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广场,寂静一片。
偶尔只有微微的风声吹过。
张道:“郭将军,此处就交给你了。”
“是……是!”
郭将军站得最近,亲眼看到这么恐怖的景象,被吓得不轻。
好在他身为大将,胆气过人,又是和张一边的,才没有出丑。
但台下数千人,尤其是金国的人,已经有很多人裤裆里湿润一片。
微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腥自味。
但此时此景,没人在意这些细节。
郭将军道:“牛二,找人来处理这具尸首,先运回襄阳城,让皇上处置。”
“是,将军。”
至于会帝逃亡的四位皇子,张暂时找不到,也懒得去找。
留给安朝大军慢慢去追击就行了。
此时会帝的四位皇子,偷偷地往东北方向逃窜,连国号都不敢打起来,甚至连皇子的旗帜都不敢竖起来。
生怕一竖起国号、旗帜,会引来击和安朝大军的追击。
不打起国号,那就没有凝聚力,无法凝聚民心。
想要重新崛起,基本上不可能了。
从此之后,只能成为流寇。
既然连四位继承人都不要金国号,其他人更不敢抓着不放了。
至此,金国灭亡!
消息像一块外陨石落地,从中都向全下炸开。
刚开始北伐之时,除了安朝内部高层和襄阳军,没有多少人有信心。
甚至吐蕃、西夏、大蒙等国,听金国的号令,还敢给金助力。
没想到张所在的襄阳大军,一路摧枯拉朽,打得金溃不成军。
仿佛金国的铁骑和百万大军,是纸糊似的。
直至灭国,都看不到一次像样的对抗。
反倒是安朝大军一次又一次的战绩,传神乎其神。
到了最后一战!
更是一瞻地磨盘”,一人就将金数十万大军杀得大败,伤亡惨重。
这种战绩,已经超出了下人对“仙人”的想象。
平时流传下来的神仙志怪故事,包括史书上记载的左慈、于吉,无非就是点石成金,牢房难关,砍头不死,八仙过海什么的。
哪里见过一人灭杀数十万大军的?!
战报传回到安朝的襄阳朝廷。
就连已经不怀疑张是仙饶安佑帝和文武百官,都有点不敢相信这份战报。
但郭将军早有准备。
自己写了一份战报,又让徐闻写了一份,还有赵立将军又写了一份。
然后还有金降臣,普通安朝军士等饶口述。
全部汇集成厚厚的一叠,从多人眼中,多个角度详细记载了这一战。
若非亲眼所见,郭将军自己也不敢相信。
张一路来表现的神异归神异,杀伤力确实没那么夸张。
否则,金国就不会有胆量负隅顽抗了。
郭将军也需要别人告诉自己,那不是眼花,那是真的。
反倒是安朝的普通百姓,后来听到最后一战的过程,没有太多感觉。
毕竟之前张已经被演绎得极其夸张。
动不动就是十万兵将,骑蛟龙作战,杀退金百万大军。
如今听到最后一战,居然只杀死了五十万人马,感觉还不如原来的过瘾呢。
等安佑帝以圣旨正式诏告下,金国灭亡,安朝人直接疯了。
无数人张灯结彩,上街庆祝。
街道闹市,彻夜不眠。
无数百姓、士子出来庆祝这一史无前例的大胜。
那些曾经顶撞过安佑帝,骂过张,抵制过徐闻的士子,彻底的心服口服。
平时自己都觉得肉麻的称赞之语,如雪花一般,以各种奏折、贺信送到临安、襄阳等地。
将安佑帝吹成千古第一明君。
张更是在安朝民间,直接神化了。
就连徐闻、郭将军、赵将军、于将军等人,也被无数人成千年难遇的名将良才。
随着金国灭亡,也就意味着曾经失去了上百年的燕云十六州,重归中原之手。
自此,中原大地,仿佛装上了防盗门,终于有了安全福
雁北的燕云九州,本来还未打下。
但连中都都投降了,会帝又死了,剩下四个皇子,没有一个人敢来接收残存势力。
大家别无选择,只得纷纷归降安朝。
负责西路的于江州,从来没有打过这么舒服的战争。
除了开始几个城池有点麻烦外,后面的城池,几乎是望风而降。
大军前进的速度,还跟不上雁北九州投降的速度。
往往于江州大军还未到,就已经有城池的守将迫不及待派人过来递文书,要求他优先过去受降。
生怕受降慢了被误会,一记击下来,那可就冤死了。
随着周边的国家收到消息。
各国开始派使者前来朝拜贺喜。
大理、琉球、高丽等国,与安朝并无冲突,很坦然地派车队过来。
但吐蕃等部、西夏、大蒙等国,因为受金国许诺,参与围攻安朝大军。
此时正忐忑不安,不知安朝接下来会如何对他们。
但不得不先派人过来,好话,探探口风,再作应对。
就连跑到西域的西辽,还是大辽之时,跟安朝多少有些矛盾,但主要敌人是金国。
此时听到金灭亡,也不计前嫌,派人前来安朝贺喜。
无论他们喜不喜欢,接不接受,一个统一中原大地,武力无双的皇朝已经崛起。
他们必然面对,甚至是屈服。
不过,大蒙派来使者,虽然将自己放在下位国,但口气却不松动。
一口咬定在金灭亡之前,已经将燕云十六州长城以北的西京路,割让给了大蒙。
有国书为凭。
此时安朝正在消化金国的城池,连东北一带都没空派兵征讨,就将这事按下不表。
到时候是打是和,是让是收,安朝朝廷了不算。
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张手上。
外面的下热闹非凡,但张却在中都深居简出。
这些消化一个国家的操作,张不懂,也懒得理会。
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整理这些大战的心得上,以及重新检索九重上可使用的资源。
但郭将军和徐闻等人,每坚持过来汇报一下。
看到张每都在,没有飞离开,就感觉心中大安。
有张,犹如定海神针,下诸国,才会服服帖帖。
这,郭将军和徐闻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上仙,有金降臣,他们好像发现了一些上仙要的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