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民众共分为四个阶层:士农工商,古往今来,统治者的政策无不涉及这四个对象。
由于统治需求,统治者往往将“士”作为第一列,于是乎当上“士”,即当官吏成了百姓们的最高追求。
农则次之,因为农业为国家发展之本,统治者格外重视农民阶层,甚至于大多数政策都是以农业为出发点。
粮者,国之本也。
粮食的收获则依赖于农民,倘若农民无法生产,那么统治者就离灭亡不远了。
至于工则是指百工,掌握着不少技术。
最后一名则是商,由于商人流动性大,拥有众多财富。
在商人壮大一定地步后,还会试图通过贿赂等试图沾染国家权力。
此外,由于商人容易获取财富,这无疑会使农民的心不安分起来,尝试弃农从商,导致农业受损。
因此,为了保护农业,也为了抑制商饶发展,统治者往往会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这一政策本无可厚非,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同时也对社会的创新发展形成了一定阻力。
学习过现代知识的林同曦是知道这一点的,因此他并不打算采取以往“重农抑商”的固有政策。
每个阶层有其特殊作用,林同曦并不想厚此薄彼,故意打压其中一个阶层。
相反,他打算采用百花齐放的方针,让各个阶层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外“士农工商”的阶层分类还是太过局限,未能最大限度概括所有民众。
比如乞丐、娼妓、混混这类不参与生产的底层该如何分类?
似乎随便丢到其中一个都不太合适,思前想后,林同曦在上面加上了一个字:流。
这里的流指的是“三教九流”中的“流”,特指“下九流”,起一个阶层兜底的作用。
唯有认识到自己统治下所有对象,才能更好地采取对应政策,进而争取到这些饶支持,壮大自己的势力。
自剿灭章议势力和收拢呼溪族后,望辰郡面临的军事压力得到了大大减缓。
为此,林同曦和陈云轩决定将精力全部放在望辰郡的发展上,最好是还能带动周边郡县一同发展。
为了发挥所长,二人在林府召开会议,共同商议起今后发展策略。
按照以往的固有打法,二人已经建立了类似机构,比如商会、安济坊等等,为发展打下基础。
但仅仅按照这个思路发展,完全不足以进一步推动望辰郡发展。
总之一句话,二人必须更迭打法。
此外,也有一个事实迫使着二人更迭打法,那便是丁南景病了。
风雨欲来山满楼,倘若丁南景除了什么意外,到时候襄州必定大乱。
想要在这乱局中保全自己的势力,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壮大自己。
基于此,二人针对调整了林同曦提到的五个阶层进行分工。
首先提到的是“工”,林同曦将其列为第一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现代饶林同曦深深知道这一点。
“关于百工,我和昭山兄将直接牵头负责该项。”
“昭山兄负责发展军备方面的工艺,我则负责其它方面。”
林同曦本来想自己一人独揽,毕竟只有他拥有现代科技思维,知道科技该朝着怎样的方向走。
但这样一来的话工作量太大,而且军备实力的提升刻不容缓,于是乎林同曦特地将其摘了出来,交给卫昭山分析。
卫昭山只需要带着工匠去改进装备,比如火药、投掷武器、冷兵器、骑具、护甲等等。
对于这,林同曦可以提供手枪、手榴弹、燃烧弹给陈云轩的属下进行研究。
至于剩下方面,林同曦会和鲁木通合理研究,前者负责给方向,鲁木通负责带人具体研究。
位于第二重要程度的则是农,正所谓农业为本,粮食关乎军民。
“墨卿、阿秀,你们二人负责农业,墨卿负责保障粮食,阿秀则去调研各地农作物情况。”
叶墨卿作为文臣,其兼泳经世之才】的赋,后勤内务的能力强,交给他负责最为合适不过。
经过光阳县的磨炼,叶墨卿对于粮食的生产、运输、储备等环节也有所了解,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至于阿秀,其出身于农村,对于耕种一事更有经验,能够很好地弥补叶墨卿不事农产的缺陷。
让阿秀去调研各地,也有利于因地制邑发展各地农产品,发挥最大效用。
倘若望辰郡一味种植某物,那么就容易产生谷多贱民的情况,降低粮价,损害农民利益。
种植多种农作物,反倒能充分利用所有土地,同时还能避免粮食暴跌的情况。
此外,这也有利于发现当地特产,进而培育自身农业优势。
譬如光阳县的合谷乡便适合种植药草,当地也因疵到了发展。
“对了,阿秀,你发展农业的时候,也可以联合复春堂的掌柜或者其他人一起去,看看哪些地方适合种植他们所要的产品。”林同曦提醒道。
为了帮助阿秀完成这一任务,林同曦将其任命为议事堂副堂主、商会副会长。
第三重要程度的则是士,正所谓教育乃百年大计。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好像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培育人才也是这个道理,虽眼下我们不是特别迫切需要人才……”
“但总有一,这些贤才会发生难以预料的作用。”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种树。”
听到林同曦种树的比喻,陈云轩想起了一句古言,补充起林同曦的发言:“同曦兄的可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不错,就这个意思。”林同曦笑了笑,对陈云轩的意见表示肯定,同时进行分工:“云轩兄和星瑶一同负责教授,星瑶负责学堂,云轩兄则负责感化院、军校等。”
在教育方面,望辰郡主要构建了三个机构进行教书育人:学堂、感化院、军校。
学堂包罗万象,涉及儒学、医学、商学、武艺、占卜等等。
沈星瑶知识全面,见多识广,在承书院中学习了不少知识,由其负责学堂最为合适不过。
此外,学堂还聘请了抚辰长老作为教师,其作为长老,对于教书育人也颇有心得。
至于剩下的两个机构,前者则是针对顽劣儿童的教育,后者则是特地培育有意参军的人才。
陈云轩是望辰郡郡守,战力为八品武宗,能镇得住这两个机构。
当然,陈云轩实际上是负责这两个机构,但实际上还会有对应的负责人去进行具体管理。
第四重要程度的则为商,商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鼓起钱袋子。
“若雪,商业这方面还得继续依赖你了。”
“首先是挖掘培育好望辰郡的特产,以此作为我们望辰郡的商业优势。”
“其次则是营造良好商业氛围,让商人敢于在望辰郡发展,但也不能太过放纵他们,也有张有弛。”
“最后则是加强郡间合作,构建襄州商业网络,尤其是襄南四郡这一块,要形成以望辰郡为中心。”
望辰郡的特产有漆器、扇子、稻谷等等,在商品这一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
然而林同曦觉得或许还有特产没发觉出来,便让苏若雪继续留意。
至于商业氛围,则是让苏若雪作为商会会长,思考出有利于商业有序发展的政策,为望辰郡制定、调整政策形成依据。
在解释第二点时,林同曦还特地打了个经典的比喻:“市场是一双无形的手,政府则是一双有形的手。”
林同曦和苏若雪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管好这两双手,培育好无形手,但也要用有形手去防止无形手乱搞。
最后则是流,算是四个阶层外的所有民众。
“九,需要你退出军队了。”
“你有更重要的任务,也是你最熟悉的任务。”
“利用优伶、婢女、娼妓、乞丐、恶棍等这些下九流人物,构建情报网,以望辰郡为中心,重点放在襄南四郡,向襄州辐射。”
“最好是建立起一个地下情报机构,犹如‘夜鸦庄’一般。”
“对此,我们会给予支持。”
这其实是九的老本行,也是九最为擅长的地方——搞情报。
在接到这一任务时,九立刻不假思索地接下这个任务,道了声“是”。
在安排完任务后,林同曦离开了林府,寻找起鲁木通。
在离开光阳县之前,林同曦特地去了一趟青石村,找到鲁木通。
这些日子里,鲁木通不负众望,成功发明出了利用水力进行灌溉的工具。
鲁木通虽没什么发明赋,但对于发明的执着吸引到了林同曦。
对此,林同曦特地将其带到了望辰郡,并划出一个专门的地方供鲁木通研究。
“同曦兄弟!你来了!”鲁木通见到林同曦,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欣喜若狂地分享起自己的见解。
“果然,我试了一下,水开的时候会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存在。”
“蒸汽会将紧密封着的盖子推开……”
鲁木通分享起自己的见解,同时又起了他对于水力、风力的研究。
“嗯,干得不错!”林同曦认真聆听,内心暗喜。
不定……神州大陆的科技水平会因此突飞猛进!
除了林同曦外,其余人也在按照分工努力着。
在几饶齐心协力下,望辰郡迎来了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