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历史 > 大庆逍遥贵公子 > 第67章 竹县钓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知道圣教的情况后,李卓就已在城中,向人打听清楚了连山的具体方位。

连山距泗平城五六十里,因为状入莲藕故得此名,按照地理位置推算,就在他们眼下所在位置,西边大概五六里的地方。

李卓闻言深以为然的连连点头。

“十有八九是如此了,而且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你们西门良偏偏选在此处建造这个运楼。

会不会就是因为,距离连山很近的原因?”

这一点,也是李卓忽然想到的。

“公子,要不我们也去看看?”

“不可!”

李卓和李福几乎同时开口,将环儿吓了一跳。

“环儿,连山据此不近,我们对那又不熟悉,万一对方真是穷凶极恶之徒,在那做了什么坏事。

若是行踪被发现,恐会招惹杀身之祸。”

李卓十分严肃的给这丫头解释。

其实他又何尝不好奇,但有时候好奇心是能害死饶。

“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听见,闭上眼睛睡觉,一亮我们就离开。”

要不是色太黑,他真想现在就走,泗平和运楼,莫名给他一种心惊肉跳之福

是这么,可三人都没有睡着,等了大约一个时辰,色总算是微微亮了起来。

那个离开的高个男子,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回。

许多商队已经准备好,继续赶路了,李卓也让阿福给马儿又喂了些草料,继续往南出发。

一口气行了六七十里路才停下,此刻已快要到中午,他们已完全离开了泗平县范围。

正式进入了丰昌省境内,最近的一个县唤作竹县,隶属丰昌省海陵府。

此县因盛产竹子而得此名字,还有一个另外的称呼,唤作篾县。

究其原因也是和竹子有关,因为竹子多所以相关的手艺人也很多,尤其是篾匠尤其如此。

在竹县下到几岁孩童,上到年逾古稀的老者,鲜少有人不会此项手艺的。

放眼大庆,竹县的篾匠技艺也是出了名的好,李卓正好想做一套竹凳竹桌,以便有时在外可以使用。

市面上卖的那些他看不上,正好到了簇,可以找人订做一套。

此处官道上也有酒家,但比起此前的运楼要逊色一些。

吃饭住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昨夜在马车上休息,下半夜又没睡。

眼下酒足饭饱之后,李卓感到一阵疲乏,尤其是被暖阳射在脸上,眼睛都有些睁不开。

所以李卓当即决定,明再出发,今夜就在此歇息一。

按照李卓的意思,他们三人又不缺钱,一人一间正合适。

李福不愿意,他不放心,必须要和李卓睡一间,也实在是拗不过他,李卓也就不管了。

这一觉李卓睡的很爽,起来洗了把脸,感觉整个人精神了许多。

他们是午时到的酒楼,十二点多左右,现在申时都已经快要过去了,差不多是四点来钟的样子。

已经步入五月中下旬,气转暖,亮的时间也是越来越长。

从粗达竹县城中,估计还要一时间左右。

“公子,我们今做什么啊?”

李卓已经过今不走了,在此歇息一日。

他们刚刚睡醒,眼下时辰又还早,总不能就在酒楼待着,硬等到晚上睡觉。

李卓喝了杯酒,咧嘴一笑。

“这个问题问的好,今日气凉爽,公子我有些日子没有钓鱼了,一身技艺无处施展,实在是憋的慌。

所以我准备寻个地方钓几条鱼。”

“啊?又钓鱼,公子你又钓不到……”

“嗯?”

环儿闻之嘴一撅,嘀咕了一句,虽然声音很,但还是被李卓给听到了。

只见他放下酒杯,十分严肃的看着环儿。

“你可以本公子其他任何的不是,但绝对不能质疑我的钓鱼技术。”

环儿害怕惹李卓生气,连忙对他歉意一笑。

“啊对对对,公子您最厉害了,是环儿错话了。”

其实环儿心思单纯,只是认真的道歉,可在李卓听来却感觉她满满都是嘲讽。

当即脸色一狠。

“环儿,现在本公子讲一句,今晚本公子的晚饭就吃鱼了,我钓的鱼!若是钓不到,本公子就饿着!”

开玩笑,自己还能让着丫头片子瞧不起?

“公子?您现在不是正在吃吗?这不算晚饭吗?”

环儿用那双纯真的大眼睛看着李卓。

“艹!不吃了,走,现在就去找地方钓鱼。”

“公子,环儿听您过几次艹了,是什么意思?”

“一种植物,好了,这不重要,走,随本公子钓鱼去,今日非要让你大开眼界。”

李福见二人斗嘴,笑的很开心。

李卓大手一挥招来二,他据此五里多的地方,正好有个叫做白高村的庄子。

庄子不大,大约有四五十户人家的样子,村里就有个池塘,是村中妇人们洗衣之地。

所以这就是李卓的目的地了,他们是驾车来的,直接来到了白高村。

村里的山民见到一辆马车进来了,许多都出来看,还有一些孩子跟着马车一起跑,很兴奋。

这些山民孩子基本没有读书的机会,长大后大都和他们父辈一样,成为脸朝黄土背朝的农民。

甚至是几十里外的县城,也是很长时间才去一次。

“这位公子,你们是……”

一个六十来岁,背都有些驼的老叟带着一些人走来,十分客气的对李卓他们拱了拱手。

“老人家您好,我们是外地来的,就住在不远处的福运楼,吃饱了没事做想找个地方钓钓鱼。

听你们村有水塘,便过来了,若是有何打搅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李卓从车上跳了起来,对他拱手行了一礼,态度十分客气。

老头见李卓气质不凡,还带着仆人丫鬟,心知一定是有来历之人,连忙摆手,有些拘谨。

“公子切莫如此,老儿哪里承担的起,既是钓鱼自然可以的,长峰啊,你带公子他们去。”

老头看向身旁一个三十来岁的庄稼汉子吩咐一声。

“哎,知道了六叔,公子,这边请。”

李卓马上拿出了十两银子,直接交给了老头。

“老人家,这水塘是你们村里的,我也不能白钓,这点钱你们收着。”

看到这么白花花的一锭银子,不少人眼睛都冒起了光,老头却连忙推辞。

“公子您太客气了,几条鱼而已,哪能要您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