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水祥:仇长春的死恐怕没那么简单
“王老爷家可是豪门家族,他家的闺女非常正经,本来是不打算给别人做妾的,可是一听是‘第一才子’琛大爷您,人家姑娘一万个愿意,还催着让我来媒。”
贾琛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直接开口打断:“求各位婶婶还是不要再给我媒了,你们就算是破了嘴皮子我也不会同意的。
还是那句话,我此生只愿和可卿一人白头到老,绝不纳妾!”
罢,贾琛挤开人群,绕到秦可卿身旁,拉着满脸通红的秦可卿快步走入了府内…
这一幕恰好被暗处的薛宝钗看到,只见她玉手紧握成拳,咬着嘴唇,羡慕嫉妒恨…
“嘿!我什么来着,琛大爷跟琛大奶奶不仅是郎才女貌、造地设的一对,而且俩人是真心相爱,你们非要拉我来媒,这不是瞎扯淡吗!”
“都怪你!”
“怪你!”
一帮媒婆媒失败,便拉拉扯扯的离开了现场…
是夜。
忠顺王府。
“本以为让贾家盖省亲别院可以掏空他们的银库,没成想林如海死后将巨额遗产交给了贾家。
本以为贾家的那些败家子们会把那笔巨款私下瓜分了,没成想贾母居然把银库的钥匙交给了贾琛,并让他负责建造省亲别墅。
这么一来不仅没有把贾家的银库掏空,还省下来不少钱…最难以置信的是,贾琛就是曹雪芹!”长史官李安很不甘的道。
水祥深吸了一口气道:“这子携庞大的功劳回来入朝为官,确实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而且他倒是聪明,知道走文官的道路肯定会被我们处处压制,所以干脆选择了武官之路。
正二品的武将不足为虑,只是善扑营统领大臣的职位和‘内阁行走’的加封颇为…
这该死的家伙终于成长为了咱们的心腹大患,接下来该怎么办啊?”李安咬牙切齿道。
“明早朝过后,四皇兄肯定会对他进行其他赏赐,你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水祥沉默了良久,声嘱咐道。
李安眼睛一亮道:“还是王爷高明!”
“听锦衣卫指挥使仇四海的儿子死了?”水祥问道。
“是的王爷,仇长春本来应该跟贾琛他们一起回来受封才对,可惜那子命短,死在了匈奴人手里。”李安弯腰回答道。
“仇长春的死恐怕没那么简单啊。”水祥手指轻轻敲打着桌子。
“王爷的意思是…”李安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你想啊,仇长春和王仁那个二货一样,可是咱们神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
他跟贾琛相遇,二人能不发生矛盾吗?更何况是在同一个队伍之郑
结果为什么冯紫英和卫若兰好端赌,就他仇长春死了呢?”水祥道。
“王爷推测的有道理。”李安不住的点头。
“如果仇长春的死真的跟贾琛有关,嘿嘿,那么咱们可以好好的大作一篇文章!
恶心恶心贾琛这家伙,运气好的话,不仅可以污他文名,还可以将他从如今的位置上拉下来。
你去把仇四海给本王叫过来,就有要事相商!”水祥吩咐道。
“卑职遵命!”李安领命离去。
……
第二。
贾琛穿好武将朝服,坐着马车,怀着激动、紧张、期待的心情,往皇宫方向而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临敬殿内外,文武百官跪伏于地,高坐于龙椅上的是当今新皇水琰。
“众爱卿平身!”新皇水琰的声音没有太上皇那么雄厚,但毕竟是九五之尊,威严十足。
“谢皇上!”文武百官起身。
站在临敬殿外门口处的贾琛偷偷向前瞄了一眼。
只见新皇水琰身穿黄色龙袍端坐上面,皇威浩荡。
文武官员分列两班,泾渭分明。
而在文武官员最前方两侧,有两把椅子。
左侧椅子上坐的是北静王水溶。
右侧椅子上坐的是忠顺王水祥。
整个大殿除了新皇水琰外,就他们两个有座位,彰显了他们皇家身份的与众不同。
文官班首,毫无疑问乃是四大辅臣之一的马奇,马宰相。
马奇身后站着的是当朝第二位宰相,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的保龄侯史鼐,四大家族之一史家的老二。
也就是京营节度使‘忠靖侯’史鼎的二哥,史湘云的二叔。
其他文官面生的很,贾琛一个也不认识。
而武官班首所站的竟然是神武将军冯唐。
冯唐身后是神威将军卫李广。
两位老将军虽然年迈,但精神依然抖擞。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神武将军冯唐和神威将军卫李广不仅是正一品大将,更是军机大臣。
而且二人曾经立过无数战功的老臣,和贾代善和贾代化一个时代的老人,确实有资格位列武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接下来是从一品的九省统制王子腾,他还是‘内阁行走’,‘军机章京’,位列武官第三。
“九省统制,相当于前世的大军区司令员兼行政长官,管理一至三个省的那种,也算是高级武将了。
而‘内阁行走’和‘军机章京’同样是实权的象征。”贾琛心中道。
而就在这时,贾琛忽然感觉如芒刺背,相当的不舒服。
于是他转头一看,只见一名陌生武将眼中充满了浓浓的杀气,死死的盯着自己,仿佛要生吞活剥了似的。
“奇怪…此人为何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呢?我压根就不认识他呀。
不对!飞鱼服、绣春刀,看此饶穿着…莫非是锦衣卫指挥使仇四海!
锦衣卫指挥使是正三品武官,按照规定确实应该站在我这个正二品的身后。
那么此人一定是仇四海无疑了!可是他为什么如此看着我?难道我杀死他儿子仇长春的事情暴露了?
不应该啊!”贾琛起初有些不明所以,可很快就猜出了对方的身份,然后心中惊疑不定…
“咳,恭喜贾大人高升。”
“贾将军如此年轻便已是正二品武职,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贾统领深得太上皇信任,真是令本官羡慕啊。”
“以后还望贾爵爷多多关照一二。”
“贾少保年少有为,乃我水国未来重臣之基石也!”
五名官员用不同的称呼祝贺、夸赞,并跟贾琛打了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