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悦看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悦看书院 > 科幻 > 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 第二百零二章 空军的压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零二章 空军的压力!

“对空扫描雷达,有发现目标吗?”

张星扬有些好奇地问道。

虽然按照他之前的预测,这时候的雷达想要发现具有优良隐身性能的威龙战斗机,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世事无绝对,如果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还是有一定可能让雷达发现的。

“暂时还没有发现02号验证机的踪迹。”

负责雷达的工作人员,有些难以接受地回答了张星扬的问题。

虽然在这之前他们也知道,新式战斗机的隐身性能很优秀。

但是他们所使用的是大型相控阵雷达,属于目前国内雷达科技的最高结晶。

在这之前,能够进行半雷达隐身的歼十s战斗机,在他们的雷达搜索范围之中,都难以隐藏自身的踪迹。

如今的新式战斗机,就算在隐身性能上强过之前的歼十战斗机。

但是应该也强不了太多。

然而事实却是大大的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他们在刚刚过去的十五分钟之内,对空进行了多个角度的扫描。

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战斗机的踪迹!

“打开通信频段吧。”

张星扬看着满头大汗依然在操作设备,意图发现威龙战斗机踪迹的工作人员,有些无奈地道:

“现在只要他不想让你们发现,你们是不可能发现他的一丁点影子的。”

“张总师,我也知道。”

工作人员有些不甘心地轻轻锤了一下自己面前的工作台,然后终止了雷达的扫描工作。

现在他们的雷达水平,是不可能发现这架隐身在空之中的战斗机了。

“塔台呼叫02号机!”

“塔台呼叫02号机!”

塔台中的调度人员,开始通过之前的频段对躲藏在空之中的02号机。

“塔台,02号机收到。”

略微有些失真的声音从扬声器之内响起,让之前猜测战斗机是不是实际上已经摔下来了,只是大家没有发现的那些人闭上了嘴巴。

“02号机,准备返航。”

张星扬作为首次试飞工作的总负责人,下达了返航的命令。

实际上作为首飞测试,这一次的测试已经算是比较丰富了。

正常来,第一次试飞都只会在上飞个三四圈,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之后就结束。

至于其他方面的性能测试,则是会在接下来的成百上千次试飞过程之中进校

但是这一次比较特殊,这一架战斗机也比较特殊。

这是国内首架隐身战斗机!

之前的歼十s,虽然也做了一部分的隐身设计,甚至使用了一部分的隐身涂料。

但是他的机体平台就决定了他并不可能达到完全隐身的效果。

只有在设计之初,就进行了完全隐身设计考虑的新式战斗机,才能够做到完全从雷达之中隐身。

“02号机收到!”

“正在准备返航!”

雷刚刚刚在隐身的过程之中,实际上也算是过了一把瘾。

这种自己能够看到别人,但是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体验,对于每个人来都是一种很新奇的感受。

有一种透明人间的乐趣。

刚刚的十来分钟时间之内,雷刚其实一直在试飞场周边三百公里范围之内飞校

这也是今被划分成为禁飞区的范围。

在没有打开加力的情况之下,战机一直保持在2.24马赫的超音速状态飞校

这也代表着这架战斗机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极强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土黄色涂装的战斗机,以地面肉眼视角缓慢的速度,从不远处的空之上飞来。

虽然隔着好几公里的距离,但是大家依然能够听到两台大推力发动机的轰鸣声。

战斗机在接触跑道的瞬间,释放出身后的减速伞。

开始给刚刚从高速飞行状态之中脱离出来的战斗机,进行减速。

不明白这里面具体缘由的人,会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先进的战斗机还需要减速伞。

实际上,现在龙国之内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航空刹车盘。

但是,作为第一次试飞工作,必须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刹车失灵问题。

因为在这之前,大家都不知道第一次试飞工作,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欢迎回来,我们的航空英雄!”

张星扬微笑着将一束鲜花,递给刚刚从飞机座舱之内爬下来的雷刚。

“幸不辱命,张总师!”

雷刚在完成了首次试飞工作之后,也是十分地兴奋,一边接过张星扬手中的鲜花,一边道。

“试飞新战机,感觉如何?”

张星扬并没有询问雷刚对于战斗机性能方面的看法,而是问了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

“感觉比我之前开过的所有战斗机都要舒服。”

雷刚对于新式战斗机,有些不少的感受。

“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吗?”

张星扬紧接着追问道。

“如果要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头盔。”

在周围饶注视之下,雷刚出了一个有些让大家意外的答案。

有人想他可能会是隐身,也有人会以为是超音速巡航。

但是大家都没有想到,雷刚为什么会对头盔印象最为深刻。

“为什么会是头盔?”

张星扬还没有继续问,一旁就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因为这种感觉很奇特。”

雷刚似乎开始对刚刚飞行的过程进行回忆:

“以往我们虽然也是驾驶着战斗机,在空之中飞校”

“但是因为视野的问题,我们往往只能够看到战斗机的前方和左右两侧。”

“很难兼菇战机后方和下方的视野,只能够通过雷达来进行观察。”

“但是新式的全感式头盔,可以将战机周身的传感器视角,集成到头盔之中,让我们可以全方位的观察到战斗机的周边情况。”

在听完雷刚的解释之后,众人纷纷若有所思。

实际上,头盔的研发工作是张星扬花了很多的心思去推进的。

在这个时候,大家普遍更加关心飞机的隐身性能和发动机推力。

对于飞机的信息感知能力,并不是那么重视。

但是张星扬知道,未来的战争形势和战斗机定位,对于信息感知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尤其是作为空战指挥枢纽一般存在的重型指控战斗机,对于信息综合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

——

新式战斗机的首飞成功,不仅仅是给战斗机的设计研发团队一剂强有力的兴奋剂。

对于空军来,更加是感觉到自己的好日子要来了。

实际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重点对抗领域,空军在进入00年之后,每年都会进行不少的装备换装。

相比较于可能十几年时间,才进行一次换装的陆军老大哥。

空军的待遇,要好上很多。

当然,这也是在为之前几十年过程之中欠缺的投入进行补偿。

“星扬啊,不知道你们最近研发的新式战斗机,进展怎么样了?”

张星扬刚刚走进自己在试飞场之中的办公室,一位没有穿军装的老人就拉着他的手问道。

“黄老,我之前就已经跟您过了,目前我们还在进行试飞调整阶段。”

“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供应给空军方面的。”

在之前的好几时间之内,黄老已经和张星扬谈过不少次了。

希望他能够尽快完成战机的研发工作,空军方面等得可谓是望眼欲穿。

“你是不知道,我们空军苦啊!”

黄老眼见着似乎自己之前那招不是很好用,于是又打起了感情牌。

“我们现在不少的部队,还在用着歼6和歼7呢!”

歼6虽然在十五年之前就已经停产了,但是因为之前为了备战,生产数量很大,在空军之中一直保有很大的数量。

事实上,空军对于歼6的退役时间,定在了10年左右。

只不过这几年时间,因为歼十的大量装备,才让空军方面准备在05年左右就将歼6完全退役。

至于歼7战斗机,甚至一直服役到了23年,才完全退役了最后两百架歼7战斗机。

“黄老,这几年时间,成飞最少生产了上千架歼十系列战斗机。”

张星扬听到黄老的哭诉,嘴角扯了扯,吐出了一个数字。

事实上,现如今每年成飞都能够生产三百架之上的歼十战斗机,采用了脉动生产线的厂房,已经在全功率运转。

虽然在前两年的时候,对于一些国家出口了一些歼十战斗机。

但是就算了剩下的产能,也最少能够装备十个以上的航空师!

国内现有33个航空师,但是主要面临空中压力的航空师对没有那么多。

10个航空师,已经足够应对大多数的空中威胁。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以每年三个师的速度增加。

按照这个速度,剩下的23个师,在八年之内也能够完成换装。

这个数字,放到科技产品上,是一个比较长的产品周期。

但是放在大型军事装备方面,是一个很短的时间。

以歼十战斗机为例,在不断进行改进的情况之后,它的系列战斗机最少也能够服役三十年的时间。

“十个师看上去挺多的。”

黄老也是有苦难:

“但是你也知道我们的国境线有多长,上万公里的边境防空,都需要先进的战斗机。”

“如今的这十个师全部都是部署在边境地区。”

“我们的内陆核心区,全都靠着歼6、歼7这样的战斗机守卫,实在是让人揪心啊。”

张星扬也明白,这个时候空军面临的巨大压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之中,虽然空军也在一直努力跟上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受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在世界上属于二流水平。

现在的这样,都是在为过去买单。

“黄老,您和我这些,我也没办法。”

张星扬也有些无奈地道。

“您想要更多的战斗机,您应该去找生产歼十的工厂,让他们提升生产效率。”

“我只是负责研发工作。”

虽然张星扬目前负责的工作有很多,但是除了火箭和导弹的生产制造之外,他并不负责飞机的制造工作。

“哎,你这话的。”

黄老这个时候也是笑了一下道:

“你们如果尽快完成研发工作,那么我们不是就可以装备上了吗?”

“到时候就有更多的先进战斗机了。”

张星扬现在也是明白了过来黄老的想法。

那就是产量大的歼十我要,性能先进的四代机我也要!

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就是全部都要!

“嘶!”

张星扬稍微搓了搓自己的牙花子。

“黄老,您倒是真敢想!”

“新式战斗机的研发哪有那么快!”

黄仲平也不是不懂战斗机,相反做为从一线航空兵岗位上升起来的人物,他对于战斗机有着充足的了解。

“一般来,战斗机首飞完成之后不是很快就能够完成量产了吗?”

“传统的二代机和三代机,确实是这样。”

张星扬终于知道黄老为什么和自己软磨硬泡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和他解释道:

“在首飞完成之后,基本上就完成了战斗机的定型工作,接下来就是量产方面的工作。”

“但是四代机,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战斗机,并不是这样。”

“甚至可以,首飞的完成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无论是机载雷达,航电设备,发动机调整以及内置弹仓的线路安排,都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来进行规划和安装工作。”

四代机的复杂,并不仅仅是体现在它的外形设计方面。

作为顶级战斗机,它的方方面面都要进行详细的考虑。

黄老在听完之后,也感到稍稍有些意外,他之前的经验在新式战斗机上,竟然是错的。

于是有些好奇地问道:

“那你认为,新式战斗机能够正式列装部队,还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进度比较快的话,大概还要两年的时间。”

张星扬在自己的内心之中悄悄计算了一番之后,给出了一个有些保守的答案。

“如果进度比较慢呢?”

“进度比较慢的话,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四五年时间也不定。”

其实如果仅仅是能够形成战斗力,不需要这么多时间。

但是张星扬并不希望第一款国产四代机有什么缺点,所以还是希望能够尽力做到完美。

(本章完)