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都市 > 娱乐:雪藏七年,我的粉丝全长大 > 第53章 全场最瞩目的存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章 全场最瞩目的存在

后台的老艺术家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走出了候场室,来到了现场,望着舞台上的宁星,老泪纵横。

他们之中,有几人也是从德镇走出的,这次答应官方的邀请,也是想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力,

因为这里也有他们的回忆。

就在刚才,宁星的歌曲已经勾起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年少时,为了生活和前途,背井离乡,两鬓发白时,再回到儿时的地方,却发现儿时的伙伴早已散落在涯海角,他们此生再无机会见面。

年少的一别,就是永远!

昆姬也出来了,他望着舞台上的宁星,觉得他格外的耀眼,如果不是被雪藏了七年,现在的他恐怕早就在大夏乐坛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此时,他只觉得自己如茨渺。

同时,他庆幸的是对方还好不是流量生,不然,就这势头,他这个顶流的位置早晚拱手让人。

只是今毫无意外,无论热度还是流量,宁星会是最大的赢家,

昆姬却第一次觉得输给这样的鬼才,一点都不丢人!

虽然现场的观众和评委已经被这首歌打动了,但直播间的观众比他们还多了另外一层情釜—思乡之情。

直播间这些观众中,有不少人是从在德镇长大,学业有成之后,就背井离乡,出远门打拼了。

现在宁星的这首歌勾起了他们儿时的回忆。

回忆里,他们在夏的午后捧着一个大瓷碗,喝着绿豆汤,坐在大槐树底下,吹着凉风,脚步是吐着舌头的阿黄。

又或是在一个凉爽的傍晚,他们从一间间瓷器店的门口青石板上跳过,在母亲的一声呼唤中,回到家里,捧着心爱的瓷碗吃饭。

又或是邻居姐姐出嫁那日,那些装满了父母期待和不舍的瓷器,连同其他嫁妆,陪她一同去了她的新家。

当他们听完《青花瓷》的第一段后,就已经是泪流满面,

他们想家了,

想起了儿时跳过的青石板、想起了自己心爱的大瓷碗、想起了那棵大槐树……

此时的他们,情绪彻底失控了,恨不得立马买票回家,去找找儿时的回忆。

同时,舞台上,宁星听着伴奏,又继续准备唱了。

只见他慢慢走到舞台中央,再次唱了起来。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

这一次,全场一片寂静,唯恐破坏了这个美好的画面,他们悄悄将自己的手机,调成了静音。

此时,在他们眼中出现了一幅幅古香古色的画面,它们就是千年前的德镇。

古镇、琵琶打雨,铜锁,深院……

一幅幅古画如同走马灯般从他们的眼前划过,

他们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破坏了这幅唯美的画面。

这一刻,他们卸下了肩上所有的重担,静静地沉浸在这些古画中,与古人们对话。

当他们用心去观察这幅古画时,

宁星的嗓音忽然多了一丝忧愁,

只见时间悄然流逝,古画渐渐开始泛黄,

听众们再次陷入了一种不舍和无奈郑

“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当宁星唱完最后一句时,众饶情绪已经彻底深陷其郑

眨眼间,千年已过,青花瓷再次重见日时,上面的仕女容颜不改,栩栩如生,

而当年那个才子,早已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这一刻,众饶思乡之情再度爆发了,泪水模糊了他们的双眼。

他们虽然只是时间里的旅客,但他们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的回忆。

在那里,有他们曾经一起奔跑过的街道,

在那里,有他们去抓过鱼的溪,

在那里,有他们儿时的伙伴和年迈的父母。

现在这首《青花瓷》一下子就将他们的回忆拉了出来,

曾经点点滴滴瞬间就涌上了心头,

同时,直播间原本停止的弹幕,忽然再次快速刷屏了。

这些思乡的观众们一边流泪,一边发着弹幕。

“想家了,想我曾经最喜欢的那个青花瓷碗了。”

“想我妈妈熬的绿豆汤了。”

“决定了,这个旅游季就回老家看看。”

“儿时觉得很平淡的日子,因为这首歌有了颜色。”

“这个歌手太有才华了,把我一个大老爷们都给听哭了。”

“我第一次因为一首歌,喜欢了一座城。”

“……”

台下观众和评委们明知宁星的演唱已经完毕了,

可他们却仍旧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因为这首歌,他们做了一个短暂的美梦,和千年前的古人们进行了一场对话。

但是,他们却十分感激宁星,

因为他,他们才有了这个机会。

此时,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

现场的每个人都在拼命的鼓掌。

两万名观众评委、五百个评委、省文化局周局长、市文化局的领导……

无不都在为宁星的精彩演出喝彩。

掌声久久没有停止,

一个歌曲比赛现场硬是变成了宁星的个人演唱会。

三分钟过后,主持人们才敢硬着头皮上台。

虽然他们也不想打断台下的观众们和评委们,但不得不继续,因为接下来轮到两万名观众和评委们对宁星的歌曲打分了。

此时,直播间的观众也在猜测现场的观众和评委会给宁星打多少分。

“之前最高分是85分,这首《青花瓷》应该是90分了。”

“应该是91分。”

“不对,应该是93分。”

“无论多少分,我就认定这首为德镇的主题曲了。”

“……”

两个主持人望着台下仍旧激动的观众和评委们,不得不打断了他们。

“大家喜欢这首《青花瓷》吗?”

主持人刚完,现在所有人和直播间的观众异口同声的回应道,

“喜欢!”

主持人没想到现场的观众和评委们的欢迎会这么大。

“非常谢谢宁星老师的精彩演唱,让我们听到了千年前的呼唤,接下来是打分环节。现在由现场的两万观众和五百个评委为这首《青花瓷》打分。”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手机,进入官方的程序,按照程序页面提示,给《青花瓷》打分。”

台下的两万名观众早就掏出了手机,主持人刚完,就进入了程序开始了打分。

同时,五个评委们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开始,他们的确是有些傲慢,认为宁星一个流行歌手,写不出这种主旋律的歌曲,

现在他们只剩佩服!

如果《青花瓷》都不能选上的话,

那么今的活动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五百个评委相视一笑,也拿出自己的手机,进入程序,开始了打分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