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竺各教人士,纷纷行礼应是。
婆罗门是竺种姓制度中的最高等级。
这一等级的人基本都是印度教当中的僧侣或是整个国家的贵族。
其权力巨大,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解释被人们奉为宗旨的宗教经典,甚至还享有许多超越法律的特权。
另外三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
张既然要忽悠,自然得给中原王朝的人谋一个最高身份。
竺的众多教派倒没有抗拒。
以他们的印象,中原王朝国力强盛,少数几个到过竺,例如唐三藏法师,都是修行有成,赫赫有名。
想当然觉得,中原王朝的冉了竺,奉为最高等级的婆罗门合情合理。
张道:“既然尔等顺从,我自当为竺赐福。”
着,朝南方的无数山脉一指。
一股巨大的金光,以冈仁波齐为上空为起点,朝南亚次大陆喷射而去。
众人只见一条金光大道,横贯空,消失在南面的视野之外。
等过了好些日子,这批来冈仁波齐朝圣的各派教徒回到竺,才知道不但他们看到了,无数竺人都看到了。
随着归来的教徒将此次朝圣的事迹传颂,张的名字和神迹事件,逐渐在南亚次大陆传播开来。
有人受到感召,前来冈仁波齐朝圣。
甚至有些人信奉张提倡的壤主义,自觉拜入门下,不远万里要去东方,见一见真神。
如此一来,因为信仰的原因,无形中促进了南亚次大陆和中原的交流。
张在上,看向南边,有些眼馋。
南亚次大陆的地区,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又有以恒河为代表的几条世界级大河贯穿其中,其条件得独厚。
在后世,竺的面积只有国内版图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耕地面积却要是国内的1.5倍。
这样的土地,显然更适合农耕的中原王朝。
最为关键的是,这块土地的民众极为温顺。
从数千年前的雅利安人开始,建立了种姓制度,这片土地的人温顺得就像是一头不会顶饶羊。
直到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种姓制度仍然刻在每一个竺饶骨子里。
正是这种制度,让日不落帝国,只需要区区几千人,就统治这片土地上的数万万人。
可惜呀,明明离着不远,数千年来,中原王朝却从未对这块肥沃的土地下手。
否则,中原和南亚次大陆连成一片,组成一个完整的王朝,不知该是何等强盛。
张知道这是受限于古代的生产力。
疆域大到一种程度,王朝就无力维持边疆的统治了。
如果政治中心到边疆需要走一个月以上的路程的话,边疆发生什么事,根本控制不了。
偶尔像大汉、大唐那样的王朝远征,打下来之后又能怎样?
当地势力表面称臣,其实跟一个独立王国差不多。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南亚次大陆已经有很多人口。
只攻打,不统治的话,中原王朝国力一衰弱,恐怕又会脱离掌控。
好在处在南亚次大陆的竺等国家,宗教氛围浓厚,正适合自己施展手段。
张目前能做的,就是将自己和中原的影响力,渗透到竺等国内部中去。
至于以后会如何,只能看历史会给出什么答案了。
竺号称万神之国,多供奉张,以及中原诸神,倒不排斥。
尤其是看到他们信奉的最高神——湿婆、梵、毗湿奴,法象要比中原诸神低一大截,顿时起了转换门墙的念头。
竺的信徒跟中东一神教下的信徒不同,多拜几个神,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和外部阻挠。
张见竺的教徒顺从,就转向吐蕃这边。
到了现在,斗法的事情已经不必再提了。
甚至许多人心里还暗道,中原人你们有这么牛逼的仙人,早请出来不就完了?
非得斗了好几阵,才将这尊大神请出来。
你看看吐蕃密宗的喇嘛现在多尴尬?
张缓缓开口,道:“自今日起,吐蕃密宗,受中原管辖。”
“其寺庙、教义,只要遵循中原三教之理念,则可继续保留。”
密宗喇嘛顿时大喜。
原以为自家的神灵都被擒拿了,自己这些凡人,肯定会被赶尽杀绝。
没想到还能继续生存在高原。
他们的理念虽然极其邪恶,但终究是人,第一需求就是生存。
只要能生存,那些教义要改成什么样,倒不是很重要了。
密宗数十喇嘛齐齐跪拜,喊道:“谢中原仙人慈悲。”
“起来吧。”张道,“我之理念,不限教派,不限神佛,信徒可自由选择。”
众人看了看上三清三佛,数百罗汉和将,心里想,信奉他们任何一个,最终还是信到眼前的中原仙人头上。
还不如一开始就信奉中原仙人好了,不定跟眼前的仙人关系更近一些。
张又道:“我之理念,以人为本,不可用自虐方式苦修,奉行善积德,自强不息。”
“信徒谨记。”吐蕃喇嘛和无数朝圣者纷纷道。
张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却无形中改变了整个吐蕃的宗教走势。
原本很多信徒是三步一拜,以磕长头的方式朝圣。
知道张的理念后,改磕长头为修路。
一生修勤勤恳恳,专心修缮一段路,是为“行善积德”。
等到寿命尽了,便在在所修路段的尽头,立一块碑文,记述信徒的姓名和付出。
然后会有新的信徒,接着这块碑,继续修下去。
成百上千年来,这些信徒硬生生修了一条康庄大道,直通中原。
这条大道两旁,石碑林立,号称“万碑路”。
中原王朝借助这条大道,增强了对吐蕃的统治,加深了两地的交流。
算是真正践了张的理念。
万千信徒,没有在虚无的虔诚中蹉跎生命,反而将自己的虔诚刻在了大地上。
…………
此是后话,张亦未料这么长远。
张这次来吐蕃,除了降伏吐蕃密宗之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看看上古苯教的神器——世界中心。
他们在几千年前就知道大地是个圆球,却依然将自己的神器称为“世界中心”,至少要比那个山峰空气炮要重要得多。
张在半空扫视了一圈,找到那个上古苯教的教主。
虽然那几个人戴着面具,但在智能AI的对比一下,无所遁形。
张微微抬头,对上神佛道:“我在尘世还有事,你们各自归去。”
满神佛各自行礼,纷纷道:“上仙别过,我等去了。”
完,神佛、罗汉、将的身影一个一个地消失,仿佛跨越无穷时空,回到了原来的佛国、庭。
空之上,只剩下两个圆球,仍然在等候。
中原三家早就看过很多次了,见他们没有消失倒不惊奇。
大家知道这两个圆球神将是上仙的贴身神将,跟凡饶贴身奴才差不多。
地面的下教徒,犹自看着空空荡荡的白云出神。
这短短半,简直颠覆他们一辈子的信念。
“呼……”
张身形一矮,自而降,落在上古苯教教主面前。
“你们的地中心在哪里?带我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