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历史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60章 一根草、一粒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章 一根草、一粒沙

赵杏儿的密探并没有掌握到刘邦召集萧何等重臣秘密会议的消息,派出去的人还没有混到刘邦大帐之中的。但是在一些重臣身边,还是零零星星有一些钉子的。

叔孙通身边就有这样的仆役。这一名仆役要求的薪俸极少,又很能干,识一些字,勤快,在长安市上也算是熟络,叔孙通有所需求,这位仆役总能想办法办到,因此也非常得用。

叔孙通回府,召集门下弟子,尤其是曾经进入过长城大学的弟子,要这些人整理自己所知道的长城大学和张村的信息,仆役在厅中听用的时候就有所了解。悄悄记下来,消息传回到钟离眜手郑

董翳的府中也有这样的钉子,当使来传召董翳的时候,一份消息也送回到张村。

御史府的一个杂役把丞相府调用过去十年张村的税收文书的消息传回张村。

这些消息,混杂在每无数条传往张村的电报之中,看起来一点不起眼。但是这些消息里影张村”这两个字,自然被标记为重要消息,汇总放在了赵杏儿手郑

“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赵杏儿喃喃道。

研究这些互不相干的琐碎信息,已经超出了赵杏儿的经验和能力,实在没有头绪,赵杏儿还是带着这些字条去找张诚。

“郎君,我一直有件事瞒着你。”赵杏儿。

“又有喜了?”张诚有点惊喜。

“不是……”赵杏儿愕然,什么跟什么啊?

“莫非拿钱接济岳家了?不太可能啊,我的舅子们都很能干,你家也殷实,断不至于有什么匮乏,更何况这些事儿你也没有必要和我?多大点儿事儿啊!”张诚想不出赵杏儿有什么事情需要这样严肃的跟自己道歉。

“我安插了一些密探到下各地。”赵杏儿还是破。

张诚向后靠去,还是没想清楚“到下各地”是什么意思。

赵杏儿便接下来讲述了自己手中掌握了一个密探的组织,按照赵杏儿所,这个组织也只不过是为了商号的发展,便于在各地搜集情报,但是当张诚听到连皇后身边和御史府的杂役都有密探,脸色渐渐变了。

“我只是觉得这样能领先对手一步。”赵杏儿辩解。

“我们靠的是技术领先下,对下大市场的洞察和理解,倒不太需要研究朝廷的变化。下人要吃饭,我们的粮食就能卖得出去。下人要穿衣,我们的布匹就能卖出去;下人要照亮夜晚,我们的油灯就能卖出去。我们做下大众的生意,倒无所谓贵人们怎么想,更没必要如此冒险。”张诚淡淡。

赵杏儿默然。想了想,抽出纸条来,:“密探打听到,似乎最近朝廷密集的在关心张村。”

张诚接过这些纸条看了看。想了一下,:“他们开始关注这里了。这是迟早的事情。我们去找城主谈。”

虽然赵芃不能算是教务处的成员,但是因为赵芃现在也有一城之地,所以已经莫名其妙的跻身张村高层之一。

当然,和她大秦公主的身份,以及现在很有钱——至少是账面上很有钱,毕竟债务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大有关系。

几个人看着赵杏儿拿出来的纸条,都是默默无语。

张村不可能真的被藏住,迟早会被朝廷发现。之所以能平安度过那几年,一来是因为胡亥赵高都在搞内斗,对边境上的事务完全不关心,连个陈胜吴广都搞不清楚的人你能指望他弄清张村的力量?而接下来的战乱,城头变幻大王旗,张村反倒因为地处偏远和有高奴县在前面挡着,躲过了下英豪们的瞩目。

但是项羽一死,这个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大家看着扶苏,扶苏却看着张诚。

“城主怎么想?”张诚轻咳一声。这些人之中,扶苏的位置最为敏感,扶苏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不是了城主只是职务,负责行政和司法,本质上我们还是个村子,张村的发展还是村长来决定吧?”扶苏一向态度谦和,这种不争的性格就让人无语。

“校长虽然年纪大、学问高,但是校长毕竟只负责学校的事情,无论如何都是下名儒,怎样都不会受到影响。自校长以下,蒙恬将军、城主、我,还有公主,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碍,以将军和城主年长,所以想听听两位的意见。”张诚。

张村被朝廷盯上,这四个人都很难轻易脱身。

“子弟校和长城大学筚路蓝缕,我和诸位共进退。”公孙尼子简单的。自己的去留无所谓,和大家共同进退才是自己的选择。

“武人守土有责,始皇帝陛下的圣旨是假的,就算不是假的,始皇帝也只是叫我去咸阳受审,没让我投降。”蒙恬。“如果觉得我会给张村带来麻烦,大不了我回到长城上去。”蒙恬给出了自己最后的退路。

“我和那面旗子在一起。如果因为我给大家带来麻烦,我带着旗子和蒙恬一起走。”

“那来草原吧。”赵芃简洁的给出自己的答案。所有人又看向张诚。

张诚站起身来,在屋里踱步,转了一圈,:“其实和谁是城主是村长都没关系,张村之所以被人盯上,是因为张村财冠下,不然一个穷村子,谁会在乎?而这个村子,是我们这些人,我们所有人——外面这些村民、这些关中来投我们的流民共同拥有的,我做这个村长,是因为大家相信我能帮助这个村子发达,是因为相信我能保护大家。是这样吗?老魁叔?”

已经赋闲在家很久的老魁叔也列席了这会议,老魁叔虽然不再做什么啬夫,也不再做村长,但是老魁叔在张村的地位超然,在原住户之中,威望依然很高。特别重大的事情,老魁叔还是要参与并且知晓的。

“当年大家一起喝过血酒的,张村上下,随诚哥儿共同进退。如果不考虑全村老,我老魁也是始皇帝赐封的簪袅,大将军和皇子怎么我就怎么做。”

“若要问我,我是无所谓的,就是保住村子现在的一切,如果有官府来征税,和之前税收差不多的,我也就认了。如果要服徭役,在上郡范围之内的徭役,张村也能接受,但是徭役的人一个都不能死,一个都不能受伤。有伤亡我是要和他讲道理的。别的,这张村的一根草、一粒沙,任何人都不能夺走。”张诚简单的。

这话里没有什么杀伐血腥之气,很是温和。但也很是实在。听到这话的人都点点头,却心中更加忧虑。

谁都不知道朝廷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置张村。保住一根草、一粒沙的代价到底有多大,没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