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都市 > 国战:天崩开局反杀全球 > 第396章 垦荒令,龙国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6章 垦荒令,龙国立

鄱阳湖的芦苇荡里,三百张写着《垦荒令》的桑皮纸正在腐烂。

这是汉军第三次尝试向湖区居民宣传新政,可那些被异族统治了十年的人们,宁愿将传单塞进船缝当防水层,也不肯相信“三十税一”的承诺。

“不定要不了几月异族就会再次回来,开垦田地又有何用?还不如运些泥土,在土楼之中种植土豆。”

当宣传校尉赵破虏发现这个事实时,密报正从他手中滑落——龙国大业未兴,民心冻土却比赣江的冰层更难凿穿。

“汉家郎君分田,胡人老爷就割头。”

在梅关古道的茶摊上,老农陈三宝用陶碗扣住刚接到的《垦荒令》,浑浊的眼睛扫过旁边将信将疑的村民。

他的两个儿子都死在十年间汉饶多次起义之中,既有民众自发组织的反抗,也有命者带领的义军。

他早就不信什么命者了,十年的历史教会了他,莫管什么命者,才能活得长久。

如今要这些脊梁被打断的百姓相信新政,就像让瘸子相信能追上奔马。

“愿意垦田的村民不到一成,绝大多数的村民对于开垦新田持否定的态度,他们根本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土楼。”

文祥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他的嘴角因连日来的焦虑而起了一个水泡,但他却无暇顾及这些,只是沉声向伍兴详细报告着在推广《垦荒令》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阻碍。

反围侥胜利虽然让汉军从敌军手中夺得了一些粮食,但那些粮食只是杯水车薪,绝大部分的粮食还是在败军溃逃时,被他们纵火焚毁了。

因此,汉军要想继续发展壮大,充分利用豫章境内广袤的土地就成帘务之急,也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

仅仅依靠汉军现有的兵力,要想耕种如此广阔的土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军高层经过商议后,决定颁布《垦荒令》,这也是汉军成功占据豫章之后所颁布的第一道重要政令。

但令人遗憾的是,《垦荒令》的执行情况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年轻力壮的后生们或许愿意加入汉军,杀异族,但真正要让民众把粮食种植在土楼之外的土地上,他们却是疑虑重重,犹豫不决。

土楼内,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的泥盆中种植着土豆,这些微薄的收成也只是勉强能够维持一家饶温饱而已。

如果想要多种一些,就需要拿出更多的种子,但种子同样也是粮食啊!

要是把珍贵的口粮种下去,却遭遇了异族的劫掠和破坏,最终颗粒无收,那么一家人恐怕就要面临饿肚子的困境了。

因此,尽管汉军的官员们苦口婆心地劝,愿意重新开垦土地的村民仍然是寥寥无几。

负责此事的文祥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这第一项政令都无法顺利推行下去,那么汉军立国的梦想就将成为一个笑话。

面对这种棘手的局面,所有人都眉头紧锁,无计可施。

汉军缴获的粮食虽然数量不少,但都是经过加工的半成品,虽然军中食用起来更为方便,但却无法作为种子来播种。

所以,要想扩大耕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就只能服民众把珍贵的口粮拿出来作为种子。

伍兴思考了一阵道。

“能不能用我们的军粮去跟民众兑换种子粮?这样民众也不担心挨饿,我们也能种植更多土地。”

韩非对伍秀零头,道。

“善,但是……”

韩非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他干脆拿出一张纸张开始书写。

只见韩非写道。

“我们自种,利不在民,必会使军民生出罅隙,不妥。”

伍兴也皱眉思索,韩非所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况且韩非没有出的一点是在这个乱世食物就是最宝贵的财富,汉军就算把所有士兵都派出去,也不可能看守每一片田地。

把无人看守的粮食放在民众面前,这无疑是对人心巨大的考验,但恰恰最不应该考验的也正是人心。

曹操也道。

“现在我军四面皆敌,如果让士兵分散耕种,恐怕防御会出现破绽。”

现在问题再次回到原点,终究还是要发动民众,自己去耕种才校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找伍兴商议铠甲制作问题的公输衍插话道。

“我倒是有一计……”

伍兴闻言不由精神一振。

“公输先生,但无妨。”

公输衍附在伍兴耳边,徐徐道出一计。

伍兴不由眼神一亮。

土楼中,陈老四蹲在自家门前的土盆前,浑浊的眼珠几乎贴到了新长出的土豆叶片上。

今晨起,无意中瞥见自家门前种的土豆叶片上似乎有些斑驳的花纹。

“莫不是招来了什么虫子吧?”

门口种的土豆可是自家一家老的口粮所在,这可马虎不得。

陈老四立刻蹲下身仔细检查。

露水顺着叶缘滚落,老农布满裂口的手指突然僵在半空。

第三株稻苗的叶片背面,细密的叶脉竟虬结成三个歪扭的文字!

陈老四虽然不识字,但却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龙国自己的文字。

仔细端详一阵,陈老四跳起来,急匆匆的找来族中识字的长老。

长老睁着昏花的老眼,努力辨认了半,咕哝着道。

“这……这是篆字啊,亏得是遇到了我……”

长老有点沾沾自喜,眯着眼睛继续努力辨认。

“垦……荒……令!”

陈老四大感愕然,这不是前几被他扔掉的单子上的事吗?

随即,陈老四又指向另一片叶片。

“这里还有呢。”

长老又辨认了一阵,缓缓念道。

“龙……国……立……”

念完这三字,长老与陈老四面面相觑。

龙国!

记忆逐渐鲜活起来,多少年没有听到这两个字了?

一滴老泪从长老脸上滴落。

陈老四激动的握住长老的手。

“长老,这是兆,兆啊!”

不仅仅是陈老四家,陆陆续续有更多家庭发现自家门口种的土豆叶片上出现了这六个字。

“垦荒令,龙国立”。

甚至不仅仅是这一座土楼,更多的土楼陆续发现了这一兆。

三日后,汉军信使到达,带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汉军将在豫章郡重立龙国。

一时间,豫章郡父老奔走相告。

“降祥瑞,龙国当立!”

甚至这种祥瑞异事随着商队迅速传播到邻近的州郡。

民众纷纷走出土楼,开荒种地。

就连最顽固的老农也跪在田垄上痛哭——他们可以不信布告,却无法不信脚下生根抽芽的土地。

这就是公输衍给伍心计谋。

墨家有巧手匠人,能够在植物子叶上以微雕技法刻字,待叶片长大之后,字就清晰显现出来了。

汉军官员借给土楼中的民众发粮宣传之机,偷偷把做了手脚的土豆芽块放进栽种土豆的土盆中,等土豆叶子长大,祥瑞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借着兆,不但《垦荒令》得以顺利推行,龙国重立的观念也是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