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这个诏令,董翳是懵逼的,送走了陆贾,董翳勒令身边人都远离书房五十步。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然后放声大笑。
自己还能等到这一!
从项羽封翟王至今,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还能有这一!
过去八年,自己这个翟王、上郡守干的是憋憋屈屈,谁来都能对自己吆五喝六。张村那面也不配合,自己还得跟张诚那个村长点头哈腰凡事商量着来。
眼下,皇帝要封锁张村了!哈哈,我董翳也有今!
皇帝的政令,那必须得不折不扣的执行,立刻派人去重新整顿直道上的关卡,进出上郡的商队都要重新登记、进出上郡的人都要逐一盘查。人手不够?那就征调!不差钱!
做好这个部署,董翳第一时间就带了两个随从,驾着马车直奔张村。
求见城主扶苏,村长张诚。
董翳算是经常来往于张村的“老朋友”了,见面都很随便,谈话也很随和。
“殿下,张村长,陆贾他下令要封掉进出张村这面的直道,封锁诚记商行的货物进出……”不知不觉间,董翳对扶苏的称谓已经改成了“殿下”。这当然是对扶苏皇子身份的一个表达,不过城主也可以称殿下的是吧?
扶苏皱皱眉。
“哦。”张诚只是哼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张村长,您看这面需要我如何配合?”
“你有什么想法?”张诚嘴角微微翘起,已经想到眼前这个郡守大概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朝廷只是禁止商旅进入张村,禁止商家和高奴县做生意,却并没有禁止商旅到达上郡和高奴县嘛。我想,不妨我高奴县统一采买张村的出品,然后外来的商旅直接在我高奴县县城交易,这样做并不违规……”
下没有愚蠢的官员。古饶智慧也不见得比后世的人差到哪儿去。关税洗澡蟹这种玩法,很容易想出来,尤其是由董翳守这个关的时候,自然不会放着每年过手量刚需产品的张村,不可能斩断这个流淌着铜钱的甘泉直道。
陆贾要封锁张村经济,反倒给董翳带来了机会,接下来自己就可以做张村商品的独家代理,坐地起价做一道转手生意,这是什么?这是皇帝陛下亲自给自己送上门来的富贵啊!
张诚也是笑,董翳现在已经脱去了那个翟王的傲慢和强硬,越来越像个官场商场的老油条了,就上次王吸召欧被打的丢盔卸甲,董翳自己上门来找自己买杆棒戈首这套操作,就证明董翳已经熟悉了张村的做事风格,提出来的方案简直就是三赢!
在乱世里,张村和诚记可以在下的缝隙中生存,冒着风险把生意做到全下。但是一旦有了朝廷,张村就太醒目了一些。
所以张诚在项羽被困的那一,情绪格外坏,当赵杏儿兴致勃勃开始准备大兴土木大干一场的时候,张诚的命令确是要各地分号都要做出备份系统来,把自己更多和本地的士绅、官吏、豪强绑定,建立一些本地化的机构,也做好诚记随时转入地下的准备。
在张村你能用铁甲车守城,难道在长安洛阳,在朝廷眼皮子底下,人家还弄不了你吗?
果然朝廷的打击还是来了。当发现武力解决不了张村以后,刘邦、陈平和陆贾的手段就是要斩断张村的商路——你有下无敌的好产品又能怎样?让你卖不出去你就傻眼了!坐吃山空我看你能吃几年?
董翳带来的消息里,甚至还包括严禁粒米入张村的法。董翳自己的时候都笑,刘邦认为张村既然商人多工人多,那么种田的人必定就少,因此粮食一定紧缺,再加上知道张村在战争期间一直也在各地采买粮食,就觉得张村的胃口很大,如果控制了粮草,张村就会乖乖跪下求饶。
董翳却知道,张村在外面采买的粮食,一般都就近销售掉了,张村做的其实是转手交易的钱。至于张村自己……这些年从来没听张村缺少过粮食。即便是在大灾之年,即便要收容超过十万流民,张村也没有短少过一粒米。甚至张村养的猪,现在都在吃谷子和麦子——按照张村养猪户的法,这些东西喂猪,猪长得快,实际上赚钱也更多,饲养更省钱。用粮食取代杂草猪菜来喂猪,反而更省钱?这不知道是什么道理,董翳想不通,不过张村的奇事也不止这么一桩,想不通就不想了。
当张诚当着扶苏的面,和董翳谈好在封锁张村方面双方合作的方法和条件,笑呵呵的送走董翳,回来看到扶苏铁青着脸。张诚问:“城主有心事?”
“这些贪官,居然用这种方法绕开朝廷的旨意!他们在大秦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吗?”
张诚愣了一下,扶苏怎么还跟刘汉朝廷共情了呢?
扶苏看到张诚看自己的表情很奇怪,略一思索就知道问题在哪里,脸腾的就红了。
“我维护法纪……”扶苏讷讷的。
“法纪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好处,就没有人去推动,如果有好处,就自然有无数人前赴后继。”张诚笑着。“人维护法纪是一方面,为自己谋求私利是另一方面。普通人之所以遵守法纪只是因为害怕惩罚,而谋求私利则是生。执政者要做的是执行法纪约束人们的行为,再使用利益的方法诱导人们的行为,嗯,俗称萝卜和大棒。”
听到这么粗俗的比喻,扶苏也被逗笑了,“秉直你的虽然有道理,倒也不用这么粗俗吧?”
“庄子,道在屎溺。粗俗不粗俗的,它管用就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