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边是什么样,大河镇里的民众是不知道的。
但是亭长已经接到命令,要在大河镇管辖的村镇征兵。
接到这个命令的各家各户,都开始行动起来,哪怕再悲伤、再难过。除了外来的人,军户们早就习惯了。
季家和易家陷入了沉默,季老头和季婆子都在考虑究竟让谁去。易家也是一样,不同的是,易家争着要把四留下来。
而季家,季老头和季婆子陷入两难。季老二家的坚持让季回去,他功夫不错,也是大哥。
尽管的是事实,季回心里还是有些微痛。季老二沉默,季婆子抹眼泪,只有季老头:“再考虑考虑。”
季老二家的不满的:“爹还考虑到什么时候?马上就要上报了!”
季老头:“可是回他才议亲不久啊……”
季老二家的:“爹娘平日里就偏心季回,如今是上战场的事。如果不是这个当头,我也不想季回去啊!季全季福他们没有季回的功夫好,也不如季回那么会认字,年纪也比季回,如果老大不去。就该他的弟弟们了!”
季老头也知道是这个理,可是季老二家的这样的话,也太冰冷了些。也许是从季回就跟着他们多,季回娘自然对俩的也偏心。
这些年,季全季福不也是请了武师父嘛!如今的条件季回时候好太多,季全季福生下来几乎没受过什么苦。从就读私塾、练功夫。
季回时候,吃不饱,三岁的时候还负责喂鸡。四五岁就跟着三丫一起在山上找吃的。季福季全两三岁时,因为他姑姑的银票钱。不要他们,全家都过的算不错了。即使这样,季回都比了他四岁的弟弟们矮。
季全季福整整比他哥高了一个头,又高又壮的。不知道的,以为季回才是弟弟呢!
不用问都知道,包括季老二都是偏心双胞胎的。除了三丫是站在季回那边,连二丫也同意让季回去。还可以让她丈夫照顾。也是,双胞胎的感情和二丫也更深厚些。
大丫没发表意见,毕竟他们家也要出一个。她心里觉得季回去好些,纯粹是因为季回会顾念着侄子,那俩的就不一定了。
正是贪玩好耍的年纪,从也没有季回那么懂事。要是去军营里,不让他们的侄子照顾就好了!毕竟她家大儿子也不了季全他们多少。
季回还不知道家里的这些纷争,给卢家的干完活。卢家太爷就拉着他吃饭,:“我估计这次征兵,你家应该出你。”
季回点头:“家里我最大,自该是我去的。”
卢老爷子拍拍他的手:“你放心,我们卢家不是背信弃义之徒。就算如果……巧娘也会进你们季家。”
季回对卢老爷子一礼:“真有万一,就请卢姑娘自便吧!回只能命是这般。”
卢老爷:“爹,别这些丧气话,怎么的我们也要等回回来。”
嘴上虽然这样,可曾经为官的他们,想的可不乐观。如今朝廷昏聩……这怕一去凶多吉少。多好的孩子啊!然而他们决定了,会把巧娘嫁进季家。人不能无信。
想到这些,卢老爷竟然潸然泪下。当着自己爹和未来女婿的面,不好意思,就找个借口出去了。
从卢家出来,大河镇不如往昔热闹,有些清冷。来来往往的,更多的是运转粮草的辎重。首先就从边城的各村镇征收起来了!
还有马匹,比如离大雁村不远的经石村,就是以养马为生。
季回还碰见了大雁村的村长,他是来上交名单和交粮的。村长看见季回,和他寒暄了两句。得知了季回的想法后,老村长拍拍季回的:“是该你去!只是你得好好安慰你奶。她应该最舍不得你了!”
季回点头称是。
村长浑浊的眼睛,深深的看着季回,对着季回殷重的:“要回来啊!孩子!”而后又悄声的在季回耳边:“别太老实了,要知道躲,啊!明白吗?!”
季回看着两鬓斑白的老村长,一瞬间不出来话。记得那时候他还很,可能四五岁左右。村长见到他总会给半个红薯、半块馍馍。会对他:“好好吃,好好吃,慢慢长。”
如今的村长更瘦弱了,一身上还有两个补丁。一张脸黑黄黑黄的,皱纹深得如同沟壑。
听他也是外来的,是外边征兵到边城打仗的。后来退下来,就分到了大河镇。
爷爷过,他十三岁就被拉去当兵,在战场上活了下来。全须全尾的,后来被前任村长收为义子。如今老村长的儿子,也是战场上收的遗孤。谁的孩子,不知道。还一两岁,被村长在一个村子里捡到。后来就养了起来。
边城这样的事,不在少数。都是苦命人,总是惺惺相惜的。
季回答应了村长,村长才展开笑颜。露出一口大黄牙,那皱纹随着笑聚拢凑成了一堆。整个人看上去都皱巴巴的:“好孩子。”
村长走了,背影中带着不明意味的萧索,整个人弥漫着一种悲愁。驼着背,拿着扁担,在人群中,仔细看走路有点跛。很快,他就汇在人群里去了,分不清究竟哪个是他。
季回来到亭长家,彼时一片喧嚣。人声不绝于耳,逼仄的院子里被挤得水泄不通。各种气味充斥在这个的空间。季回无法插进去,只好在院子外,和另一群热。
一会儿进一会儿出的,挤得瘦的季回有些憋闷。
等了好久,终于没那么多人了。季回也赶忙挤进院子里,顺着人群挤到了前面去。
没过几个人,就轮到季回了。亭长问:“你是?”
季回行了个礼:“人季回,是来报征兵的。”
亭长斜了个眼:“哦,哪家?”
季回:“桂花巷左边第三家,季家。”
亭长打量了他一眼:“莫不是菜场旁面铺季大娘的家人?”
季回回复道:“是!”
亭长嚯嚯笑了两声,:“我很喜欢吃你家的面,做得真好!”
季回也笑道:“谢谢大人。”
亭长又问:“你家报谁的名?”
季回恭敬的回答:“饶名:季回。”
亭长听后,抬头看他一眼,又把名字写在了纸上。又拿了一块牌子给他:“很好,这个你拿着。初五一起走,多带点银子在身上。先去边城置办点家伙!”
季回听后道了谢,接过牌子。就匆匆的挤出院子,没走多久,就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四处张望,才看到从院子里刚挤出来的易四。
易四跑过来:“我在院子里就看到你了,喊了好多声呢!”
季回:“太闹了没听见,怎么你家商量你去?”
“哪能啊!我爷爷和我的哥哥们都不同意,我自己跑出来报名的。反正家里也要出一个,我是最好的。哥哥们都成家了,三哥体弱。我和你自就学拳脚功夫,不是想着要是去战场,我活下来的胜算大么!”易四解释道。
季回要什么,他又:“倒是你,季爷爷和奶奶舍得你去?你那两个双胞胎弟弟,又高又壮实。功夫也自学的,去的话胜算岂不比你大?”
季回:“我是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