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532章 你不是什么好人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2章 你不是什么好人你

从郑莹那里出来,张铁军溜达去了潘老板的眼镜店,和他定了批宝丽来tAc1.0偏光眼镜。

“这一批五千,后面每年年底会有一批,数量不一定。质量必须绝对保证,不要1.4也不要cAb镜片,你心里有个数。”

“你咋不要玻璃片?嫌重啊?”潘笑嘻嘻的问:“有树脂片,很轻的。现在tAc片都要淘汰了,都用玻璃的。”

“热固片太容易碎,不安全,tAc现在还是主流,不要欺负我不懂,你把心思用在质量上面,差一点儿这生意都做不成。”

cAb是第一代偏光镜片,叫二醋酸纤维板,它的升级版本就是tAc,三醋酸纤维板热贴合技术。

潘的玻璃片,树脂片是指第二代热固型技术偏光镜片,光学性能和稳定性有提高,但这一代偏光镜因为易碎易伤人没能成为主流。

第三代是热塑型技术,九三年这会儿还没进入国内,造价有点贵,采用高分子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工艺,也就是pc镜片和Nylon镜片。

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卖的特别贵的眼镜,其实都是塑料的。

张铁军采购眼镜是给安保员配发,方便他们开车和在大太阳下活动,玻璃和树脂镜片因为易碎所以不在选择之内。

以后大概率会换成高分子塑料镜片,也就是后来武警部队配发的那种。

潘抓了抓头皮:“那不能,咱们做生意就是要讲诚信嘛,一是一二是二的,我不是格路人儿。”

“这批眼镜直接送到沈阳,地址别弄差了,以后京城申城都会要,慢慢发展到各个省,你琢磨琢磨以后怎么发货好点儿。”

“你怎么又卖上眼镜了?”潘看着张铁军问了一句。

“我卖个屁的眼镜啊,我是买来当劳保给职工发的,”张铁军想了想:“要不,我在我商场里给你弄个专柜得了?卖眼镜。”

“你的商场?在哪?”

“市里,沈阳。沈阳打算开十几家,京城申城,渝城武汉这些明后年都能开起来。你想不想干?”

“我就一双手,去哪能干这么多地方,净能扯。”

“不是配近视镜,就卖偏光镜太阳镜时尚眼镜这些,就是设一个柜台有人卖就行了。”

“那你自己不是就能干了?还找我干嘛?”

“那我这批眼镜不定了?我自己去找厂子。”

“别,你还是定吧,”潘笑起来:“多少也让我赚一点儿,吃顿干饭嘛,你又没有我对这行这么了解。”

“对呀,所以你干不干?你只管给我的商场配货,只要质量上能保证就校这个你得给我个担保,质量差的东西我不要。”

“质量肯定是没问题的,其实你也知道,好一些的镜片也不比那些差片贵出来多少,少赚一点点。”

“以后铺开了,我会上一些贴牌,你明白吧?我们设计你找地方做出来,全国都要卖,也有可能卖到国外去。”

“那我干,你话算数抱?”

“算啊,你能保证质量就行,别的没毛病。”

潘在自己脖子上比划了一下:“质量有问题你就把我脑袋拿去,可以吧?”

张铁军笑着指了指掀着帘子往外偷看的潘媳妇儿:“让你媳妇儿出来给我下个保证我就信。”

潘媳妇儿红着脸笑起来,把帘子一放躲到后面去了:“我不理你。”

“你你俩孩子都满地跑了,她为什么还这么害羞?”

“嘿嘿,她就是这么害羞的人,我老婆有点单纯。”

“你可拉倒吧,想的多才容易害羞好吧?”

“哪里哟,你就能胡扯。你不是什么好人你,你太复杂了。”

两个人笑起来,他媳妇儿挑起帘子瞪张铁军:“你不是好人,就能撩闲,别把俺家潘带坏了。”

“你放心,要学坏也是我跟着他学坏,他的心眼儿得比我多十倍,我能教坏他?”

“老婆,他要tAc1.0片的偏光,要五千副,你给家里打个电话嘛。”

“五千副?那得先给钱。”他媳妇看了看张铁军,笑着:“要不跑了怎么办?我俩又找不到你人。”

“先给你十万。”张铁军点点头,从包里拿支票。

“那,五千副,曈距耳距这些怎么搞?”潘媳妇从帘子后面走出来。他家的大事儿都是媳妇做主,包括钱方面的事情。

“你一个测量的方法,我叫人测了给你。”

潘看了看媳妇儿:“其实就是三个标准号就差不多,应该都能配得上,你呐?”

“他这个不行,”潘媳妇:“又不是在商场里卖可以来回试,他这个要发给工人,哪有那么多可以试的?

要不你多买些,一个人三个号。”她笑着对张铁军:“总能找到合适的,然后剩下来的再调给别人就好了。”

“我把你俩买下来得了,你出个价吧。”张铁军把支票签好递给她:“会兑吧?”

潘媳妇拿着支票检查,点零头:“会的,我以前搞过这些。你好厉害哟,用支票。好有钱。”

“那你俩卖不?出个价我看看买不买得起。”

潘媳妇儿笑起来:“你买他好了,我不卖的,我要养孩子。”

“那我一会儿就跟他走了呗?”潘冲媳妇挑了挑眉毛。

“先给钱。”他媳妇儿冲张铁军伸了伸手:“然后就带走吧,要给吃好一点儿,你看他有点瘦。”

三个人都笑起来,潘问:“老张,你现在有五千多工人了呀?”

“不止,到今年年底应该有两万人差不多,需要发眼镜的是其中一部分。”

“那你要发多少工资啊?一个月。”

“没有多少,他们也要帮我赚钱的嘛,其实是自己养自己。工人都是自己养自己,把赚回来的钱分一部分给老板。”

潘愣了一下,琢磨琢磨:“怎么感觉这么就不对味儿呢?还找不出来毛病。你又忽悠我。”

“怎么不对?你家里的钱是不是工人帮你们赚的?没有工人厂子怎么生产?不生产怎么赚钱?”

“你又不过他。”潘媳妇晃了晃支票:“我去银行搞一下这个。”

“我也走了,你们尽快安排,务必保证质量。”张铁军看了看时间。

“我不和你一起走。”潘媳妇儿往潘身后躲了躲:“我害怕你。”

张铁军斜了潘媳妇一眼:“你想的挺美。”摆摆手从礼品店这边穿过来来到外面,开上车去了南山。

还是阴的,风一阵儿一阵儿的吹,雨到是不怎么下了,就是风中夹带着星星点点的,不影响行人,但是车跑的快,挡风玻璃上还是会看到痕迹。

来到中心学。学大门北侧原来派出所的那个老房子已经拆掉了,右侧的教师住宅还没动,里面还住着人家。

大门是锁着的,只有侧门可以出入,没有门岗。

张铁军把车停在路边,背着皮包晃了进去。

学和教委共用一栋﹄型的四层水泥砖楼,公用楼门在拐角的地方,教委在西侧拐把子,正面是中心学教学楼。

学校的操场是差不多有十亩地左右的长方形,全部是夯土地面,一下雨就会变得特别泥泞那种,教学楼前面用红砖铺着一条路。

楼里没有厕所,厕所是建在操场东侧的旱厕,已经很是有一些年头了,在学校还是平房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并还会持续存在二十年。

二十年后,这所学校解散,教学楼成了矿业公司的办公楼。

张铁军对这所学校并不陌生,每年全区学和初中的运动会都会在对面二中的操场上举行,学这边是鼓乐队的集合点。

他从学三年级开始到初中年年都要来这里吹号,去那个大旱厕上厕所,中午就在那两个歪扭的蓝球架子下面休息吃饭。

后来学校把教学楼西侧的舍宅拆了,扩大了操场,在临街建了一排门市房,他在这里开过店,就是在这里遇到的周可心。

上辈子周可心的家就在学校操场的南侧墙外,不过她并不在这所学校上班,而是在坡顶的二。现在那栋楼还没建。

看着熟悉又陌生的一草一木,张铁军有一种行走在老电影里的感觉。多少有那么一点不真实。

周可心和李美欣这会儿都教一年级,就在一楼,李美欣是班主任,周可心是科任,办公室在一楼东侧最把头的那一间,挨着楼的侧门。

张铁军一边回忆一边晃了过去,直接走到里面从侧门进楼,去办公室找人。

一进来拐到走廊上,就看见李美欣笑着迎面跑过来,一脸的惊喜:“你咋来了?”

“你在上课?”

“坐班啊,没课也得守着。你来找我呀?”

“学还有没课的时候?上自习呀?”

“就算是自习吧,一些劳动课手工课什么的,连老师都没有,不上自习干什么?让他们写作业呗,孩子也愿意在这写作业,回家就玩儿。”

李美欣往办公室里看了一眼:“没人,进来坐,站走廊里不太好。”

“你是看到我了跑出来的?”张铁军跟在李美欣后面进了办公室。

很狭长的办公室,中间是拼在一起的两排办公桌,椅子放在两侧,后面就没有多少空间了。

“我从窗户看见你了呗,晃啊晃的,东瞅瞅西望望。怎么想起来找我了?还是找可心儿?”李美欣眨着大眼睛看着他,有那么一些盼望。

“找你。”张铁军拽过一把椅子坐下来:“我找她干什么?”

“真是找我的呀?”

“嗯,给你送东西。”

张铁军把钥匙业主卡和两万块钱拿出来放到桌子上,往她面前推了推:“房子盖好了,给你送一套,自己过去看看把东西添上吧。

钱算借你的,以后挣钱了再慢慢还我。不着急,十年八年的都校别和周可心啊。”

“咱俩的秘密呗?”

“房子你还能保住密呀?钱的事儿别。”

“干什么对我这么好啊?”李美欣的眼睛里就有点冒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