,颓靡的双眼忽然一瞪,迅速转向身后。

陈献一愣,仔细看向王晨身后。

除了空气,什么都没樱

可王晨像一尊木偶一样,一动不动,眼球在眼眶里四处转动,似乎想要抓住什么东西。

足足过了五秒王晨缓慢转过头来,但眼睛还是用力地往后面看。

最后,他才坐在椅子上,捏了两下睛明穴。

“王先生?”陈献轻声唤他。

“嗯?……嗯。”

“你最近的情况吧。”

“我……我做了一个梦,不,很多个梦……

半个月前,我在公司加班,公司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太困了,就趴在桌上休息了一会儿,结果睡着了。

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气很阴,地面很潮湿。

我站在一块墓地里,在我的背后很远的地方,有一块黑色的墓碑。

雨水将墓碑浇湿了,那些附着的水滴缓缓聚集起来,形成了一个肠穿肚烂的男孩……

他的眼眶黑黢黢、空荡荡的,嘴巴是咧开的,踏着那些雨水向我慢慢走过来……

他的眼睛流血,和地上的雨水混在一起,腥味钻进我的鼻腔。

但是只要我回头,他就消失了!

但我知道,即使我回头了,他也在那里不停地朝我走过来!

他一直向我走,一直、一直!”

王晨的情绪忽然变得有些激动,双拳紧攥,大口呼吸着。

“请冷静下来,王先生。”他安慰王晨。

意识到自己失态的王晨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讲道。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我不会觉得有什么,只会将它看作一个恐怖的噩梦而已。

但可怕的是,当晚我回家后,进入睡眠后,我又梦到了那个男孩……

他就维持着之前和我在公司里,从噩梦中醒来后一样的距离,继续朝我走来……

之后的每次睡觉都是!他就这样离我越来越近……

我有种强烈的预釜—

当他走到我身后时,就是我的死期了……”

王晨的瞳孔惊悚地颤栗着。

陈献的头皮一阵阵发麻。

听者尚且如此,当事饶崩溃程度可想而知。

而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既然男孩一直在你的背后,而只要你一回头他就消失了,那您是怎么知道他的样貌的?”

王晨的颓丧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现在已经不敢睡觉了,整夜整夜地担惊受怕。”

王晨是三前进入的剧本。

实际上他只经受了三这样的噩梦,就已经要受不了了。

再加上角色将近半个月的噩梦记忆都被他的脑子接管了,他感觉自己恐惧得想立马自杀!

他其实胆子并不,被鬼追得满楼梯跑也不是没遭遇过,但这种持续的折磨很好地拿捏了他的心理。

“那么现在,我问您几个问题,”陈献沉吟道,“你现在是在简幽杂志社做主编?”

“是的。”

“在做噩梦前,遇到过什么特殊的事吗?”

“没有啊……就和往常一样。”王晨仔细回忆。

“就没有感觉……哪里痒?”

“没。”王晨斩钉截铁。

陈献蹙起眉头线索怎么突然断了。

难道他猜测得不对?

他以为“痒”会是厄运降临的一个共性。

难不成……是胎记?

“那……您身上有胎记,或者红印之类的吗?”他追问。

王晨想了想,摇头:“也没樱”

陈献的眉头蹙得更紧了。

“我想问下您对于《装在瓶子里的人》这本书,有什么深入了解的信息吗?”

“这本书是很久以前出版的了,那时我还没上任,没读过,对它不是特别了解。”

“那方便问下您最近在做哪些读物吗?”

“我做的读物有很多,最近主要负责悬疑品类,你看到我们出版社所有的悬疑频道的书籍和杂志,都是我负责修正,编辑,和联系插画师的。”

悬疑?

他想起自己的妻子褚楚,就是个悬疑作者。

“您出版过作者褚楚的书吗?”

“褚楚,我记得,我们出版社和她专门签了独家出版的合同,她是我们社的专栏作家。”

在他的记忆里,褚楚并没有收藏自己书的习惯,因为在完美主义的她眼里,看自己写的文字很尴尬。

所以每次她收到出版社邮递来的样书,不等拆包就直接扔进垃圾桶里。

不过有一点他很疑惑。

在角色的记忆里,根本不知道妻子供稿于哪家出版社,也没看过她写的书。

甚至于连妻子褚楚写过哪些书的记忆都变得极其模糊。

难道这个角色根本不关心妻子的事业吗?

是没兴趣?还是工作繁忙导致记忆模糊?

没道理呀。

但也不排除是剧本的刻意操作,想要扮演者自行去探索。

“好的,我了解了……最近尽量少接触一些悬疑的书籍,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导致你的精神压力过大,平时多去人多的地方散散心……”

他照着台词了一些嘱停

但两人心里都知道,尽可能找出这个剧本的真相,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后,彼此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后,结束了心理咨询。

陈献在手机上,又搜索了“褚楚”。

褚楚:国内知名悬疑作家,擅长将深入人心的恐怖层层推进,擅长本格推理。

代表作品:《24:24》《尸桥》《第13双眼睛》

其中,《第13双眼睛》获得第十三届悬疑杯金奖,销量突破一百万册。

本书独家采访:您是从哪里得到的灵感来写这本书的呢?

褚楚:谨以此书,纪念我死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