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的密探汇总各种消息,形成一份汇报,钟离眜最后出现的地点是楚国陈县,战败后钟离眜就投奔了韩信。这消息汇报给刘邦,刘邦脑子嗡文。
现在刘邦相信,郦商要提出捉拿钟离眜,不是无的放矢,郦商一定早就知道钟离眜投奔韩信的消息,所谓“通缉钟离眜”,其实就是要给韩信扣上一个暗通项羽、收留项羽降将的帽子,最后逼韩信和自己翻脸。
真狠啊!
自己身边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挖了这么大一个坑,逼自己跳下去。现在怎么办?
刘邦看着陈平:“你怎么办?”
陈平也很为难,这事儿该咋办?已经做到这一步了,还能往后退?心中也暗骂郦商阴险,这份阴险是跟谁学的呢?一定是跟他那个死鬼哥哥郦食其学的。高阳县怎么出了这么歹毒的一对兄弟?
“派使者去楚王韩信处,索要钟离眜的首级,如果韩信能交出首级来,就放过他。如果韩信力保钟离眜,那就明他有不臣之心,只能早做准备了。”陈平皱着眉回复皇帝。
刘邦直嘬牙花子。对韩信早做准备?怎么做?韩信就是以擅长做准备着称的,谁还能强过韩信去?郦商真是给自己找麻烦!
“派使者去吧。选靠谱的人,相机而定。也别把韩信惹恼了。”刘邦。
使者就这样来到了下邳。
听皇帝派使者来,还带了不少礼物,韩信还挺高兴。觉得皇帝居然还想念自己,不愧是我一直跟的好大哥。结果那些迎接使的套路走完过场,使者和韩信单独相处的时候,就拿出另外一份圣旨来。是要把楚国降将钟离眜的首级交给使带回去。
“钟离眜他已经不在楚国了。”韩信大惊,但是答案却冲口而出。反正钟离也不在这里,就没啥可隐瞒的了。
使者不相信,韩信就叫人带来手下的将领,让使者挨个问。
答案差不多。
蒯彻的是从来没见过钟离昧。李左车的是钟离眜来过,但没待多久,就自己离开了。还有些将领的话含糊其辞,又好像有这么个人,但是不知道他的名字,谁知道他是什么楚将啊?这个人待了几,但是不受楚王重用,后来就自行去了,下落不知道。
使者也犯难。这回去咋交代。和之前陈平的结果都不一样啊。
韩信让文员找来当初钟离眜留下的书信,给使者:“只能请使者带这个回去复命了。项羽覆亡后,钟离眜走投无路,到了我这里,因为故人之谊,我收留了他。但是后来钟离眜觉得在我这儿没什么前途,就独自离开了,我也不知道他的去向。”
这张字条上写着:“楚王,我回校去了。厚谊容后再报!昧。”字条外侧是“楚王启,昧。”四个字。
使者也只能把这份字条作为证据,带回来复命。
刘邦翻来覆去的看着这份字条,看不出什么蹊跷来。问陈平:“你怎么?”
“使者询问了韩信的属下,大部分都语焉不详,很多人对主君有回护之意,或者没见过这个人、没听过这件事。但是韩信又承认了,还拿出证据来,李左车的法大概也是可靠的,我也有密探在韩信身边,这几日传出来的消息是,似乎有这么一个人曾经在楚国出现过,但呆的时间不长,就离开了,至于离开了去哪里,就不知道,有是回乡的。但是我们的人去钟离的家乡寻找,发现他的家也都离开了。没人知道去了哪里。”
“逃了?”刘邦问。
陈平摊摊手。
“那接下来怎么办?”刘邦又问。
“钟离眜既然已经不在韩信身边了,这事儿再纠缠就没什么意思了,陛下您派使者申斥他一下也就可以了。就他言行不谨、结交敌将。惩处一下。”
“郦商那面怎么?”皇帝顾忌的是郦商的态度。毕竟郦家兄弟也曾经拉出6000人起兵,自己手下就有一支队伍。
“郦商要报仇就让他自己去报。钟离眜的情况您就直接告诉他,这人逃了,找不到。他还能怎么样?”陈平又摊摊手。
郦商想用钟离眜发难,没有得逞,但是韩信却已经生出了警惕之心。
“钟离眜这事儿,被皇帝盯上了,你怎么看?”韩信问蒯彻。这种作死的问题只能问蒯彻。连李左车都不能去征询。
“臣下怀疑皇帝对您起疑,也许就只是想找个错,然后找个借口来收回楚王的封地和您的兵权,这事儿皇帝也不是没干过。楚王,为您考虑您还是……”
“还是起兵造反?你来去就是这一套。想想别的办法,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皇帝打消疑心。”
蒯彻默然。除了拉杆子自立为王,蒯彻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到自立为王,楚王韩信的麾下当然要比陈胜吴广那些泥脚杆要好得多,甚至可能比项羽的底子都厚,毕竟得用的战将就不少,而楚地治政,又有一大批从长城大学补充进来的年轻人,虽然经验差一点,但是做事有章法,这才上岗不久,各个郡县的日常事务已经能运转起来了。
但是这个班底比刘邦还是差很多啊!刘邦现在手里光已经分封的功侯就已经有几十个了,有能力有功劳来不及分封的还有一批。这个差距谁都比不上。
萧何、太子据守关中汉中,皇后家族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刘邦自己守住荥阳进退有据,沛县的、后来跟随的、投降过来的各种战将像草原上的羊群一样多。
楚地自立为王,结果和项羽对刘邦的京索之战没啥区别。就算自己再能打,也没有多少胜算。打来打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就是留自己一条活命?那性价比太低了。要是为了活命,那直接跪过去给刘邦洗脚不好吗?
秦末大战,有很多定律,定律之一是韩信不败。可是还有一条定律比这条还硬,就是荥阳不败。谁占领了荥阳,在这个时代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荥阳的攻守,自己当然也做过很多地图上的推演,最后的结论是,没戏,荥阳背靠大山,城池坚固,粮食充裕。守军只要认真一点,在这里打出一比十的战损都没啥困难。刘邦有险可守,楚军则没有地理优势的凭借,只要一次犯错,就满盘皆输。
“想想办法,怎生让皇帝打消了这个念头!”韩信盯着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