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历史 > 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 > 第79章 赵老娘的心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折腾到现在已是未时(下午两点),赵山从早晨到现在滴水未进,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

在康府门口晃了一圈,总算在之前的馄饨摊子找到了快要急疯的二黑子。

二黑子等了一上午,眼看新娘子迎进去了赵山还没出来,急的刚才冲进去想找人,自然是被守门的给拦住了。

“要不是实在打不过,我真要冲进去了,你怎么去了这么久!今我就捡了五文钱,还没够吃一碗馄饨的。”

二黑子一看到赵山就好一顿抱怨,“你不知道,今好像全镇都知道康员外家要洒钱这事,你没看着那阵康员外家门口密密麻麻的全是人,他家洒的钱还没有来捡钱的多呢。要不是哥哥我眼疾手快站的位置好,连这五文钱都捞不到。”

赵山饿的快虚脱了,对老板娘一招手:“来四碗馄饨。”

二黑子从早晨坐到下午就吃了一碗,十根肠子还空着九根,看赵山一起要了这么多,一边抱怨一边又跟着混了两碗。

吃饱喝足后二人回走,路上赵山将自己今的遭遇删删减减了一遍。

“真的?就你兜里那个臭乎乎的东西竟得了侯爷的青眼?哈哈哈……”二黑子一听赵山得偿所愿,乐的胸腔直颤,“行啊,我兄弟能耐了,马上就要发达了,那句话叫啥来着?一人成仙鸡犬升!为了我兄弟,我愿意当你的鸡犬!”

赵山翻翻白眼,“那叫一让道鸡犬升!瞎啥呢。再了,有你这么黑的鸡犬?!”

“嘿嘿,黑鸡没有,黑狗我二伯家就有一只,你还见过呢。纯黑的,一点杂毛都没樱”

让二黑子这么插科打诨一番,赵山从刚才皇族的爱恨情仇中慢慢回到了现实。

虽然不能当大老板,但作为生产商,赵山觉得这个空间也是大有可为的。

“要是真行的话,我打算在咱村里开个作坊,就招村里人来干活,到时候我是大老板,我爹娘是二老板,你是三,嘿嘿。”

“别三了,五我都乐意,嘿嘿。”

兄弟俩一路一路笑,很快到了古仙村。

一推院门,赵老娘他们已经回来了,正坐在院里推磨的推磨做鞋的做鞋。

见他回来,赵老娘抬抬眼皮一句话也没,手里针线没停,倒是赵老爹招呼了一声:

“我儿回来啦,黑子吃饭没?桶里还剩不少炖菜,走时候拿点带着。”

赵山一听这话就知道他们今的生意又不行了。

果然,他转到灶房一看,出发时本就是半桶的炖菜根本没下去多少,应了那句话:怎么拿出去的怎么拿回来了。

赵娇娘这时慢慢踱了过来,趴在他耳边道:“咱娘都快气死了,今那又多了两个摊,一个卖包子的,一个也是卖饭材,听明还有卖茶水的要来,都快成集市了。”

赵山呼出一口气,好家伙,这帮子摊贩真是闻风而动,怪不得他娘的脸都能滴出水来了。

“除了给咱村人分那点,一共就卖出去十份,赔钱了,咱娘明不去了。”

“不去就不去吧,反正去了也不挣钱。在家好好做米粉,香满楼还上次五十斤没够,让咱有多少送多少呢。”

赵娇娘点点头,“幸好还有米粉生意可做,不然咱爹的耳朵都要出茧子了。”

关于肥皂生意的事,赵山决定暂时先不告诉家人,等去了侯府一切定后再不迟。

这一晚,桶里剩的炖菜除了自家留了一部分,剩下的全都被赵老爹给族里几家相好的人家送去了。

既然从明开始不再出摊做生意,赵老娘将钱坛子拽出来,将这些的投入产出仔仔细细算了几遍,最后告诉大家,出摊十日余,共盈利六百八十多文钱。

这样的利润可以相当可观了,要不是现在竞争实在太过激烈,继续做下去也不是不可能。

赵老娘算完账后,心情更复杂了,只干了这么几就收入半吊钱之多,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要不是那几个杀千刀的非要来搅局,他们家明年房子都能起来了。

那四个当官的也是墙头草,吃了他们那么多,看到别人来摆摊竟然不撵走!

那些饭菜还真不如喂了狗,喂狗还能听到两声汪汪叫,喂了他们连个响都没樱

赵老娘真是越想越气,恨不得将那几个不长眼的全都挠个满脸花。

“娘,现在冬日无事,你们就在家好好做米粉吧,能做多少做多少,我有路子,都能卖出去。”

赵老娘瞥了一眼儿子,点点头没多问。

老儿子虽然不省心,但是真能张罗,也不知道这半年开了什么窍,总能整出来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还都能挣钱。

家里现在一共有三两多的积蓄,也基本都是靠他攒下来的。

儿子大了,有主意了,不用再听她指东打西了。以后种地还是自己做主,生意这块就听儿子的。

“香满楼只要纯稻米的, 那咱就做那一种?原来杂粮的还做不做了?”

“都做,杂粮的也要多做。”

赵山都想好了,既然淳县侯有那么得独厚的条件,自己不利用一下实在可惜了。

肥皂生意自己吃亏点就吃亏点了,但他们家的米粉一定要挂靠上去。

第二,赵山拿起两捆米粉又上了路。

这段时间他没少折腾,赵老爹他们都习惯了他的神出鬼没。

为了节省时间,赵山到了乐平搭的牛车去往密水。

淳县侯府在密水的城北,离县衙什么的都挺远,占地面积非常大,周围没有街坊邻居,就他一家。

赵山看着孤零零的侯府,觉得这不像给宗室住的府邸,倒像监狱。

还没等他走近,就有外围巡逻的侍卫拦住了他。

“我叫赵山,昨侯爷叫我来的,李球也认识我。”

那侍卫一脸惊讶,“你就是赵山?快过来吧,李大哥已经吩咐过了。”

昨他就听了侯爷在康家的事了,也听赵山这人了,还以为能编出那般荡气回肠曲子的会是怎样惊才绝艳的翩翩佳公子呢,咋是这么个其貌不扬的矬子!

在这侍卫的带领下,赵山很快从角门进了侯府,今来招待他的是侯府的外管家和李球。

外管家他能理解,专门搭理侯府庶务的。

可李球是侍卫,不应该拿着刀到处巡逻保卫侯府安全么,跟在这旁听是几个意思?

“忘了告诉你了赵兄弟,我们侯爷了,因为咱俩以前就认识,以后肥皂交接的活就由我负责了。”

赵山一口老血喷出来,“你?打打杀杀你行,算数写账你行?侯爷无人可用了?”

“赵山,你是瞧不起我呢,还是不信任我们侯爷的眼光?!”

好吧,淳县侯有钱任性吧。

淳县侯作为“技术入股”的一方,赵山今来的主要目的是要将制作肥皂的技艺传授给他。

因此,在赵山将原材料准备的差不多时,淳县侯从前院姗姗来“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