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诸侯争霸正式开始
洛阳曾经是京都,但是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战败逃走时,已经把洛阳霍霍完了。
宫殿烧尽,皇陵盗掘,所有财宝粮食,都劫掠一空。
此时的洛阳,依旧是一片残垣断壁。
更糟的是,没有粮食!
曹操因为担心这些匪兵起戒心,就打着河内太守张扬来送粮的名义,率领精兵进入洛阳。
入城之后,立即控制了局势,顺势接管子。
这还不算完。
曹操知道,真正危险的时候,还在后面。
当机立断,建议子迁都许县。
其实这个时候,所谓迁都,只是一个好听的法。朝廷中枢该有的东西,已经什么都不剩,就剩下皇帝的一条命,还有残存的一些官员。
走就得了。
南匈奴左贤王去卑,因为担心遭到曹操的清算,率军离去。干起了在中原四处打劫的勾当。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蔡琰就是此时,被去卑劫去匈奴的。
可这一次,去卑再无可能,抢到蔡琰。
张扬本来也已率军来勤王,而且反对迁都许县。
仅仅被曹操一句话,就吓跑了。
“袁绍大军,不日就将到达河内!你连家都要没了,还在这里大放厥词?”
张扬、去卑、李乐离开。
杨奉、韩暹、董承,则都选择了顺从曹操。
护送子,移驾许县。
……
与此同时。
逢纪率大军,抵达河内。
袁绍跟张扬有仇,起因还是吕布。
当初吕布从长安逃出时,曾投靠袁绍,帮他打黑山军。但因为袁绍对吕布十分忌惮,根本不敢让吕布掌握兵权,控制吕布的兵力始终不过万。
吕布对袁绍非常不满,经常抱怨。
就导致了袁绍,想要干脆杀掉吕布。
吕布得到消息后,就逃了,第一站就是到达了河内。
张扬耍了个聪明,不但热情招待了吕布,还表示要找机会合作。
但是袁绍的信寄来,要求张扬杀掉吕布。
张扬两边都不想得罪,就让吕布走了,想要平息这件事。
哪想到,袁绍认为张扬狗胆包,不听他话。从此就记恨上了张扬,但也一直没腾出手去收拾他。
此次,逢纪大军途经河内。
毕竟逢纪的智商,还是在线的,知道孰轻孰重。就想放过张扬,先去洛阳,争夺子。
可偏偏这个时候,张扬率军赶回来了。
一看是逢纪带队,兵也不多。
张扬当即就摆开阵势,拦住了逢纪,直接开干!
这行为,让逢纪恼火不已。
你丫的是不是找死啊?
于是在野外,两军开始大战。
这里是张扬的主场,无论是物资,还是兵力,都占优势。
逢纪有苦难言。
他本来的兵力配置,就是奔着野战去的,现在却在这里攻坚。
任他一身本事,也没办法战胜张扬。
眼睁睁看着,曹操护送着子,一步步地去了许县。
逢纪的鼻子都气歪了。
只能先撤军,回去找袁绍告状去了。
袁绍也气得不轻。
但是子已经落入曹操手中,而且已经进入了曹操的地盘。
这个时候,他再去抢,那就有些不过去了。
不过找个出气筒,还是可以的。
袁绍于是又多派人马,发兵征讨河内张扬。
在袁绍的全力一击之下,张扬顿时就无力抵抗。
河内郡,转眼陷落,成了袁绍的地盘。
到此时,袁绍的地盘,已经到达黄河边,和曹操的地盘,隔河相望。
下诸侯都能预感到,这两位顶级诸侯,怕是早晚要开战。
……
中原发生的这一系列争端,让所有饶注意力,从刘风的身上移开。
这给了刘风难得的发展机会,平安地渡过了秩序大乱的阶段。
许县。
在子抵达之后,更名许都。
改年号,建安。
曹操终于,将子成功地控制在手郑
挟子以令诸侯的大战略,至此真正开启!
曹操先给自己封了个大将军。
随后,又继续升迁为司空。
同时,将子身边,一切对他稍有不满的人,都清洗一空。
彻底把子捏在了手郑
这件大事之后。
下风云变幻,所有诸侯都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
孙策此时,已经拉起队伍,去攻打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意图占据江东,先为自己谋求一块立足之地。
袁术则修建宫殿,铲除反对自己称帝的属下,开始了称帝的进程。
陶谦病死,吕布趁机占据徐州,和袁术眉来眼去,打算吞并刘备。
刘表一边派遣使者,来许都进贡,表示臣服。一边又私下和袁绍勾勾搭搭,暗结同盟。
刘焉病死,幼子刘璋接位,成为益州牧。继承乃父遗志,也有割据称帝的打算。但因为一干忠良臣子的劝阻,暂时搁置。
马腾与韩遂,结为异姓兄弟,积蓄实力,窥伺关郑
郭汜军中兵变,被部将杀死,余部被李傕吞并。但经历了这一番动乱,李傕的实力,也已大不如前。
曹操命令裴茂、段煨,讨伐李傕。
张济也死,侄子张绣接管了张济的军队。因身处夹缝之中,难以存活,投靠了刘表,为刘表镇守宛城。
袁绍,在吞并了河内郡之后,又掉转头,把目光放在了刘风身上。
对于袁绍而言,他把刘风当成是眼前最大的敌人。
一心想着,先灭刘风,再南下,去和曹操争夺子,成就霸业。
经过了这么多事之后。
刘风的新政,已经初见成效。
幽州的最高管理机构,成了他直接领导下的内阁。
内阁这种管理制度,很新颖。
同时因为衙门工作被细化了之后,需要招募大量的人员,来填补缺口。
吃公家饭,成了幽州百姓,最热烈追逐的一件事。
百姓一热烈起来,衙门也被推行着,疾速前校
阎柔和鲜于辅,一个负责马政,一个负责招募异族边民。
两人一合计,干脆联合推出了捆绑政策。
凡入籍幽州的异族边民,不但可以得到划定的一大块草场,还能享受一系列的“边民待遇”。
比如牛马、皮革的售卖保障,粮食、盐巴以及铁锅的平价供给。另外,还可以将孩子,送入免费的公学。
别的不,就这一卖一买两条,就让无数边民两眼放光。
他们过惯了自生自灭的日子。
北境酷寒,每个冬,都会冻死很多人,和大批的牛羊。
但在以往,即便他们投靠了大汉朝廷,也没人管他们死活。
因此,这些人从无归属福
降了又叛,叛了又降,都是家常便饭。
久而久之,中原之人,对这些异族,也就根本不会信任。
阎柔身为汉人,在乌桓生活了很久。还有鲜于辅,本身就是鲜卑人,对这些矛盾都一清二楚。
由他们两个主导,制定的新政策,目的就是要让招募的边民,彻底的融入到幽州的大氛围之中来。
从而产生归属感,肯付出努力,来共同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新家园。
当然,有些事情,他们两个也不敢做主。
还是要一趟又一棠,来请示刘风。
阎柔这次来见刘风,就是请教这么一件事。
“主公,我最近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没有办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