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九坛三醮(jiào)……”
“上三坛为国家设之,其上为顺兴国坛,凡星位三千六百,为普大醮,旌旗鉴剑,弓失法物,罗列次序,开建门户,具有仪范。”
“其中为延祚保生坛,凡星位二千四百,为周大醮,法物仪范,降上坛一等。”
“其下为祈谷福时坛,凡星位一千二百,为罗大醮,法物仪范,降中坛一等。”
“中三坛为臣寮设之,上曰黄箓延寿坛,中曰黄箓臻庆坛,下曰黄箓去邪坛……”
“下三坛为士庶设之……”
听着林灵素讲解九坛三醮的祭祀大典,公孙昭询问道:“林道长,这番工程若要在吉时前完工,是否仓促?”
林灵素知道燕廷向来不压榨工匠,算了算时间,有些皱眉:“确实勉强,然此九坛之外,还有应物坛,可量力而为之,不过在供奉的神位上,当为神地只、九洲土地、祖先英烈、圣君明主,不可有佛教的佛祖菩萨,要保持中夏的正统……”
公孙昭知道他近来和僧人斗得极其厉害,看向同样授命主持大典的洞云子。
洞云子有些无奈,道家七十二福地和佛门的关系其实还好,偏偏林灵素跟那边水火不容,身为道家弟子也挺尴尬,只能道:“我等还是将禀告上去,让至尊定夺。”
御笔批示很快来了:“设罗大醮,攘灾祈福,此后定仪。”
林灵素的九坛三醮,出自王钦若的《翊圣保德真君传》,那位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为了迎合上意,伪造书,争献符瑞,更促成封禅泰山,从此封禅彻底被搞臭,后人都不干了,历史名声是很差的。
《罗大醮仪》也是王钦若弄出来的,但这门仪式最早形成于唐代,唐肃宗年间,大明宫三殿前设罗大醮,“其夜及晨,有龙见于御座褥宛转,鳞甲脚迹遍于褥,上以其褥示朝臣”,后来五代北宋以来,朝廷也举办罗大醮,攘灾祈福。
以此祭,仪式够高,又不至于过于铺张浪费,是以最后定下。
不过相关过程也有修改,比如以前的大醮前七日,京中还要禁屠宰、刑罚,止凶秽,三日不得饮酒食肉,寺观、军营、民舍,都要门庭设香烛望拜……
登基大典都没有这般扰民,如今燕廷只规定祭祀之人,沐浴更衣,洁己斋心,结想上灵,以示诚意,祭祀当,京中才有禁忌。
于是乎,祭仪式由御史大夫公孙昭主持罗大醮,洞云子、林灵素辅之。
同时建永光阁,为上下两层楼阁,陈设功臣画像。
由李彦亲题赞词,萧让题额,王希孟画像。
在重大典礼中,于簇接见藩邦和外国使节。
这份莫大的荣耀,让朝野都极为关注,但只是听功臣名单,有功勋臣子,有阵亡英烈,皆在祭大典上公布。
九月初一。
罗大醮正式举校
公孙昭与洞云子、林灵素等道众,焚香开坛,请水荡秽,诵经礼拜。
如此做醮,每日三朝,至第七日,正值九月初七,大燕建国之日,身穿龙袍的李彦带领文武百官,至道场正式举行请圣摄召仪式。
“上赐英贤,为朕之辅,替行道,保国安民,今大燕既安且宁,勤施四方,当都讲登坛,高功表进,敕封功臣,昭告上帝皇祗,罗神灵。”
相比起登基大典,只供奉昊上帝和皇地祗,也就是俗称的皇后土,此番祭祀的是神地只、祖先英烈,共三千六百星位,各自化作银灯高悬。
李彦开始念诵长长的功臣名单。
文武百官强忍住心跳,仔细聆听。
“卫国公卢俊义,光复燕云,破金先锋,战功赫赫,位列阁功臣第一;”
“英国公花荣,光复燕云,屡破金军,战功赫赫,位列阁功臣第二;”
“魏国公蔡京,协理国政,卒安社稷,可属大事,位列阁功臣第三;”
“耿国公公孙昭,秉公执法,弹纠不规,破金大功,位列阁功臣第四;”
“郧国公高求,光复燕云,为官忠直,行修于躬,位列阁功臣第五;”
“信国公丁润,除暴安良,光复燕云,痛击金军,位列阁功臣第六;”
……
听了一半,群臣心就定了下来。
这份功臣名单,还是一如既往的公正,大部分与之前封爵的公、侯、伯重合,再加上灭金的战绩。
如在伐金之战里立下大功的朱武等人,敕封为国公,之前的伯爵之位,也提升为了侯爵。
分封完功臣后,就到了牺牲的烈士,里面还有前朝的忠勇之士。
“前宋丞相章惇,器博忠直,忍辱负重,助灭金祚,行以国葬,谥号文贞;”
“前宋保义郎宋江,才能卓着,忍辱负重,助灭金祚,行以国葬,谥号忠毅;”
“前宋将士李逵,勇武过人,身更百战,助灭金祚,行以国葬,封其母诰命;”
“前宋将士邓飞,忍辱负重,助灭金祚,封归德将军;”
……
随行的邓飞眼眶大红,昔日跟着宋江出来的八人,除了王英外,其他都有封赏。
连孙二娘最后拼死一战,都让夫妇一起得到荣耀,正如当年跟着宋江一起时所许下的心愿,改邪归正,光宗耀祖。
以上全部诵读完毕后,李彦又亲自取出一份“状”,上面列出包括自己在内的一百零八人,分三十六大功,七十二功,祭告上苍。
毫无疑问,这正是罡地煞的排位名单。
不仅是顺序有了极大的变化,许多人物还被剔除了出去,如最早的董平,身上的魔星就转移入丁润,而宋江等八人死去后,有的魔星转移,进入别饶体内,有的则没有变化,只是排名顺序改变。
而其他并未牺牲的原定好汉,体内的魔星同样有离体而去的情况,比如和原剧情里一般毫无建树的“铁扇子”宋清。
所以李彦根据师师的因果勘测之法,确定了新的名单后,再按照他所认为功劳大的排列顺序,向祭祀。
至于能得到何等呼应,那就不知了……
对于这位至尊的行为,群臣不明其意,但这份名单并未宣读,心里再是痒痒的,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直接以“状”焚之。
这些祭祀的礼仪,每一个细节都极为重要,比如祭书的形式,“章”是祭酒奏章,乞恩求福,“表”是标明事理,以晓主上,“状”是向众神陈述,不用宣读,直接焚化,最后的“牒”则是正式向庭呈文禀式。
“来了!”
当罡地煞的“状”缓缓焚去,李彦眉头一跳,登基大典时类似的奇特感应出现,于无穷高缈的某处,现出琼楼金阙,无边盛景,正是庭所在。
登基时的两者之间,隔了一层屏障,却是道行未满。
而此次门开启,一道诏徐徐降下,印入在场一百多饶识海之中,令他们眼中都浮现出明悟,找到自己的定位所在。
有三十六人上应罡星宿——
罡第一位,魁星林冲;
罡第二位,罡星公孙昭;
罡第三位,明星卢俊义;
罡第四位,英星花荣;
罡第五位,信星丁润;
罡第六位,廉星高求;
罡第七位,究星时迁;
罡第八位,定星凌振;
罡第九位,左星朱武;
罡第十位,慧星吴用;
罡第十一位,空星索超;
罡第十二位,捷星张清;
罡第十三位,肃星史文恭;
罡第十四位,佑星徐宁;
罡第十五位,寿星柴进;
罡第十六位,勇星关胜;
罡第十七位,威星呼延灼;
罡第十八位,勐星秦明;
罡第十九位,壮星孙立;
罡第二十位,蓄星栾廷玉;
罡第二十一位,昌星李应;
罡第二十二位,速星张横;
罡第二十三位,平星张顺;
罡第二十四位,镇星阮二;
罡第二十五位,雄星武松;
罡第二十六位,顺星李俊;
罡第二十七位,隐星阮五;
罡第二十八位,孤星杨志;
罡第二十九位,宁星鲁达;
罡第三十位,巧星燕青;
罡第三十一位,满星朱仝;
罡第三十二位,默星阮七;
罡第三十三位,效星解珍;
罡第三十四位,异星解宝;
罡第三十五位,奇星樊瑞;
罡第三十六位,杀星李逵。
又有七十二人上应地煞星宿——
第三十七位到第五十四位:地魁星宋江、地煞星晁盖、地秘星杨雄、地英星石秀、地舸星孟康、地开星刘唐、地灵星安道全、地营星蒋敬、地察星杜兴、地邢星裴宣、地宽星曹正、地速星戴宗、地安星段景住、地威星吕方、地佑星郭胜、地飞星项充、地走星李衮、地雄星扈三娘;
第五十五位到第七十二位:地利星高廉、地宁星黄信、地理星陶宗旺、地杰星祝龙、地坚星石勇、地周星陈达、地进星童威、地退星童勐、地遂星侯健、地让星宣赞、地承星扈成、地勇星郝思文、地锋星韩滔、地明星彭玘、地奇星单廷圭、地勐星魏定国、地健星郁保四、地归星邓飞;
第七十三位到第九十位:地阴星顾大嫂、地悟星孙二娘、地孤星汤隆、地昂星焦挺、地翅星雷横、地开星宋万、地安星杜迁、地应星李立、地幽星薛永、地嘉星周通、地衡星穆弘、地延星穆春、地寿星施恩、地甘星祝虎、地永星王定六、地丧星鲍旭、地音星乐和;
第九十位到第一百零八位:地谦星孔明、地蓄星孔亮、地数星孙新、地隐星杨春、地异星郑寿、地冲星祝彪、地捷星龚旺、地疾星丁得孙、地全星邹渊、地靖星邹润、地和星朱贵、地藏星朱富、地明星马麟、地平星蔡福、地福星蔡庆、地醒星张青、地文星萧让、地巧星金大坚。
……
而庭正诏降下,三千六百星位所代表的银灯也徐徐亮起,其中一盏令李彦感到了熟悉的气息,接触过去。
果不其然,一尊熟悉的女仙身影浮现出来,正大仙容,威严无边,正是九玄女。
李彦行礼:“见过玄女娘娘!”
九玄女还礼:“星主变易机,问鼎九五,入主紫微,又斩赤金之龙,为一世人皇,可喜可贺!”
“要多谢娘娘的两卷书相助。”
李彦道:“还要向娘娘请教修行难题,我欲凝聚化身游历穿梭,却不得诀窍……”
“左命”是一道需要耗费气数的术法,谈不上真正的化身,无法长期行走在外,更谈不上穿梭世界……
但事实证明,罗真饶化身之法也不行,李彦修炼之后,魂穿并不认可那道祭炼出来的化身。
【话,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 安装最新版。】
所幸既然有了这个思路,他不会轻易放弃,以神仙作为交流对象,好好请教一番。
至于异界穿梭,则有梦貘作为托词,那头黑白熊猫就是从别的时空缝隙而来,近来又跑去异界,勾起好奇心显得很寻常。
这般话题对于凡人太高端,对于九玄女则刚刚入门,轻轻颔首:“星主既有大道之心,吾自当相助,以此书为化身寄托,可全道业……”
话音刚落,李彦贴身收藏的三卷书,轻轻震动起来。
地两书早早收藏,宋江的人之卷在牺牲后,也与地两卷汇合,此时彻底融入神魂之郑
李彦露出明悟。
这恰恰是他变易机,覆灭金国,使得中原免遭灾劫的奖励。
【本世界成就点累积达到点,可以进行位面穿梭】
【请选择肉身穿梭和灵魂穿梭】
【肉身穿梭新世界后,保留基础属性和赋,不保留经历事件、地域名望、成就点数、自由属性点】
【灵魂穿梭新世界后,保留成就点数和自由属性点,不保留基础属性、赋、经历事件、地域名望】
【书寄托,稳固神魂,分魂穿梭可以随机抽取三个赋】
九玄女叮嘱道:“周异世,并非梦貘所知那般轻易,多有神佛消隐,浑噩相度之地,星主还当谨慎选择……”
玄女之影在身前缓缓澹去,庭盛景也徐徐消散。
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李彦转过身来,看向诸位星君,众人已是眼含热泪,情不自禁。
水浒传开篇有诗:万姓熙熙化育中,三登之世乐无穷。岂知礼乐笙镛治,变作兵戈剑戟丛。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细推治乱兴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
那是将国家的动荡,百姓的灾劫,归于阴阳造化,冥冥中的地气数之上。
而今他们终于靠着自己的拼搏,打破宿命,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今生意气相合,求功成圆满,他日琼楼金阙,还当重会!”
“罡地煞,大聚义!”
……
(大宋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