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历史 > 盛唐华章 > 第949章 长安,我回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49章 长安,我回来了!

长安的官道上车马粼粼。

六名身穿礼部制服的胥吏,与四五名青壮男子各自骑马,簇拥着一辆马车抵达了长安东面的春明门。

“我等是礼部的差役,奉了上司的命令护送良家子甄娘子前来京城报道。”

为首的差役拿出文牒,向监门卫亮明身份,带着甄士良父女顺利的进了长安城。

杨玉环掀开车帘,望着喧嚣繁华的大街,一双眼眶不由自主的湿润了。

在阔别了三年之后,自己终于再次回到了繁华的长安。

“长安啊,我回来了!”

“我甄环在此发誓,这次回来,我再也不会离开!”

作为从在长安长大的富家千金,杨玉环闭着眼睛都能知道哪条街巷怎么走,但为了避免露出破绽,还是老老实实的放下车帘,任凭胥吏在前面带路。

半个时辰之后,队伍穿过朱雀门横街抵达了皇城。

经过胥吏交涉之后,队伍顺利的从朱雀门进入皇城,径直来到礼部衙门前停下。

在这段时间内,已经陆续有超过一百名良家子从太原、山西、河北等地来到长安报道。

礼部安排这些良家子统一住宿,等候圣饶采选,而护送她们来到长安的家眷则大多数返回了故乡。

一旦被选为良家子,就等于进入了皇室的养鱼池,要么被皇帝看上收入后宫,要么被赏赐给亲王郡王充当姬妾,并不会像宫女那样超过二十五岁就会被放归还乡。

来到礼部衙门,听这个叫甄环的女子是令狐侍郎派人护送回来的优选良家子,一名王姓员外郎亲自为她登记安排。

“敢问娘子姓名?”

王员外郎一边询问,一边提笔登记。

“甄环。”

杨玉环身体站的笔直,双手拢在腹前答道。

“今年芳龄?”

“十八。”

“籍贯何处?”

“河北定州无极县甄家庄。”

“令尊姓名以及身份?”

“甄士良,定州安喜县丞任上致仕。”

王员外郎很快登记完毕,召唤了一名胥吏来到面前,吩咐道:“这位甄娘子是吉公公与令狐侍郎优选的良家子,你给她安排一个单独的寝室,等候圣人采选。”

“喏!”

这名胥吏答应一声,不由自主的多瞄了杨玉环一眼。

这段日子,每都有良家子到礼部来报道,但享受官差护送的这还是头一个。

不过,这位甄娘子长得真好看呢,简直是仙女下凡,比起前面来的那些良家子简直是鹤立鸡群。

“娘子请随我来!”

胥吏前面引路,带着甄环左绕右拐,很快就来到了良家子寝室。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百多名良家子住进了这片区域,她们大部分四人一个房间,少数送了礼的享受两人一个房间的待遇,像杨玉环这样单独起居的还是第一个。

这些少女也都有自知之明,看到杨玉环的美貌之后便知道她绝非池中之物,人家住单间就有住单间的资本,老老实实的甘拜下风才是明智之举。

“我来帮姐姐拿行囊。”

一个看起来年约十五六岁,生的明眸皓齿、肌肤胜雪、杏脸桃腮、身姿婀娜,头上挽着发髻,身穿紫色襦裙的少女主动上前帮杨玉环拿行囊。

杨玉环大包裹背了好几个,此刻已经是累的香汗淋漓,闻言急忙道谢:“多谢妹子帮忙!”

“姐姐长得真好看,不知道叫做什么名字?”

紫裙少女是个话痨,一边帮杨玉环把行囊拿进屋内,一边闲聊。

“我叫甄环,定州无极县人,你呢?”

杨玉环从包袱里拿出床单,一边铺床一边叙话。

“我叫裴悦君,河东闻喜人。”

裴悦君伸手帮杨玉环铺床,笑意盈盈的答道。

杨玉环露出尊敬之意:“原来妹妹是河东裴氏出身,失敬、失敬。”

裴悦君道:“姐姐是定州无极县,莫不是洛神的后人?”

杨玉环笑道:“只能是文昭皇后的后人,可不敢自称是洛神的后人。曹子建写的《洛神赋》乃是因梦而作,也不见得就是写的文昭皇后。”

裴悦君望着杨玉环看的有些目不转睛,惊叹道:“姐姐真好看,就算洛神出世,想来也不过如此了吧?”

杨玉环掩口笑道:“妹妹真会话,你长得也不差哦,不在姐姐之下。”

裴悦君连连摆手:“姐姐谬赞了,我与你相比差远了。敢问姐姐今年芳龄几何?”

“我十八岁了,你呢?”

杨玉环很快的把床铺好,又把包袱里的衣衫挨个拿出来展开,挂在了床头。

裴悦君道:“我今年十六岁了,姐姐为何十八了尚未嫁人?”

杨玉环笑道:“还不是为寥着朝廷的采选,因为战事耽误了三年,转眼就从十五岁等到了十八岁。”

“原来如此。”

裴悦君恍然顿悟,“我倒不是因为采选耽误的,实在是遇不到喜欢的男子。”

两人话之间,杨玉环把房间收拾的差不多了,询问裴悦君道:“妹妹住在哪里?”

裴悦君道:“我住你隔壁,姐姐没事可以来找我玩。”

“好好,我先出门去跟阿耶几句话。”

杨玉环胡乱答应了几声,与裴悦君一起离开房间,然后快速走出了礼部衙门。

礼部衙门前,甄士良正与几个族人在等候女儿出来报信,没等多久就看到“甄环”走了出来。

“阿耶放心吧,礼部的人给我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寝室。”

杨玉环高心道,“你们在长安玩几,就可以放心的回家了,过段日子女儿就寄家书回去。”

跟随甄士良的几个族人纷纷恭维。

“娘子是礼部侍郎钦点的,专门派胥吏护送进京,我们适才与看门的差役闲聊,今年的良家子仅有娘子你享受这样的待遇。”

“礼部侍郎如此看重咱们的阿环,肯定会被圣人选上,到时候咱们甄家就发达了!”

“是啊、是啊,阿环妹子不争馒头也要争口气,让老家那些个瞧不起叔父的人惊掉下巴!”

杨玉环莞尔笑道:“多谢几位阿兄吉言,妹一定会好好表现。”

接着话锋一转道:“在街光福坊里面有个来福客栈,里面客房干净,价格便宜,你们就去那里住下在长安玩几。”

甄士良诧异的道:“阿环你以前来过长安?如何得知的?”

杨玉环一惊,马上解释道:“方才在寝院中,有个来自河东裴氏的良家子告诉我的,她前段日子她的家人就在那里住了五六日,很是舒适。”

“原来如此。”

甄士良抚须微笑,“既然如此,阿耶便与你几位兄长去光福坊住下,在长安好生游玩一番。

阿环你先回去学习下礼仪,熟悉下环境,做好面圣的准备,阿耶改再来看你!”

当下,甄士良带着几个同族子侄离开了礼部衙门,杨玉环则返回寝院,与其他良家子一起学习各种宫规礼仪,并等候圣饶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