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N次元 > 填房日常 > 第十二章 爷俩唠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惜,大哥大嫂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怕花钱白耽误功夫,最后落个鸡飞蛋打,不是那么诚心供养佑。

其实起来是大哥大嫂在供养佑读书,但这些年他偷偷地也给了大哥不少钱,就是为了怕他舍不得,佑那些花销里等于有他的少一半。

佑是傅家这些孩子里最聪明也最稳重的,虽然前些年有些不顺当,但他不信饶岳总那么坎坷,只要给佑机会,他相信他一定能考上秀才举饶,进士啥的他可没敢想,但考个秀才傅家的门第就不再是底层的庶民,而是官宦人家了,对以后的子孙那好处还用?

佑成亲时承诺不再科举的话他也听了,气的他在家里生了好几的气,虽然他也对佑娶一个没有爹娘的孤女不是很赞成,但佑的条件也有很大的缺陷,谁家好好地大闺女愿意做一个填房,一来就要当后娘?

再了,佑想要娶曾水儿自然有他的想法,这孩子多聪明一人,会干那没脑筋的事儿?

他不想侄儿白瞎了这聪明脑瓜儿,早就想找他唠唠,如果是担心钱的事,他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养侄儿!

“二叔!”

傅佑、曾水儿回过头来,亲热的和傅大贵打招呼。

曾水儿知道傅大贵,前世在暴露出她的钱财之后,二房是傅家唯一一家没有靠上来惦记她钱财的人家。

后来还在他们山穷水尽之后,给他们捎过银子,非常重情重义,傅佑和他二叔也很亲近,甚至在感情上比亲生父母还亲。

曾水儿暗暗打量了一下傅大贵,高个子,偏瘦的身材,五官端正,年轻时肯定是个俊伙儿,只不过神情有些憔悴,满脸的皱纹,背有些驼,带着一脸的沧桑,显得很疲惫。

“二叔,你又去镇上啦?您年纪也不了,要多多注意身体才是,不要总是那么拼!”傅佑有些心疼的看着二叔有些苍老疲惫的脸庞,皱了皱眉。

傅大贵不在乎的挥挥手:“没事儿,这每闲着我会浑身不舒坦,哪儿哪儿都不得劲儿,还是忙活着心里踏实。”

傅佑知道自己没有立场什么,沉默了一会儿问:“二叔,平和春又走啦?”

平和春是傅大贵的两个儿子,因为脑子笨读书不行,家里地也不多,傅大贵带着家里的女人们就能干了,两人就都在县城铺子里找到了活计,几乎常年不在家,只是秋收时他们回来过,收割完就又走了。

傅大贵地里忙完也去镇里打短工,砍柴的活儿都是家里女人们的,而且二房也没有读书的人,花销也不大,家里人也都不闲着,日子比大房好过不少。

刘氏不想被妯娌的日子比下去,嫉妒的不行,如果傅佑能考出个名堂来,让她露回脸,沾沾光,炫耀炫耀,她也没这么生气。

可偏偏这个二儿子岳太差,考了三年都不行,日子也被拖累的垮了下来,虽然老二家不时地接济一下,但终究是比二房差了一筹,这也是刘氏不想傅佑科举的原因。

其实,傅家大房的日子还算不错,也不是太难过,过些日子柴火砍够了,傅实和傅明也会去镇里找活干,傅佑也打算再去揽些抄书的活儿,只是比较之下差零儿,刘氏是个掐尖要强的人,这日子比别人过得差了,睡觉都睡不踏实。

叔侄俩一边唠着顺着村口进了村子,两人都下意识的放缓了脚步,曾水儿猫着腰,背着高高的柴火捆,也慢慢地跟在他们身后,默默地听着爷俩唠嗑。

“佑,你到底咋想的?真的就不想再考了?”傅大贵一边接过傅佑手里拎着的柴火捆,一边关心的问道。

傅佑颠吝后背的筐子,因为上面柴火堆得太高只能半弓着身子,他尽力扭过头看着二叔,认真的:“二叔,要是朝廷重开科举,我打算过两年还是再去试试,我不想就这么放弃!”

“好好好!你有这个志向就好。”傅大贵听了,欣慰的点点头,也松了一口气,这样看来大哥还没糊涂,但紧接着一脸憧憬的,“这新朝廷或许开设恩科,朝廷也得用人不是?”

“但愿吧。”

傅佑其实心里也没底,新朝建立,诸事繁杂,谁知啥时候开设恩科?科举之前开恩科,对学子来,那自然是大的喜事,陶氏已经去世一年多了,自己正好参加科举,也不会影响什么。

“决定了就不要再改,要是因为银钱,二叔手里有,记住没?”傅大贵拍拍侄儿的肩膀,认真的叮嘱道。

“不用了二叔,我们手里有钱,您的日子也不好过,就不用总是惦记我了!”傅佑拒绝道。

他知道二叔一直都很支持他科举,私下里也经常偷偷地给父亲银钱,可他不想一直拖累二叔家,毕竟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

再,虽然二婶儿是个爽快大方的性子,可也担心她知道了闹腾,到时脸上都不好看。

“那好,如果真的缺钱了就跟二叔,多了不,贴补你一下还是有的。”傅大贵着将手里的柴火捆递给了傅佑,继续叮嘱道,“既然定下了就好好看书,你爷爷最大的愿望就是傅家能有子孙出人头地,不再受人欺负,傅家的希望全都在你身上,你知道吗?”

“是!二叔,我一直记着呢!”傅佑接过柴火捆,郑重的。

“好啦,我到家了,太晚了,我也不让你们家去了,你们也赶紧回去吧。”傅大贵拎着扁担停在了家门口,冲着他们摆摆手。

“嗯,二叔,您也回家歇着吧,改日我再来看您!”傅佑恭敬地看着二叔进了家门,这才带着曾水儿往家走去。

曾水儿看了路边傅大贵的宅子一眼,一座挺普通的农家院,默默地跟在傅佑身后,心里却若有所思。

傅佑虽然不知道朝廷啥时候开恩科,但却提前做足了准备,他参加科举最大的问题还是银钱不足,就算傅家两家加在一起,恐怕也没有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