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历史 >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 第65章 主持科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元璋话里的意思,马秀英自然是一清二楚。

只是她心里的想法,和朱元璋略微又有些不同罢了。

空印案,倭寇案,接连两件大案,朱元璋手中屠刀落下,整整就是几千条人命!

因为之前马世龙的话,马秀英对这件事就全当不知道,但是抄家抄出来两百多万两白银的事情,可没人瞒得住他。

朱元璋有那么大底气,出刚才那番话,一大半都来自这笔钱。

可是如果能够全部用在百姓的身上。

那是不是比和元廷,在这寒冬时节打上一仗更有价值?

但这些话马秀英并没有出口。

夫妻一体,她很清楚自己的这些心思,朱元璋不可能没有想当。

所以何必在他正高心时候,扰他的兴致呢?

把奏折塞到他怀里,又往猪油渣上面多撒零佐料,马秀英端起递给朱元璋,“我的大皇上,家国大事咱先不。”

“现在能麻烦您帮妾身端端盘子吗?”

“那当然行了,妹子!”朱元璋笑呵呵的接过盘子。

又和马秀英了两句话,然后转身朝着老公侯那边走去。

边走边从盘子里挑出几块大的丢进嘴里,妹子做的就是香!

刚走近没几步,朱元璋远远的就听到这帮老公侯们,在那大喊大叫争得急赤白脸。

“你这棋咋下的啊,你看见他炮在哪看着的吗!”

“我这是谋略,谋略!”

“谋略你奶奶个腿!用车换个马,用西瓜换芝麻,你咋不用媳妇换啊?!”

争急了眼。

老公侯们后面的话是越来越难听,写都写不出来。

朱元璋站那听着,一张脸慢慢黑了下来,一群大明勋贵公侯,加一块一千多岁都有了。

下个棋至于争成这样!

丝毫没有意识到,刚才他做的可比这些老公侯还霸道。

站到他们身后,朱元璋咳嗽两声。

咳咳……

老公侯们刚听到咳嗽声,就立刻感觉到后背直冒冷汗。

不对!

木讷讷的转过去头,发现果然不出他们所料,是朱元璋!

尴尬的笑笑,“上位……”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的问,“咋样啊?谁赢了?谁要用媳妇换车啊?”

“我赢了!”徐达这时当起了和事溃

站起身走向朱元璋,手指着那盘猪油渣,“嫂子的手艺?”

对于徐达,朱元璋比其他公侯宽宥许多,把盘子递过去。

“尝尝?”

“那肯定的啊。”

一点不带客气,徐达伸出手捏起几粒放进嘴里,“嗯,香!”

“这可是好东西,最下酒,上位您这请客……”

完徐达对着朱元璋笑笑,露出一个两人之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表情。

几十年的交情,朱元璋哪能不明白徐达的意思。

当即一把又把棋盘给掀了,用一双虎目在一众公侯中扫上一圈,缓缓放下手中的盘子开口道,“都愣在这干什么?”

“没看见桌子空着的吗?还不给咱赶紧搬酒端菜去!”

“得嘞,上位,酒菜就可就到!”

一众公侯闻声咧嘴一笑,立刻散开,搬酒的搬酒,端材端菜。

只留朱元璋和徐达两人还在那站着。

“一群杀才……!”

朱元璋看着这些老公侯,嘴里吐出来一句。

而后示意徐达在自己对面坐下,把怀里的奏折拿出来,又一次递到他的手里,现在不会再有人打扰了。

徐达双手接过奏折,打开快速的看着。

不一会功夫便将奏折合上,低头开始沉思起来。

马世龙率效死营攻下口温城,为大明开疆三百里,这肯定是好事!

可口温易主,元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把牙往肚子里咽,一定会做出动作回应大明。

叩边,攻城,或调兵夺回口温……

这一切都有可能。

他们现在比元廷先得到消息,又有马世龙在前方掌握主动权,可以是占尽了优势。

但接下来怎么应对,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

现在这个时节,北边滴水成冰,动用大军肯定是困难重重。

虽然年前朱元璋用空印案和倭寇案,从上到下清理了一遍朝堂,杀了不少贪官,得了一大笔钱粮。

不用担心钱粮的问题。

可这也对大明朝局造成了一定影响,许多官位空缺,导致很多事被耽搁……

可如果不打。

朱元璋暂且不提,他徐达心里都不甘心!

上一次的北伐,他到现在还不能释怀,有好机会肯定要想着报仇雪恨!

压下心里的想法,徐达把奏折递还回去,“上位您的意思是?”

朱元璋眼中闪烁着精光,“咱的意思……”

“打!”

“上位,末将请命!”

打字一出,徐达立刻站起身,对着朱元璋行军礼。

“德,稍安勿躁,这次你不能动。”

徐达激动的询问,“什么!”

“为什么啊,上位!”

朱元璋站起身拍了拍徐达的肩膀,示意不要这么激动,他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抬手唤来贴身太监白苟,从他手里接过一份奏折,递给徐达,“你先打开看看这个,看完以后咱再接着。”

此时徐达心中满是好奇,要统军作战,整个大明他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哪怕是李文忠也不行!

特别是对付元廷,那更是首屈一指。

可这次为什么朱元璋不让他去,原因肯定是因为手中的这份奏折,可大明现在有什么事需要他?

比和元廷的打仗还重要?

应声便直接打开奏折看了起来。

重开科举?

分设南北榜?

这什么意思啊,朱元璋难道是要让他来管这事?

朱元璋着点零马世龙捷报,“犊子这次占着这么大便宜,咱肯定不能放过他!”

拳头砸在桌子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朱元璋的语气突然一转,接着,“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次就算是打,也不能打的太大。”

“现在大明的情况,德很清楚,你手里的这个才是当务之急。”

“元廷是水磨工夫,大草原上想要一战定乾坤太难…………”

“可是,上位,这事您要我做……”

道理徐达都懂,可是让他主持科举的事情,好像确实是有点难为他了。

当初他一介武将充任中书左丞相,最大的原因就是用来制约文官,限制监督丞相之权。

平时根本不干事。

就是起个震慑作用,让胡惟庸那帮子人收敛着点。

朱元璋也清楚,这事让徐达来做,确实是有点强人所难。

可是他也没办法啊,朝堂上有资格有威望任此职的重臣有,但是他们屁股坐的地方不对。

能用,但又绝不能用!

太子朱标倒也合适,一旦重开科举,他便是这一届学子的坐师。

但是后来又仔细想了一下,又感觉不太校

这第一届是最容易被人诟病的,太子朱标的人设绝不能倒,只能另选他人。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徐达合适。

开国六公之首,中书右丞相,太傅,不管怎么看都挑不出一点毛病。

至于会不会干,能不能干,朱元璋一点也不担心。

徐达就是在那充场面的,真正做事不可能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